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SSD的自动成图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614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电站SSD的自动成图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变电站设备模型的SSD描述,并进行映射;根据所获取的SSD呈现的间隔接线形式,配置与其对应的间隔样式;将采用首端号和末端号、或者物理连接点号表征的一次设备,根据所述配置的间隔形式接线,构建映射关系,以生成对应的接线形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利用变电站设备模型的SSD描述自动生成一次设备的描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变电站设备信息模型缺乏对一次设备描述的问题,提高了变电站测试的便利性和效率。试的便利性和效率。试的便利性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SSD的自动成图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测试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SSD的自动成图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变电站设备集中监控系统的所有变电站设备模型,明确了变电站、调控中心、集控站、业务中台之间模型的映射和转换规则,并规定了模型配置和管理要求。目前的变电站设备信息模型多是通过各个设备的ICD模型进行展示,但是缺乏对一次设备的描述,各个厂家都是根据实际现场蓝图中的主接线图人工进行一次设备与二次模型中相关测点的映射,加上现场调试人员对变电站的认识不够全面,给现场实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SSD的自动成图方法及装置,利用变电站设备模型的SSD描述自动生成一次设备的描述,提高了变电站测试的便利性和效率。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变电站SSD的自动成图方法,包括:
[0005]获取变电站设备模型的SSD描述,并进行映射;
[0006]根据所获取的SSD呈现的间隔接线形式,配置与其对应的间隔样式;
[0007]将采用首端号和末端号、或者物理连接点号表征的一次设备,根据所述配置的间隔形式接线,构建映射关系,以生成对应的接线形式。
[0008]进一步的,所述映射包括:
[0009]生成所述SSD中定义的间隔;
[0010]将所述SSD中一次设备的信息映射到上述间隔;
[0011]根据所述映射生成一次设备信息的拓扑连接关系。
[0012]进一步的,所述SSD中定义的间隔包括主变间隔、主变三侧间隔、母线间隔、母联/母分间隔和线路间隔。
[0013]进一步的,根据所述映射生成一次设备信息的拓扑连接关系,包括:
[0014]一次设备中有两个端点的,用首端号和末端号进行构建;一次设备中有一个端点的,用物理连接点号进行关联。
[0015]进一步的,利用图论技术构建映射关系。
[0016]进一步的,所述生成对应的接线形式,包括生成对应的主接线图和间隔分图的接线形式。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高了一种变电站SSD的自动成图装置,包括SSD获取及映射模块、配置模块、以及接线形式生成模块;其中,
[0018]所述SSD获取及映射模块,用于获取变电站设备模型的SSD描述,并进行映射;
[0019]所述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获取的SSD呈现的间隔接线形式,配置与其对应的间隔样式;
[0020]所述接线形式生成模块,用于将采用首端号和末端号、或者物理连接点号表征的一次设备,根据所述配置的间隔形式接线,构建映射关系,以生成对应的接线形式。
[0021]进一步的,所述SSD获取及映射模块进行映射包括:
[0022]生成所述SSD中定义的间隔;
[0023]将所述SSD中一次设备的信息映射到上述间隔;
[0024]根据所述映射生成一次设备信息的拓扑连接关系。
[0025]进一步的,所述SSD中定义的间隔包括主变间隔、主变三侧间隔、母线间隔、母联/母分间隔和线路间隔。
[0026]进一步的,所述接线形式生成模块根据所述映射生成一次设备信息的拓扑连接关系,包括:
[0027]一次设备中有两个端点的,用首端号和末端号进行构建;一次设备中有一个端点的,用物理连接点号进行关联。
[0028]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电站SSD的自动成图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变电站设备模型的SSD描述,并进行映射;根据所获取的SSD呈现的间隔接线形式,配置与其对应的间隔样式;将采用首端号和末端号、或者物理连接点号表征的一次设备,根据所述配置的间隔形式接线,构建映射关系,以生成对应的接线形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利用变电站设备模型的SSD描述自动生成一次设备的描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变电站设备信息模型缺乏对一次设备描述的问题,提高了变电站测试的便利性和效率。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变电站SSD的自动成图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
[0031]目前的变电站设备信息模型多是通过各个设备的ICD模型进行展示,但是缺乏对一次设备的描述。有鉴于此,参照变电站规范性文件(System Specification Description,以下简称“SSD”)规范,对于变电站二次系统及其设备的信息建模、工程设计、系统研制、监测调试及工程应用都进行了统一的规定:变电站设备模型涵盖除多媒体数据流之外的变电站内所有设备的信息模型,包括电网模型、地理区域模型、一次设备模型、二次设备模型、辅助设备模型、站控层设备模型、网络设备模型等,集控站模型是在整合所辖区域内多个变电站设备模型的基础上,扩充变电站有功总加、无功总加等信息的模型。将调度命名作为变电站和调度模型的索引,实现调度模型与变电站模型中测点的唯一关联;将实物ID作为集控站和业务中台模型的索引,实现设备实时监控数据和资产管理数据的关联;将通信点号和调度命名作为调度和集控站间模型的索引,实现调度与集控站间的数据
关联。新规范的提出带来了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在变电站整体接线形式的认识上更加深入。
[0032]下面对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电站SSD的自动成图方法,该自动成图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0033]S1、获取变电站设备模型的SSD描述,并进行映射;该映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0034](1)生成所述SSD中定义的间隔,其中包括主变间隔、主变三侧间隔、母线间隔、母联(母分)间隔、线路间隔等;
[0035](2)将所述SSD中一次设备的信息映射到上述间隔;
[0036](3)根据所述映射生成一次设备信息的拓扑连接关系,例如针对一次设备中有两个端点的,用首端号和末端号进行构建,如断路器、隔离刀闸等设备;针对一次设备中有一个端点的,用物理连接点号进行关联,如地刀等设备。
[0037]S2、根据所获取的SSD呈现的间隔接线形式,配置与其对应的间隔样式;原因是SSD中未表述间隔接线形式。
[0038]S3、将采用首端号和末端号、或者物理连接点号表征的一次设备,根据所述配置的间隔形式接线,利用图论技术,构建映射关系,生成对应的主接线图、间隔分图等所需要的接线形式。
[003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述方案中,在一次设备模型导入后,通过固定的间隔样式,也可以通过人工根据SSD关联的二次设备测点进行关联操作。
[004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高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SSD的自动成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变电站设备模型的SSD描述,并进行映射;根据所获取的SSD呈现的间隔接线形式,配置与其对应的间隔样式;将采用首端号和末端号、或者物理连接点号表征的一次设备,根据所述配置的间隔形式接线,构建映射关系,以生成对应的接线形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包括:生成所述SSD中定义的间隔;将所述SSD中一次设备的信息映射到上述间隔;根据所述映射生成一次设备信息的拓扑连接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SD中定义的间隔包括主变间隔、主变三侧间隔、母线间隔、母联/母分间隔和线路间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映射生成一次设备信息的拓扑连接关系,包括:一次设备中有两个端点的,用首端号和末端号进行构建;一次设备中有一个端点的,用物理连接点号进行关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图论技术构建映射关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对应的接线形式,包括生成对应的主接线图和间隔分图的接线形式。7.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振李永照牛雪朋铁勇魁包芳郭利军胡斌卫星张海庭沈志广邵广时刘登鑫陈哲董鹏涛王向宇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