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用智能气动部组件流量特性及流阻的测试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动元件测试领域,具体涉及通用智能气动部组件流量特性及流阻的测试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进步、工业现代化高速发展,各类设备向着智能化、集成化以及高兼容方向发展。在气动元件流量特性测试
,目前气动元件流量特性测试系统需要人工不断调节上游减压阀使上游压力P1恒定,调节下游调速阀开度来改变下游压力P2,往往需要多人协同配合工作,效率低且测试时间长,需要消耗大量的气源,造成资源的浪费;测试数据依靠人工判读,不够智能,不能保证数据读取的时效性,测量精度低;长时间测试操作和计数,容易造成操作人员疲劳,出现误读误判现象。ISO6358
‑3‑
2013提出了一种系统流量特性计算方法,但是由于被测系统中每个部组件均存在数值误差,会导致误差累积。因此对于气体流量特性测试设备要求能够具备测试气动系统级的流量特性的能力。
[0003]气动元件及气动系统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其中,反映压力与流量之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智能气动部组件流量特性及流阻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测试系统包括通过气体管道依次串联的气源(1)、减压阀(3)、温度调节器(2)、调压器(4)、流量测试组件、温度压力检测组件、流量调节阀组和末端切换组件,所述温度压力检测组件包括被测件安装位点以及用于检测被测件(100)进出口压力的压力检测组件,测试系统还包括测控模块,所述测控模块分别与温度调节器(2)、调压器(4)、流量测试组件、温度压力检测组件、流量调节阀组和末端切换组件通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通用智能气动部组件流量特性及流阻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测试组件包括至少两组并联的流量测试模组,所述流量测试模组包括串联的流量计(5)和流量测试截止阀(6),各个所述流量计(5)的量程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通用智能气动部组件流量特性及流阻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测试系统还包括第一过滤器(7)和第二过滤器(8),所述第一过滤器(7)设置于所述气源(1)和所述减压阀(3)之间的气体管道上,所述第二过滤器(8)设置于所述调压器(4)和所述流量测试组件之间的气体管道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通用智能气动部组件流量特性及流阻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压力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一测量管(12)和第二测量管(13),所述第一测量管(12)、所述被测件安装位点和所述第二测量管(13)依次串联,所述压力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压力计(9)、第二压力计(10)和压差计(11),所述第一压力计(9)通过第一压力支管与所述第一测量管(12)连接,所述第二压力计(10)通过第二压力支管与所述第二测量管(13)连接,所述压差计(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力支管和所述第二压力支管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通用智能气动部组件流量特性及流阻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切换组件包括并联的正压支管和负压支管,所述正压支管设有第一末端截止阀(16),所述负压支管设有串联的第二末端截止阀(17)和真空泵(18),所述温度压力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一真空计(19)和第二真空计(20),所述第一真空计(19)通过第一真空支管与所述第一测量管(12)连接,所述第一真空支管上设有第一真空截止阀(21),所述第二真空计(20)通过第二真空支管与所述第二测量管(13)连接,所述第二真空支管上设有第二真空截止阀(2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通用智能气动部组件流量特性及流阻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测试系统还包括缓冲控压容器(23)、第一控压阀(24)、第二控压阀(25)和第三控压阀(26),所述缓冲控压容器(23)的进口和出口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控压阀(24)和所述第二控压阀(25)与位于所述第二末端截止阀(17)和所述真空泵(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清淋,王珂,冯振华,张聚乐,盛强,张璐,郭栋,朱胜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