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视场偏振结构检测小型成像系统的探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学成像和激光探测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视场偏振结构检测小型成像系统的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小型成像系统应用于市面上大部分隐蔽探测设备中,如针孔摄像头、激光测距机、微光夜视仪等。传统的探测小型成像系统的光学探测方法主要包括“猫眼效应”以及“猫眼效应”衍生的衍射环和光斑阵列的特征提取方法、单光子探测法,色差探测法等。目前,多数激光主动探测装置为单视场结构,存在光学成像系统的视场角受限、能量利用率低、背景杂散光干扰严重等问题。
[0003]为保证一定的视场角,需要提高系统传感面尺寸或减小光学成像系统焦距,且为保证设备的进光量,光学系统通光口径不宜过小,因此光学成像系统的相对孔径较大,导致产生系统设计困难、光学传感器难以满足小型化条件、像差难以抑制等问题。传统探测结构中的普通分束镜反射/透射激光,每经过一次分束镜就会产生50%光能量的损耗,导致系统能量损失率近50%,激光能量利用率较低,且其无法抑制背景杂散光对成像质量的影响。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视场偏振结构检测小型成像系统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1)、整形透镜(2)、反射镜1(3)、分束系统(4)、反射镜2(5)、成像透镜(6)、面阵光电传感器接收模块(7)、处理模块(8)、显示模块(9),对小型成像系统(10)进行探测;其中:所述小型成像系统位于目标探测区域,所述激光器与整形透镜共轴放置,所述激光器发射的激光经过所述整形透镜透射及反射镜1反射后,垂直入射至所述分束系统,所述分束系统将入射激光经反射和折射分为两束线偏振光,即s光和p光;调整系统装置角度,保证两视场均位于探测范围内;其中,反射的s偏振光经1/4波片后变为圆偏振光照射探测区域,被探测区域目标反射后不改变偏振方向,回波再次经过1/4波片转变为p偏振光经偏振分束器透射进入所述成像透镜;透射的p偏振光经1/4波片后变为圆偏振光,经反射镜2反射后照射探测区域,被探测区域目标反射后不改变偏振方向,回波再经过1/4波片转变为s偏振光经偏振分束器反射进入所述成像透镜;所述面阵光电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洋,屈嘉惠,汪林,赵长明,张子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