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作机及其后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6192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作机的后支撑装置,包括:阻尼安装座,其设置为可与工作机的机架或变速箱体固定连接,或构成为机架的一部分;固定座,其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支撑架上的轮轴及设置在轮轴上的轮子,支撑架通过销轴可转动的安装于阻尼安装座上;限位部件,其设置于阻尼安装座上,用于固定座在放下时限制其顺时针转动;锁紧部件,用于固定座在抬起时将其锁紧在抬起位置。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后支撑装置,在工作机由工作状态及非工作状态之间切换时,无须对后支撑装置进行单独拆装、亦无须专用工具即可实现在作业状态和非作业状态之间方便、快捷的转换。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后支撑装置的工作机,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作机及其后支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工作机及其后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工作机,特别是用作农业机械的工作机,比如前行工作的耕作机,在作业状态时,利用作业机构前行进行土地翻耕作业,并利用工作机后部设置的阻尼臂来调节翻耕深度。在非作业状态下,为实现工作机整体的移动,有采用在工作机后部设置独立的一对轮来支撑工作机,并利用扶手的杠杆作用抬起工作机并在轮的作用下实现工作机的自由移动。但是这样的设计在工作机由非作业状态向作业状态转换时,操作者需要借助工具拆下独立设置的轮支撑组件,相反,在工作机由作业状态向非作业状态转换时,操作者又需要借助工具安装该独立轮支撑组件,操作繁琐、不便、零部件易丢失。
[0003]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工作机作业状态转换时轮支撑组件拆装不便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机的后支撑装置,该后支撑装置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工作机作业状态转换时轮支撑组件拆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作机的后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阻尼安装座(3),其设置为可与工作机的机架或变速箱体固定连接,或构成为所述机架的一部分;固定座(7),其包括支撑架(10)、设置于支撑架(10)上的轮轴(1)及设置在轮轴(1)上的轮子(2),所述支撑架(10)通过销轴(6)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阻尼安装座(3)上;限位部件(4),其设置于所述阻尼安装座(3)上,用于所述固定座(7)在放下时限制其顺时针转动;锁紧部件,用于所述固定座(7)在抬起时将其锁紧在抬起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尼臂(5),其一端与所述阻尼安装座(3)转动连接,另一端为作用端,在所述固定座(7)放下时,所述作用端设置为可抵靠所述轮轴(1)并能在所述轮轴(1)作用下顺时针转动;所述限位部件(4),其具有第一限位部(41),当所述阻尼臂(5)随所述轮轴(1)转动至与所述第一限位部(41)相抵时,所述所述固定座(7)可用作工作机的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4)还具有第二限位部(42),在所述固定座(7)抬起时,所述阻尼臂(5)能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41)相抵位置反向转动至与所述第二限位部(42)相抵,以使所述阻尼臂(5)通过所述作用端为工作机作业提供支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4)为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部(41)为所述限位板的底端,所述第二限位部(42)为所述限位部的顶端,所述第一限位部(4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42)用于分别从所述阻尼臂(5)的转动轴的两侧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支撑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诗品何道刚刘荣利许宝
申请(专利权)人: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