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取代电缆的新型铜软连接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6387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取代电缆的新型铜软连接件及其制备方法,该铜软连接件包括至少一段铜软连接件本体,至少一段铜软连接件本体上设有若干个弧形软连接部,每个弧形软连接部两边分别设有第一硬连接区域,位于第一段的铜软连接件本体的头部端设有第二硬连接区域,位于最后一段的铜软连接件本体的尾部端设有第三硬连接区域,第二硬连接区域和第三硬连接区域处的安装孔分别设有连接公头或连接母头,全部铜软连接件本体的外部套装有绝缘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铜软连接件替代电缆,可提升导电能力,减轻导电连接件的重量,能像电缆一样实现卷绕或缠绕,方便运输。此外,连接公头或连接母头可以采用激光焊接,绝缘层可以采用玻璃纤维套和热缩管相组合的结构。管相组合的结构。管相组合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取代电缆的新型铜软连接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电流的导电连接件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能取代电缆的新型铜软连接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池模组的连接方式或其他用电产品的连接方式中,可运用电缆或铜排作为导电连接件将两个产品连接起来。然而,上述两种导电连接件存在以下不足:(1)电缆的过电流能力不是特别理想,而且需要在电缆的两端各压接一个带孔的接线鼻子,方便套上螺母螺杆以实现电连接,但是将接线鼻子压接在电缆上会导致两者的接触不理想,过大电流情况下发热非常严重,热胀冷缩接触面也会松动,此外,用螺母螺杆连接接线鼻子,人工安装不方便,而且容易松动,接触也不好;(2)目前的铜排连接件普遍是硬的,而且长的铜排无法像电缆一样一圈一圈地实现卷绕或缠绕,不方便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取代电缆的新型铜软连接件及其制备方法。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能取代电缆的新型铜软连接件,包括至少一段相连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取代电缆的新型铜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段相连接的铜软连接件本体,每段铜软连接件本体均由若干片层叠排列的软铜片组成,其中,至少一段铜软连接件本体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间隔排列的弧形软连接部,每个弧形软连接部所对应的所有软铜片局部部位均呈弧形弯曲设置且无需焊接,每个弧形软连接部两边所对应的所有软铜片局部部位互相热压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位于每个弧形软连接部两边的第一硬连接区域,位于第一段的铜软连接件本体的头部端所对应的所有软铜片局部部位互相热压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第二硬连接区域,位于最后一段的铜软连接件本体的尾部端所对应的所有软铜片局部部位互相热压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第三硬连接区域,所述第二硬连接区域和第三硬连接区域处分别开设有安装孔,每个安装孔中分别安装有连接公头或连接母头,全部铜软连接件本体的外部沿其长度方向套装有绝缘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取代电缆的新型铜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铜软连接件本体设置有三段,三段铜软连接件本体按顺序互相焊接在一起,所述弧形软连接部分布在第二段铜软连接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取代电缆的新型铜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一段的铜软连接件本体的尾部端所对应的所有软铜片局部部位互相热压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第四硬连接区域,位于第二段的铜软连接件本体的头部端所对应的所有软铜片局部部位互相热压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第五硬连接区域,位于第二段的铜软连接件本体的尾部端所对应的所有软铜片局部部位互相热压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第六硬连接区域,位于最后一段的铜软连接件本体的头部端所对应的所有软铜片局部部位互相热压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第七硬连接区域,所述第四硬连接区域与第五硬连接区域焊接在一起,所述第六硬连接区域与第七硬连接区域焊接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取代电缆的新型铜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一段的铜软连接件本体与位于第二段的铜软连接件本体的夹角为90度,位于最后一段的铜软连接件本体设置成弯曲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取代电缆的新型铜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公头或连接母头采用与铜软连接件本体相同的铜质材料,所述连接公头或连接母头的一端表面镀镍以形成镀镍焊接端,所述连接公头或连接母头的镀镍焊接端插入到安装孔中,所述连接公头或连接母头的镀镍焊接端通过激光焊接与相应的铜软连接件本体相连接,从而使连接公头或连接母头的镀镍焊接端与相应的铜软连接件本体充分熔合在一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取代电缆的新型铜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包括玻璃纤维套和第一热缩管,所述第一热缩管沿铜软连接件本体的长度方向套装在全部铜软连接件本体的外部,所述玻璃纤维套套装在每个弧形软连接部的外部且位于第一热缩管的内部或外部。7.一种能取代电缆的新型铜软连接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铜软连接件本体的制备:设置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仁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万连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