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总镍测试包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5882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总镍测试包及制备方法,包括:预处理试剂包A,所述预处理试剂包A包括硫酸亚铁粉末、氧化亚铜粉末、还原剂和酸性pH调节剂;检测试剂包B,所述检测试剂包B为肟类化合物的碱性溶液;标准色阶C,所述标准色阶C为不同浓度的镍标准溶液依次与检测试剂包A和B反应后得到的体系,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总镍测试包及制备方法具有检测准确度高、适用范围广,且操作简单的优点。操作简单的优点。操作简单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总镍测试包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质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总镍测试包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镍是人体必需的生命元素,在人体内含量极微,正常情况下,成人体内含镍约10mg,血液中正常浓度为0.11μgNi/ml,人体对镍的日需要量约为0.3mg。镍摄入过量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大量口服会出现呕吐、腹泻、急性胃肠炎和齿龈炎,长期接触镍会使头发变白,全身中毒,导致肺、肝、脑、心肌和肾等损害,并会诱发肺癌。
[0003]因此,国家对各类水体中镍的含量设置了一系列的标准,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1996中规定污水中总镍排放限值为Ni≤1.0mg/L;《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

2008中规定新建电镀企业和拥有电镀设施企业总镍排放限值为Ni≤0.5mg/L;在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环境承载力较弱,或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发生严重环境污染问题的地区总镍排放限值为Ni≤0.1mg/L。
[0004]为对水体中总镍含量进行检测,传统的总镍测定方法主要有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GB11910

89),水质32种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HJ776)、水质65种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700)等方法,但这些方法在我们日常检测过程中存在户外检测难、检测费用高、实验条件苛刻、检测周期长等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日本的株式会社共立理化学研究所、温州医科大学、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等开发了多种能够对水体中总镍含量进行快速检测的试剂盒或测试包,这类试剂盒或测试包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且不需要依赖大型检测仪器的优点,因此能够便捷的在户外进行快速检测,但经分析发现,现有总镍含量快速检测的试剂盒或测试包仍存在以下缺点:
[0006]第一,现有总镍含量快速检测的试剂盒或测试包主要是对水体中的无机镍离子进行检测,对于水体中处于络合态的有机镍离子检测能力差、准确度低,因此,适用范围十分受限,且准确率较低;
[0007]第二,现有总镍含量快速检测的试剂盒或检测包中通常包含多种检测试剂,操作时用户需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逐次按量加入特定的检测试剂,一旦操作出现失误,将可能直接导致当次检测的失败,因此,操作难度大、失误率高,最终将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和产品的有效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设计出一种总镍测试包及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总镍测试包检测准确度低、适用范围小,且操作难度大、失误率高的问题。
[0009]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总镍测试包,包括:
[0010]预处理试剂包A,所述预处理试剂包A包括硫酸亚铁粉末、氧化亚铜粉末、还原剂和酸性pH调节剂;
[0011]检测试剂包B,所述检测试剂包B为肟类化合物的碱性溶液;
[0012]标准色阶C,所述标准色阶C为不同浓度的镍标准溶液依次与检测试剂包A和B反应后得到的体系。
[0013]进一步的,按照重量份计,所述预处理试剂包A包括,10~30份的硫酸亚铁粉末,5~12份的氧化亚铜粉末,3~5份的还原剂以及8000~20000份浓度为8%的稀硫酸溶液。
[0014]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试剂包B为含有0.2~0.3g/L的丁二酮肟,3~5g/L掩蔽剂,30~50mL/L乙二醇,余量为氨水

氯化铵缓冲溶液的混合物。
[0015]进一步的,所述总镍测试包还包括:
[0016]药囊,所述药囊内设置若干用于分别容纳所述预处理试剂包A、检测试剂B和标准色阶C的囊腔;
[0017]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包覆在所述药囊外围。
[0018]进一步的,所述药囊包括依次设置、并连通的:
[0019]进样管,所述进样管可弯折地设置在第一囊腔的上端;
[0020]第一囊腔,所述第一囊腔内存放所述预处理试剂包A;
[0021]第二囊腔,所述第二囊腔内存放所述检测试剂B;
[0022]比色囊腔,所述比色囊腔用于存放部分待测水样与预处理试剂包A和检测试剂B反应后的混合物体系;
[0023]标准色阶囊腔,所述标准色阶囊腔内存放所述标准色阶C。
[002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囊腔内设置多条隔断线,通过所述隔断线将所述第一囊腔内的空间分隔成多个子腔室,每个子腔室用来存放所述预处理试剂包A中的不同组分。
[0025]进一步的,所述隔断线包括:第一隔断线、第二隔断线、第三隔断线和第四隔断线;
[0026]所述第一隔断线和第二隔断线将所述第一囊腔内的上部空间划分成位于所述第一囊腔上侧中间区域的第一子腔室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子腔室两侧的第三子腔室和第四子腔室;
[0027]所述第三隔断线和第四隔断线将所述第一囊腔内的下部空间划分成位于所述第一囊腔下侧中间区域的第二子腔室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子腔室两侧的第五子腔室和第六子腔室;
[0028]所述预处理试剂包A中的硫酸亚铁粉末和氧化亚铜粉末分别存储在所述第三子腔室和第四子腔室内;所述预处理试剂包A中的还原剂存储在所述第二子腔室内;所述预处理试剂包A中的稀硫酸溶液储在所述第一子腔室中。
[002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断线的下端所在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三隔断线的上端所在的高度,所述第二隔断线的下端所在的高度低于所述第四隔断线的上端所在的高度,在所述第一囊腔上设置密封夹,所述密封夹夹持在所述第一隔断线、第二隔断线、第三隔断线和第四隔断线的交错处,将所述第一子腔室、第三子腔室和第四子腔室的下端口和所述第二子腔室、第五子腔室和第六子腔室的上端口同时封闭。
[0030]进一步的,所述总镍测试包还包括:
[0031]输液管,所述第一囊腔、第二囊腔和比色囊腔通过所述输液管依次连通;
[0032]热熔线,所述热熔线为设置在所述药囊上的可破坏性热熔线,当所述热熔线被破坏时,所述热熔线两侧的腔体连通;
[0033]所述热熔线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样管和第一囊腔之间的第一热熔线、设置在所述第一囊腔和第二囊腔之间的第二热熔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囊腔中的反应腔和混合腔的交界处的第三热熔线。
[0034]一种总镍测试包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的总镍测试包,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0035]S1,制备药囊;
[0036]S2,在药囊中加工第一热熔线;
[0037]S3,在药囊中的第一囊腔内加工隔断线;
[0038]S4,配制预处理试剂包A,并将预处理试剂包A中的硫酸亚铁粉末、氧化
[0039]亚铜粉末和酸性pH调节剂分别充入指定的子腔室中;
[0040]S5,将密封夹夹持在隔断线的交错处;
[0041]S6,将所述预处理试剂包A中的还原剂充入指定的子腔室中;
[0042]S7,在所述药囊上加工第二热熔线;
[0043]S8,配制检测试剂包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总镍测试包,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试剂包A,所述预处理试剂包A包括硫酸亚铁粉末、氧化亚铜粉末、还原剂和酸性pH调节剂;检测试剂包B,所述检测试剂包B为肟类化合物的碱性溶液;标准色阶C,所述标准色阶C为不同浓度的镍标准溶液依次与检测试剂包A和B反应后得到的体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镍测试包,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所述预处理试剂包A包括,10~30份的硫酸亚铁粉末,5~12份的氧化亚铜粉末,3~5份的还原剂以及8000~20000份浓度为8%的稀硫酸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镍测试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试剂包B为含有0.2~0.3g/L的丁二酮肟,3~5g/L掩蔽剂,30~50mL/L乙二醇,余量为氨水

氯化铵缓冲溶液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镍测试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总镍测试包还包括:药囊(1),所述药囊(1)内设置若干用于分别容纳所述预处理试剂包A、检测试剂B和标准色阶C的囊腔;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包覆在所述药囊(1)外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总镍测试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囊(1)包括依次设置、并连通的:进样管(101),所述进样管(101)可弯折地设置在第一囊腔(102)的上端;第一囊腔(102),所述第一囊腔(102)内存放所述预处理试剂包A;第二囊腔(103),所述第二囊腔(103)内存放所述检测试剂B;比色囊腔(104),所述比色囊腔(104)用于存放部分待测水样与预处理试剂包A和检测试剂B反应后的混合物体系;标准色阶囊腔(105),所述标准色阶囊腔(105)内存放所述标准色阶C。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总镍测试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囊腔(102)内设置多条隔断线(1021),通过所述隔断线(1021)将所述第一囊腔(102)内的空间分隔成多个子腔室(1023),每个子腔室(1023)用来存放所述预处理试剂包A中的不同组分。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总镍测试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线(1021)包括:第一隔断线(1021a)、第二隔断线(1021b)、第三隔断线(1021c)和第四隔断线(1021d);所述第一隔断线(1021a)和第二隔断线(1021b)将所述第一囊腔(102)内的上部空间划分成位于所述第一囊腔(102)上侧中间区域的第一子腔室(1023a)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子腔室(1023a)两侧的第三子腔室(1023c)和第四子腔室(1023d);所述第三隔断线(1021c)和第四隔断线(1021d)将所述第一囊腔(102)内的下部空间划分成位于所述第一囊腔(102)下侧中间区域的第二子腔室(10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赟陈鲁梁霜霜杜列斌叶连弘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信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