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钒电池电堆组装生产装备及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自动化钒电池电堆组装生产装备,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自动化钒电池电堆组装生产的装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钒电池电堆由两块端板、多个双极板和多个电解质膜压制而成,再将压制的成品装于底板和壳体之间的空间内,现有技术在生产钒电池时,都是先将钒电池电堆组装好,之后再将电堆整体装入外壳中,完成对燃料电池电堆的全部组装,但是现有的电池的组装大多通过人工将两块端板、多个双极板和多个电解质膜堆叠在一起,在进行压制,这不仅仅加大了人力劳动,还降低了组装效率。
[0003]目前公开的中国专利CN202110179446.5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的组装设备,包括输送装置、组装装置、上料装置和组装辅助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和上料装置相邻设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台、两个输送组件、传动组件和两个固定组件,所述输送台上设有两个输送槽,两个输送槽槽底的一端均设有辅助口,两个所述输送组件并排且分别设置在一个输送槽内,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两个输送组件之间且两个输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钒电池电堆组装生产装备,包括装配台(1)和依次围绕在装配台(1)四周且分别用以底板(1b)上料、双极板(1e)和电解质膜(1d)上料、端板(1c)上料以及壳体(1f)上料的第一工序(2)、第三工序(4)、第二工序(3)和第四工序(5),装配台(1)的下方还设有通过螺钉固定底板(1b)和壳体(1f)的第五工序(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装配台(1)上方的辅助组装装置(7),该辅助组装装置(7)包括高架(7a)和设置在高架(7a)上的引导机构(7b)、第一抵压机构(7c)以及第二抵压机构(7d),装配台(1)的顶部还设有一个用以定位底板(1b)的定位座(1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钒电池电堆组装生产装备,其特征在于,引导机构(7b)包括有一个罩壳(7b1),该罩壳(7b1)能够在高架(7a)上向着装配台(1)的方向竖直移动,高架(7a)上设有一个能够带动罩壳(7b1)竖直移动的第一直线驱动器(7b2),并且罩壳(7b1)上远离第三工序(4)的一侧还安装有一个光电传感器(7b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钒电池电堆组装生产装备,其特征在于,罩壳(7b1)呈方形盒结构,罩壳(7b1)自上而下的贯通有一个引导口,罩壳(7b1)上远离第三工序(4)的侧边还设有一个连接部且该连接部固定连接于第一直线驱动器(7b2)的输出端上,罩壳(7b1)上面向第三工序(4)的侧边沿着罩壳(7b1)的移动方向还设有一个条形口(7b11),并且罩壳(7b1)上位于条形口(7b11)的上半部和下半部还均开设有一个导出口(7b12),光电传感器(7b3)的输出端正对于条形口(7b11)且靠近条形口(7b11)的上半部的导出口(7b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钒电池电堆组装生产装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抵压机构(7c)包括有一个设置在第三工序(4)和罩壳(7b1)之间的第一抵压件(7c1),该第一抵压件(7c1)为折弯杆结构,第一抵压件(7c1)的水平端上设有触点开关(7c11),第一抵压件(7c1)能够在高架(7a)上沿着罩壳(7b1)的移动方向竖直移动,高架(7a)上设有一个用以带动第一抵压件(7c1)竖直移动的第二直线驱动器(7c2),高架(7a)上还开设有一个垂直于罩壳(7b1)移动方向的槽口,第二直线驱动器(7c2)能够在槽口内水平移动,并且高架(7a)上还设有一个用以带动第二直线驱动器(7c2)水平移动的第三直线驱动器(7c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钒电池电堆组装生产装备,其特征在于,第二抵压机构(7d)包括有一个设置在罩壳(7b1)内的第二抵压件(7d1),该第二抵压件(7d1)为圆柱结构,第二抵压件(7d1)能够在高架(7a)上沿着罩壳(7b1)的移动方向竖直移动,并且高架(7a)上还设有一个用以带动第二抵压件(7d1)竖直移动的第四直线驱动器(7d2)。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乐,孟青,苏承启,李海翔,张永旺,张翼,段鹏,焦赟,张俊华,李良,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国润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