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支模钢筋龙骨钢板与混凝土的叠合板及实施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6572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39
一种免支模钢筋龙骨钢板与混凝土的叠合板,包括底钢板,固定在底钢板上的钢筋桁架,以及浇筑在底钢板和钢筋桁架上的混凝土浇筑层,钢筋桁架为互相平行间隔设置的多排钢筋桁架,钢筋桁架包括腹杆钢筋、设置在腹杆钢筋顶部的上弦筋,以及对称设置在腹杆钢筋底部两侧的下弦筋,腹杆钢筋底部和底钢板焊接固定,上弦筋和下弦筋在与腹杆钢筋的交接处焊接固定在腹杆钢筋上;底钢板上、相邻钢筋桁架之间设有通长的加强凸起,加强凸起为由钢板弯折成型的横截面为几字型的中空凸起结构,加强凸起底部折边焊接在底钢板上,无需支模、拆模,减少叠合板的自身重量。的自身重量。的自身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支模钢筋龙骨钢板与混凝土的叠合板及实施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免支模钢筋龙骨钢板与混凝土的叠合板及实施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楼板层施工时,往往需要搭设满堂脚手架支撑模板,施工完成后再对脚手架及模板进行拆除,费事费工,影响项目工期,而且搭设、拆卸脚手架及模板时还容易造成设施及人员损伤,重要的是,在某些工况下,因现场条件限制,混凝土楼板浇筑无法支模或拆模等,如采用普通压型钢板代替模板,无法解决双向板的工况,且因其强度较小,大跨度板仍需要结合脚手架支撑使用;采用PC叠合板其自重大,运输及吊装不便,且施工时也需要搭设模板、脚手支撑,混凝土浇筑硬化后拆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免支模钢筋龙骨钢板与混凝土的叠合板及实施方法,要解决楼板层施工需支模或拆模的不便及叠合板自重过大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免支模钢筋龙骨钢板与混凝土的叠合板,包括底钢板,固定在底钢板上的钢筋桁架,以及浇筑在底钢板和钢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支模钢筋龙骨钢板与混凝土的叠合板,包括底钢板(1),固定在底钢板(1)上的钢筋桁架(2),以及浇筑在底钢板(1)和钢筋桁架(2)上的混凝土浇筑层(3),钢筋桁架(2)为互相平行间隔设置的多排钢筋桁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桁架(2)包括腹杆钢筋(4)、设置在腹杆钢筋(4)顶部的上弦筋(5),以及对称设置在腹杆钢筋(4)底部两侧的下弦筋(6),上弦筋(5)和下弦筋(6)所在的平面共同构成三棱柱状结构,所述腹杆钢筋(4)底部和底钢板(1)焊接固定,所述上弦筋(5)和下弦筋(6)在与腹杆钢筋(4)的交接处焊接固定在腹杆钢筋(4)上;所述底钢板(1)上、相邻钢筋桁架(2)之间设有通长的加强凸起(7),所述加强凸起(7)为由钢板弯折成型的横截面为几字型的中空凸起结构,加强凸起(7)底部折边焊接在底钢板(1)上,所述混凝土浇筑层(3)与底钢板(1)之间设有新增板筋(8),所述新增板筋(8)包括横向板筋(9)和纵向板筋(10),横向板筋(9)和纵向板筋(10)交汇处通过绑丝固定,混凝土浇筑层(3)浇筑在底钢板(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支模钢筋龙骨钢板与混凝土的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钢板(1)为0.5mm以上厚度的矩形镀锌钢板,单块底钢板(1)宽度不大于576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支模钢筋龙骨钢板与混凝土的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钢板(1)的长度边两边部分别设有上阶梯折边状的上企口(11)和下阶梯折边状的下企口(12),相邻所述底钢板(1)边部通过上企口(11)和下企口(12)进行扣接,楼板四周的混凝土梁侧边固定有梁边角钢(13),所述梁边角钢(13)通过化学螺栓(14)固定在混凝土梁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江
申请(专利权)人:新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