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板式双降膜热质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6633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式双降膜热质交换器,包括由板片束形成错列排布的第一流体流道和第二流体流道,在其同一侧从上到下依次排布有第一气相流体腔、第一液相流体进液腔、第一液相流体出液腔、第一气相流体进口、第一液相流体进口和第一液相流体出口,在其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相流体腔与第二气相流体进出口,且第二气相流体腔与第二气相流体进出口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液相流体布液装置;各个板片上均开设有上开孔和下开孔,且上开孔、下开孔均与第二流体流道连通,并在第一流体流道中密封,上开孔与第二液相流体进口相连,下开孔与第二液相流体出口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系统效率、简化系统流程并提高系统紧凑度的优点。简化系统流程并提高系统紧凑度的优点。简化系统流程并提高系统紧凑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式双降膜热质交换器


[0001]本技术属于热泵和热交换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板式双降膜热质交换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多级吸收式热泵、二类吸收式热泵等吸收式热泵领域中,其吸收器内的两股流体均同时发生热量和质量交换,且为了尽可能降低传热温差、提高系统效率,要求两股流体均以降膜的流动形式参与热质交换。但是吸收式热泵和制冷机采用传统的管壳式结构,难以实现双降膜的热质交换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通过增加中间热媒、增添中间换热器件等折衷方式来近似替代双降膜热质交换过程,但是由于换热环节的增加,使得系统效率降低和复杂程度增加,而设备造价也随之升高。
[0003]如何提供一种双降膜热质交换器,提高吸收式热泵的系统效率,简化吸收式热泵的系统流程,提高吸收式热泵的系统紧凑度,并降低生产成本,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一系列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板式双降膜热质交换器,包括由板片束形成错列排布的第一流体流道6和第二流体流道5,在其同一侧从上到下依次排布有第一气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式双降膜热质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板片束形成错列排布的第一流体流道(6)和第二流体流道(5),在它们同一侧从上到下依次排布有第一气相流体腔(1)、第一液相流体进液腔(2)、第一液相流体出液腔(9)、第一气相流体进口(11)、第一液相流体进口(12)和第一液相流体出口(13),在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相流体腔(7)和第二气相流体进出口(10),且第二气相流体腔(7)和第二气相流体进出口(10)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液相流体布液装置(4);各个板片上均开设有上开孔和下开孔,且上开孔、下开孔均与第二流体流道(5)连通,并在第一流体流道(6)中密封,其中,上开孔与第二液相流体进口(3)相连,下开孔与第二液相流体出口(8)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双降膜热质交换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液相流体出液腔(9)位于第一流体流道(6)和第二流体流道(5)一侧的底部,第一液相流体进液腔(2)位于第一流体流道(6)和第二流体流道(5)一侧的顶部,第一液相流体进液腔(2)与第一液相流体进口(12)相连,第一液相流体出液腔(9)与第一液相流体出口(13)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式双降膜热质交换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液相流体进液腔(2)、第一液相流体出液腔(9)、第一液相流体进口(12)和第一液相流体出口(13),用于将第一液相流体引入和引出第一流体流道(6),第一液相流体经由第一液相流体进液腔(2)和第一液相流体出液腔(9)汇集后再通过第一液相流体进口(12)和第一液相流体出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亿谢晓云胡天乐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