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隧道大变形的装配式地层应力补偿伺服钢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控制隧道大变形的装配式地层应力补偿伺服钢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深埋隧道通常采用暗挖法施工,隧道开挖后围岩要进行应力和位移的释放,围岩在发挥自身承载能力的同时尚需利用支护结构来协助围岩承载,进而达到地层
‑
结构之间的相互平衡。初期支护是协助围岩承载的第一道防线,承受周边土压力和水压力,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可知,拱顶沉降变形和边墙变形一般比较大,由于隧道上覆岩体的自重和软岩的流变特性,以及局部不良地质情况,初期支护拱顶和边墙出现大变形,增加了初支结构风险。目前国内针对初期支护在围压作用下的软岩大变形尚无很好的解决方法,通常是采取临时支护措施,增加初期支护刚度,在支护结构变形后先打锚杆后喷浆,无法及时抑制初期支护的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对于隧道开挖后初期支护产生的软岩大变形采用被动支护的方式,无法及时抑制初期支护的变形,目的在于提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隧道大变形的装配式地层应力补偿伺服钢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伺服支撑结构,被配置为在隧道的初期支付(1)完成时为所述初期支护(1)提供支撑;伺服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伺服支撑结构向所述初期支护(1)提供伺服自适应支撑;其中:所述伺服支撑结构包括:环形钢拱架(3),被配置于所述隧道内,并安装于所述隧道的内底部;伺服器(4),被配置于所述环形钢拱架(3)和所述初期支护(1)之间,且一端连接于所述初期支护(1),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环形钢拱架(3);所述伺服控制器根据所述初期支护(1)的变形调整所述伺服器(4)的支撑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隧道大变形的装配式地层应力补偿伺服钢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器(4)包括:拱顶伺服器(401),被配置于所述隧道的拱顶处,且一端连接于所述隧道拱顶处的初期支护(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环形钢拱架(3)的对应位置;拱肩伺服器(402),被配置于所述隧道的拱肩处,且一端连接于所述隧道拱肩处的初期支护(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环形钢拱架(3)的对应位置;拱腰伺服器(403),被配置于所述隧道的拱腰处,且一端连接于所述隧道拱腰处的初期支护(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环形钢拱架(3)的对应位置;拱脚伺服器(404),被配置于所述隧道的拱脚处,且一端连接于所述隧道拱脚处的初期支护(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环形钢拱架(3)的对应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制隧道大变形的装配式地层应力补偿伺服钢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拱肩伺服器(402)、所述拱腰伺服器(403)和所述拱脚伺服器(404)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拱肩伺服器(402)分别配置于所述隧道的左拱肩和右拱肩处;两个所述拱腰伺服器(403)分别配置于所述隧道的左拱腰和右拱腰处;两个所述拱脚伺服器(404)分别配置于所述隧道的左拱脚和右拱脚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制隧道大变形的装配式地层应力补偿伺服钢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当检测到所述初期支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俊,陈远洲,林作忠,申玉生,王华兵,向贤华,安晓晓,谢俊,林恩海,石端文,张涵,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