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工建筑物流道混凝土冲磨损失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6498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工建筑物流道混凝土冲磨损失监测方法,属于水工建筑物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完成单总线感知传感器的现场安装埋设;步骤二:利用主机微控制器向单总线感知传感器发出读取数据命令;步骤三:读取传感器内各单总线感知元件的唯一识别地址编码,并开始进行监测;步骤四:监测过程中不间断读取、识别传感器内各单总线感知元件的唯一识别地址编码;步骤五:通过感知预埋在传感器内各单总线感知元件是否存在,来判断流道混凝土的磨蚀或气蚀深度;步骤六:完成监测。既可根据工程实际灵活调控监测精度和量测范围,抗干扰能力强,工程造价低,又可根据流道衬砌监测需要,在施工期或运行期部署。在施工期或运行期部署。在施工期或运行期部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工建筑物流道混凝土冲磨损失监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工建筑物
,尤其涉及一种水工建筑物流道混凝土冲磨损失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相继建成,其运行期间的安全维护成为工程关注的重点。输、泄水建筑物是水利工程重要的过水流道,流道衬砌由于长期受水流特别是高速含沙水流作用,极易发生磨蚀(气蚀)破坏,严重影响水工建筑物运行安全。为了随时监控流道衬砌磨蚀(气蚀)破坏、受损状况,以便及时采取合理的调度和工程措施避免水利事故的发生,开展流道衬砌磨蚀(气蚀)监测尤为重要。
[0003]目前常用的水工建筑物过水流道混凝土磨蚀(气蚀)监测方法,基本还停留在流道停水后的人工目视检查方法,仅有极少采用监测传感器进行磨蚀(气蚀)监测。现在国内有提出基于电阻式混凝土磨蚀传感器的磨蚀监测方法,但这种监测方法所采用的传感器存在精度不足和测量范围偏小等问题;天津大学的相关学者曾提出一种区域分布式泄水建筑物空蚀监测系统,但是这个监测系统的判断依据不够明确,影响监测结果的因素众多,计算方法复杂,易产生误判;基于啁啾布拉格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工建筑物流道混凝土冲磨损失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完成单总线感知传感器的现场安装埋设;步骤二:利用主机微控制器向单总线感知传感器发出读取数据命令;步骤三:读取传感器内各单总线感知元件(3)的唯一识别地址编码,并开始进行监测;步骤四:监测过程中不间断读取、识别传感器内各单总线感知元件(3)的唯一识别地址编码;步骤五:通过感知预埋在传感器内各单总线感知元件(3)是否存在,来判断流道混凝土的磨蚀或气蚀深度;步骤六:完成监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建筑物流道混凝土冲磨损失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总线感知传感器包括壳体(5)、若干硬质导线(1)、连接导线(2)、若干单总线感知元件(3)、上拉电阻(7)、引出软导线(6)、填充材料(4)和壳体(5),每个所述单总线感知元件(3)均通过所述连接导线(2)焊接到相同的所述硬质导线(1)上,所述硬质导线(1)与所述引出软导线(6)连接用于数据传输,所述上拉电阻(7)焊接在单总线感知元件(3)数据端所接导线和正极导线之间,用于确保单总线的闲置状态为高电平,其中,所述壳体(5)与所述硬质导线(1)、所述连接导线(2)和所述单总线感知元件(3)之间采用所述填充材料(4)充填密实,所述单总线感知元件(3)与所述硬质导线(1)等间距焊接,所述壳体(5)直径的大小满足所述填充材料(4)灌注条件和容纳所述硬质导线(1)、所述连接导线(2)、所述单总线感知元件(3)和所述上拉电阻(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工建筑物流道混凝土冲磨损失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导线(1)的数量为3根,且均为直径不小于1mm可导电的固态金属单根导线或金属片,所述单总线感知元件(3)等间距焊接在硬质导线(1)的同一侧或交错焊接在硬质导线(1)的两侧,所述连接导线(2)采用铜质导线或铝质导线。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鲜峰张清明李姝昱赵志忠谢义兵张雷李延卓杨磊李毕德李海晓王路静孙凯旋马培培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