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肝胆胰外科负压引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608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肝胆胰外科负压引流系统,包括负压混流器、开关阀、积液瓶和引流管,所述的负压混流器由主管和副管,副管的一端经主管的中部插入并完全置于主管内侧,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积液瓶的排气口经开关阀连接,所述积液瓶的引流口与引流管连接;流体在主管中流经副管端部时流速加快而产生低压,从而产生负压吸附效果,将副管中的空气吸入主管中,实现负压引流操作,建设成本和使用成本都极为低廉,且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安全可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肝胆胰外科负压引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肝胆胰外科护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肝胆胰外科负压引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肝胆胰外科疾病的诊疗通常需要经腹部介入体内进行,而脏器、组织及腹腔内的体液或积液等需要及时排出才能实现疾病的进一步治疗和恢复,现有的积液排出手段多采用引流方式,常见的引流设备都是利用负压原理将积液等吸出,可见,稳定的负压是保证引流顺利实施的关键,目前较常使用的是独立的一次性负压瓶或经大型负压设备输送至各病区的负压接口实现;一次性负压瓶使用时限较短,不能满足长时间的引流操作,且属于价格高昂的消耗品,使用成本较高;分布式负压接口使用较为方便,但负压设备造价高,需要长时间保持负压存在以便于随时使用,设备运行消耗大,后续维护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一旦出现故障将导致整个输送区无法使用,延误患者救治时间,且负压输送对管道密封性要求极高,稍有泄漏就会导致整个负压输送系统的瘫痪。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和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肝胆胰外科负压引流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负压来源成本过高、负压难以持续和故障波及范围大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负压混流器、开关阀、积液瓶和引流管,所述的负压混流器由主管和垂直于主管的副管,副管的直径小于主管的直径,副管的一端经主管的中部插入并完全置于主管内侧;所述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积液瓶的排气口经开关阀连接,所述积液瓶的引流口与引流管连接;流体在主管中受限流动时其过流断面在副管端部阻挡下减小而导致该部分流体流速加快、压力降低,而高速流动的流体附近会产生低压,从而产生负压吸附效果,将副管中的空气吸入主管中进行混流,利用该负压吸附作用即可将副管接入患者体内进行负压引流操作,不仅不需要专门的负压设备或负压瓶等消耗品,也不必消耗额外的能源,负压连续稳定且可以随时开启使用,方便快捷,安全可靠,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000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中箭头方向为流体流动方向)。
[000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负压混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负压混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消毒瓶的结构示意图。
[0009]技术术语与附图标记:1、负压混流器
ꢀꢀ
2、开关阀
ꢀꢀ
3、消毒瓶
ꢀꢀ
4、积液瓶
ꢀꢀ
5、引流管6、三通阀
ꢀꢀ
7、蓄水池
ꢀꢀ
8、截止阀
ꢀꢀ
9、排气阀
ꢀꢀ
10、消杀净化池101、主管
ꢀꢀ
102、副管
ꢀꢀ
103、管头
ꢀꢀ
1011、进水端
ꢀꢀ
1012、出水端
301、瓶体
ꢀꢀ
302、瓶塞
ꢀꢀ
303、进气管
ꢀꢀ
304、抽气管
ꢀꢀ
305消毒溶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专利技术给出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0]下文中,为了清楚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要旨,将省略对现有已知结构、功能或配置的描述,如积液瓶、引流管、开关阀、排气阀等。
[0011]由图1至图4给出,本专利技术包括负压混流器1、开关阀2、积液瓶4和引流管5,所述的负压混流器1由主管101和垂直于主管101的副管102,副管102的直径小于主管101的直径,副管102的一端经主管101的中部插入并完全置于主管101内侧;所述副管102的另一端与开关阀2的一端连接,积液瓶4的排气口与开关阀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积液瓶4的引流口与引流管5连接;使用时,利用管道将所述主管101的两端分别连接至医疗机构现有供水管路的上、下游,使水流分流至主管101,由于副管102的一端置于主管101内侧,因此水流受到副管102一端的阻挡而导致此处的过流断面减小,使水流流速增大(附图2、3中所示a区域),根据伯努利定律可知流速的增大伴随水流压力的降低,即副管102一端的管口处形成低压区域(附图2、3中虚线所示b区域),从而产生吸附作用,将副管102中的气体吸入主管101内进行混流,实现负压吸附效果,此时即可启/闭开关阀2控制积液瓶4内部的压力以实现对引流过程的有效控制;由于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负压来源于供水管路,而医疗机构的供水乃至普通楼宇的市政供水通常都较为稳定,因此极少出现断水情况而导致负压引流操作无法进行,有效保障了患者的及时救治;同时,由于供水管路为既有的管道,因而不需要额外架设输送管道,即使大面积使用也不需复杂的施工过程,只需在不同病区/病房引出供水支路直接加以利用即可,不仅可以节省建设成本,还可以随时增/减病区/病房,方便快捷,简单可靠;更重要的是,本专利技术中的负压只形成于副管102内侧,因此,对于管路的密封操作更加简单省力,对故障的排除也更有针对性,便于后期维护,且只需启/闭开关阀2即可对负压进行通断控制,在不使用时,副管102内部为封闭空间,不会对主管101中的水流产生任何干扰,也即对供水管路不产生任何影响;此外,水流经过主管101使副管102产生负压后将会扩散减速(附图2、3中所示c区域)而再次进入供水管路中,即无论副管102中的负压是否使用,都不会增加能源和资源的额外消耗。
[0012]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二进一出结构的三通阀6和带有浮球阀的蓄水池7,所述主管101的两端分别为进水端1011和出水端1012,所述进水端1011与三通阀6的出水口连接,三通阀6的任一进水口与蓄水池7的排水口连接;使用时,将三通阀6的另一进水口和蓄水池7的入水口同时连接至供水管路的上游,蓄水池7在浮球阀控制下自动蓄满,当供水管路停水时,切换三通阀6即可实现蓄水池7对主管101的供水,以满足停水时负压引流的正常实施,保证患者的及时医治。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主管101的两端分别为进水端1011和出水端1012,所述进水端1011外接截止阀8,利用截止阀8控制主管101中的流量和压力,可以使副管102中的负压更加稳定且便于控制,同时,当副管102中负压异常时,可以通过截止阀8关闭主管101的供水,
以便于对主管101和副管102进行故障排查。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主管101的两端分别为进水端1011和出水端1012,所述出水端1012外接自动排气阀9,由于副管102中的负压将气体吸入主管101而产生混流,因此由主管101流出的水中含有大量的气泡,借助于排气阀9,可以将气泡及时排出,避免空气进入供水管路造成污染和噪音等其他隐患。
[0015]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消杀净化池10,所述的主管101的两端分别为进水端1011和出水端1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肝胆胰外科负压引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混流器(1)、开关阀(2)、积液瓶(4)和引流管(5),所述的负压混流器(1)由主管(101)和副管(102),副管(102)的直径小于主管(101)的直径,副管(102)的一端经主管(101)的中部插入并完全置于主管(101)内侧;所述副管(102)的另一端与所述积液瓶(4)的排气口经开关阀(2)连接,所述积液瓶(4)的引流口与引流管(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肝胆胰外科负压引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进一出的三通阀(6)和带有浮球阀的蓄水池(7),所述主管(101)的两端分别为进水端(1011)和出水端(1012),所述进水端(1011)与三通阀(6)的出水口连接,三通阀(6)的任一进水口与蓄水池(7)的排水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肝胆胰外科负压引流系统,其特征在于,主管(101)的两端分别为进水端(1011)和出水端(1012),所述进水端(1011)外接截止阀(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肝胆胰外科负压引流系统,其特征在于,主管(101)的两端分别为进水端(1011)和出水端(1012),所述出水端(1012)外接排气阀(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肝胆胰外科负压引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消杀净化池(10),所述的主管(101)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