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药物球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6610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层药物球囊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外侧分布有微坑的球囊本体,和两层涂层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层药物球囊结构的球囊本体表面存在微坑,可实现对载药量和释放量的控制,并能够保证球囊在输送到靶血管处含有足量的药物;同时在进入扩张部位扩张之后,球囊形变过程,微坑趋向于平滑状态,从而使存储于微坑处的药物充分释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多层药物球囊结构制备方法简单,治疗效果好,药物转载率高,能在小血管、分支血管内使用,使用范围广。使用范围广。使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药物球囊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药物球囊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药物涂层球囊和药物洗脱支架本质上都源于以导管为基础的局部药物输送装置这一概念,携带药物并运送到血管中。但是药物涂层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相比,既无聚合物基质,又无金属网格残留,从而减少内膜炎症反应,大大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并可缩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时间。同时治疗时避免了异物置入,为患者保留了必要时的后续治疗机会。
[0003]药物涂层球囊制备的关键在于药物的涂层,市面上的介入类药物球囊其涂层结构大多只有有效药物层一层,通常来说对于只有一层涂层的药物球囊来说,很有可能导致在输送过程中脱落比预期更多的药物;同时也会导致药物球囊在扩张时由于涂层与球囊结合力太大导致有效药物无法充分地在血管壁上转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球囊结构容易在输送过程中脱落药物而在扩张时又无法充分释放药物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多层药物球囊结构。
[0005]为此,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层药物球囊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内向外依次为外侧分布有微坑的球囊本体,和两层涂层结构。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两层涂层结构分别为亲水性聚合物涂层和药物分散涂层。
[0008]进一步地,所述亲水性聚合物涂层厚度为5

50μm。
[0009]优选地,所述亲水性聚合物涂层为将球囊本体浸没在第一溶液3

10s后取出,通过紫外固化制得;所述第一溶液由亲水性高聚物和第一溶剂组成,所述亲水性高聚物在第一溶液中浓度为0.01

0.5g/ml,亲水性高聚物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聚氧乙烯、透明质酸、纤维素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第一溶剂为水、乙醇、甲醇、丙酮或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
[0010]进一步地,所述药物分散涂层厚度为20

200μm。
[0011]优选地,所述药物分散涂层为将第二溶液喷涂在已经包覆了亲水性聚合物涂层的球囊上,然后干燥制得;所述第二溶液由药物、两亲性物质、可降解药物载体聚合物和第二溶剂组成,所述药物在第二溶液中的浓度为0.1%

10%;
[0012]所述药物为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
[0013]所述两亲性物质为磷脂和胆固醇,包括并不限于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甘油、二磷脂酰甘油、磷脂酰肌醇、鞘磷脂、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胆碱的胺衍生物、二油酰基磷脂酰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所述可降解药物载体聚合物为壳聚糖、聚乙醇酸、左旋聚乳酸、外消旋聚乳酸、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聚ε

己内酯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中的一种;
[0015]所述第二溶剂为二氯甲烷、乙醇、甲醇或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
[0016]进一步地,所述微坑直径0.2

0.8mm,深度0.1

0.5mm,每两个微坑的间距为0.1

1mm。
[0017]所述球囊本体的直径为1.25

4.5mm。
[0018]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9](1)本技术提供的多层药物球囊结构的球囊本体表面存在微坑,可通过调节微坑大小及分布,控制球囊本体表面积,实现对载药量的控制;相对于平滑表面,在折叠压握和血管内输送过程中,微坑中的药物脱落量少,并能够保证球囊在输送到靶血管处含有足量的药物;更为重要的,球囊表面微坑的存在,在进入扩张部位扩张之后,球囊形变过程,微坑趋向于平滑状态,从而使存储于微坑处的药物充分释放。
[0020](2)本技术球囊结构的亲水性聚合物涂层使得药物分散涂层在目标地点后会迅速崩解,让药物完全进入血管壁,同时可以调节药物分散涂层崩解的速度,并且防止药物分散涂层在为。
[0021](3)本技术所提供的多层药物球囊结构制备方法简单,治疗效果好,药物转载率高,能在小血管、分支血管内使用,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各实施例的多层药物球囊结构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
球囊本体;2

球囊内部管腔;3

亲水性聚合物涂层;4

药物分散涂层;5

微坑。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提供下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理解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所述最佳实施方式,不对本技术的内容和保护范围构成限制,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或是将本技术与其他现有技术的特征进行组合而得出的任何与本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7]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实验步骤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常规实验步骤的操作或条件即可进行。
[0028]以下具体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举案例并不能列举出本技术的全部实施方式,仅以其中部分实施方式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实施例如下:
[0029]实施例1
[003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层药物球囊结构,如图1所示,由内向外依次为外侧分布有微坑5的球囊本体1、亲水性聚合物涂层3和药物分散涂层4,其中球囊本体1内侧为球囊内部管腔2.
[0031]其中,所述微坑5的直径0.25mm,深度0.13mm,每两个微坑的间距为0.56mm,球囊本
体1的直径为2.0mm。
[0032]所述亲水性聚合物涂层3厚度为10

20μm,为将球囊本体1浸没在第一溶液5s后取出,通过紫外固化制得;所述第一溶液由聚乙烯吡咯烷酮、纤维素和乙醇等组成。
[0033]所述药物分散涂层4厚度为20

80μm,为将第二溶液喷涂在已经包覆了亲水性聚合物涂层3的球囊本体1上,然后干燥制得;所述第二溶液由雷帕霉素、磷脂、二氯甲烷、正庚烷和聚乳酸

羟基乙酸等组成。
[0034]实施例2
[003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层药物球囊结构,如图1所示,由内向外依次为外侧分布有微坑5的球囊本体1、亲水性聚合物涂层3和药物分散涂层4,其中球囊本体1内侧为球囊内部管腔2.
[0036]其中,所述微坑5的直径0.30mm,深度0.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药物球囊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内向外依次为外侧分布有微坑的球囊本体,和两层涂层结构;所述两层涂层结构由内至外分别为亲水性聚合物涂层和药物分散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药物球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聚合物涂层厚度为5

5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药物球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分散涂层厚度为20

200μm。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文飞陈晓王闻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