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隧道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6571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悬浮隧道领域,具体公开了悬浮隧道排水系统,包括隧道本体、支撑系统和排水单元,隧道本体内设置有通行区和设备区,通行区中设置有第一排水孔,设备区内设置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与第一排水孔密封连通,所述设备区中设置有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一排水管与第二排水孔密封连通,所述第二排水孔中密封连通有位于隧道本体外部的第二排水管;所述支撑系统包括锚固基础和拉索,所述锚固基础设置在海底,所述拉索的两端分别与锚固基础和隧道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排水管与拉索连接;所述排水单元包括负压装置,所述负压装置包括设置在锚固基础上的吸水箱,吸水箱与第二排水管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如何排出隧道内积水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浮隧道排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悬浮隧道领域,具体公开了悬浮隧道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悬浮隧道,一般由浮在水中一定深度的隧道本体、支撑系统及与两岸的构筑物组成。悬浮隧道可以建设在河流、峡湾、海峡、湖泊等水域当中,相比于水面敞开式通道和轮渡运输,恶劣的风浪、雾、雨、雪等天气不会对悬浮隧道的全天候运营带来影响。在保证相同通航能力的前提下,与桥梁相比悬浮隧道的坡度较为平缓而且总长度也减小,悬浮隧道在修建过程和投入使用都不会对环境和自然景观造成影响。
[0003]悬浮隧道还包括一些问题,由于悬浮隧道在水下,如果隧道本体结构被破坏、或者因天气原因导致隧道内进水,则隧道内需要进行排水,由于悬浮隧道外部受到水压较强,向外排水需要加压、相对而言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悬浮隧道排水系统,以解决如何排出隧道内积水的技术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悬浮隧道排水系统,包括隧道本体、支撑系统和排水单元,隧道本体内设置有通行区和设备区,通行区中设置有第一排水孔,设备区内设置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与第一排水孔密封连通,所述设备区中设置有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一排水管与第二排水孔密封连通,所述第二排水孔中密封连通有位于隧道本体外部的第二排水管;所述支撑系统包括锚固基础和拉索,所述锚固基础设置在海底,所述拉索的两端分别与锚固基础和隧道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排水管与拉索连接;所述排水单元包括负压装置,所述负压装置包括设置在锚固基础上的空腔区,所述空腔区内设置有吸水箱,吸水箱内部真空,吸水箱与第二排水管连通。
[0007]本方案中,在隧道本体的通行区内设置有第一排水孔,积水能够从第一排水孔中流入到设备区的第一排水管,再从第一排水管经过第二排水孔流入第二排水管,第二排水管与吸水箱连通,由于吸水箱内处于真空状态,所以一旦吸水箱打开,负压就能够使积水快速地进入到吸水箱内,实现快速排水。同时,吸水箱处于空腔区中,空腔区属于锚固基础的一部分,所以整个吸水箱在空腔区的保护中基本上不会受到损伤,也不需要额外建设用于抽水的结构。第二排水管与拉索连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固定第二排水管,同时,在部分水域中,由于水域存在均匀流,容易对拉索造成涡激振动,第二排水管与拉索连接后能够起到扰流作用,避免拉索产生涡激振动。
[0008]可选地,设备区内还设置有增压单元,增压单元包括增压泵和增压水箱,增压泵的一端与增压水箱连通;所述第一排水孔的下端连通有第一三通管,增压泵的另一端与第一三通管连通,第一三通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排水管连通;增压水箱上设置有增压水管,所述第
二排水孔的上端设置有第二三通管,所述第二三通管的一端与第一排水管的下端连通,所述三通管的另一端与增压水管连通;所述第二排水孔的下端设置有第三三通管,第三三通管的一端与第二排水管连通,第三三通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单向阀。
[0009]采用吸水箱负压吸水是应对紧急情况,吸水箱的吸水效率高,但是吸水量有限,也就是排水量有限,且当吸水箱注满后就无法继续使用,所以在非紧急情况下,需要其他的排水设备来对隧道本体内的积水进行排出处理。本方案中设置有与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平行的另外的排水设备,即增压单元。第一排水孔中的积水能够通过第一三通管进入到增压泵中,再由增压泵输送到增压水箱内,在一般情况下需要排水时,增压水箱中的高压水能够从增压水管、第二三通管、第二排水孔以及第三三通管中排出,由于增压水箱中的水压力足够高,大于外界海水或者河水水压,所以能够正常排出。
[0010]可选地,增压水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设置第一电磁阀能够避免外界水入到隧道本体内,同时也能够避免增压水箱中的水外泄。
[0011]可选地,所述第二排水管上设置有椭圆环状的连接扣,所述拉索位于连接扣内。采用本方案,连接扣设置在第二排水管上,且拉索仅仅是被套接在连接扣上,与连接扣接触但不连接,所以对拉索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0012]可选地,所述第二排水管的两侧设置有若干扰流条,扰流条呈折线形或弧形。采用本方案,扰流条不会对第二排水管和拉索产生影响,同时能够扰乱第二排水管和拉索附近的水流,避免拉索产生涡激振动。
[0013]可选地,所述隧道本体的外部设置有保护单元,所述保护单元包括保护外壳和保护阀,所述隧道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环状的安装槽,所述保护外壳呈半球状,保护外壳插入到安装槽中并采用密封胶密封,所述保护阀设置在保护外壳上,所述单向阀位于保护外壳中。采用本方案,第三三通管的一端处于水域中,本方案中设置保护单元能够对其进行保护,保护外壳能够承受外界水压,避免第三三通管受到水压。
[0014]可选地,所述保护外壳的下端向内凹陷形成弧形的凹面,所述保护阀设置在凹面上。凹面的面积大,受到水压也相对较大,所以水压能够将保护外壳压紧在安装槽中,避免保护外壳漏液。
[0015]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方案中的排水系统包括有两个排水单元,以吸水箱为主的一个排水单元用于紧急情况下的快速排水,吸水箱中处于真空状态,当其与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连通时,强大的负压能够直接从第一排水孔内抽水,快速地将隧道本体中的水抽吸到吸水箱内。另一个排水单元包括增压水箱、增压泵和增压水管,第一排水孔的水能够通过第一三通阀进入到增压泵中,然后增压泵能够将水注入到增压水箱并提高增压水箱中的水压,一般情况下能够启动增压泵来将水流抽入到增压水箱中,然后将高压水通过增压水管、第二三通管中排出。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第一排水管、支撑系统和排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拉索和第二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锚固基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保护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中标记如下:隧道本体1、通行区2、设备区3、锚固基础4、拉索5、增压泵6、增压水箱7、增压水管8、第一排水管9、第二电磁阀10、第二三通阀11、第三三通阀12、第二排水管13、扰流条14、第一三通阀15、单向阀16、第一电磁阀17、第一柔性管18、缓冲管19、第二柔性管20、连接杆21、连接扣22、吸水箱23、安装槽24、保护壳25、凹面26、保护阀27。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实施例
[0027]一种悬浮隧道排水系统,如图1

图7所示,包括隧道本体1、支撑系统和排水单元。
[0028]隧道本体1一般由若干段筒状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拼接组成,隧道本体1内设置有通行区2和设备区3,通行区2的底部侧面中设置有第一排水孔、设备区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水孔,第二排水孔与隧道本体1外部连通。第一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浮隧道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本体、支撑系统和排水单元,隧道本体内设置有通行区和设备区,通行区中设置有第一排水孔,设备区内设置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与第一排水孔密封连通,所述设备区中设置有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一排水管与第二排水孔密封连通,所述第二排水孔中密封连通有位于隧道本体外部的第二排水管;所述支撑系统包括锚固基础和拉索,所述锚固基础设置在海底,所述拉索的两端分别与锚固基础和隧道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排水管与拉索连接;所述排水单元包括负压装置,所述负压装置包括设置在锚固基础上的空腔区,所述空腔区内设置有吸水箱,吸水箱内部真空,吸水箱与第二排水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隧道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设备区内还设置有增压单元,增压单元包括增压泵和增压水箱,增压泵的一端与增压水箱连通;所述第一排水孔的下端连通有第一三通管,增压泵的另一端与第一三通管连通,第一三通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排水管连通;增压水箱上设置有增压水管,所述第二排水孔的上端设置有第二三通管,所述第二三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增勇何炜杰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正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