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的电气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5739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的电气控制装置,其结构包括固定板、连接臂、控制主机、急停按钮、显示面板,固定板焊接于连接臂一端,并且连接臂另一端与控制主机顶部中端轴连接,控制电路板产生一定的热量,热量在限位板内部热胀,热量挤入排气导管内部,膨胀球受热膨胀,开闭片转动,通气槽导通将热量排出,通过扭力轴带动开闭片闭合,避免海上的空气进入到外壳内部与控制电路板发生接触,海上的空气从散热孔流入后,气压对转杆进行挤压,转杆发生转动,空气从进气孔进入到转杆内部与转杆内部的硅胶发生接触,通过硅胶对空气的水分湿气进行吸收,水分通过导向块上端面的导水槽往下流动,排出外壳外部,避免海上空气与控制电路板发生接触造成腐蚀。造成腐蚀。造成腐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的电气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自动化的电气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海上的电气设备需要经过电气控制装置对其进行自动化控制,从而保证被控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电气控制装置的主要功能有:自动控制、保护、监视和测量,从而达到自动控制的效果,但是由于电气控制装置位于海上,海上的空气较为潮湿,而电气控制装置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内部的电子元件产生一定的热量,需要经过散热孔进行排出,而空气会随着散热孔而进入到电气控制装置内部,海上空气中还含有较多的盐分,空气已经流入电气控制装置内部会对电气控制装置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腐蚀,导致电气控制装置难以进行正常的自动化控制工作,缩短电气控制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自动化的电气控制装置,其结构包括固定板、连接臂、控制主机、急停按钮、显示面板,所述固定板焊接于连接臂一端,并且连接臂另一端与控制主机顶部中端轴连接,所述急停按钮嵌在控制主机前端面并且电连接,所述显示面板嵌在控制主机前端面并且电连接,所述控制主机包括外壳、控制电路板、排热机构、散热孔,所述外壳内部左端设有控制电路板,并且急停按钮和显示面板均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位于排热机构左侧内部,所述排热机构右端与散热孔相贯通,并且散热孔嵌在外壳右侧端面。
[000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热机构包括弹簧、限位板、排气导管、开闭机构、吸湿机构,所述弹簧一端与外壳内壁相固定,并且弹簧另一端与限位板相焊接,所述限位板位于控制电路板外侧,所述限位板位于排气导管外侧,并且排气导管安装在控制电路板背部,所述排气导管右端与开闭机构左端嵌固连接,所述开闭机构右端嵌固安装有吸湿机构,并且吸湿机构与散热孔相贯通,所述排气导管共设有三个,并且呈进口宽出口窄的空腔台型圆管结构。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闭机构包括通气槽、膨胀球、推杆、扭力轴、开闭片,所述通气槽嵌固安装在排气导管右端,并且通气槽内部左端安装有膨胀球,所述膨胀球与推杆左端相焊接,所述推杆右端与开闭片中端相铰接,所述开闭片上端通过扭力轴与通气槽右端内部相铰接,所述通气槽右端嵌固安装有吸湿机构,所述通气槽呈进口宽出口窄的空腔结构,并且通气槽内部的膨胀球采用锌金属材质,具有较好的受热膨胀系数。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湿机构包括集气槽、吸附机构、推移机构,所述吸附机构上端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集气槽上端内部,并且集气槽内部下端设有推移机构,所述吸附机构位于推移机构上方。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附机构包括转球、转杆、进气孔、滤水板,所述转
球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集气槽上端内部,并且转球焊接于转杆上端,所述转杆外侧贯穿有进气孔,所述转杆内侧下端设有滤水板,所述转杆位于推移机构上方,所述转杆内部呈空腔结构,并且内部放置有硅胶,硅胶具有较好的吸湿性。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移机构包括导向块、滑动槽、滑动轴、刮板、导水槽,所述导向块外侧端嵌有滑动槽,并且滑动轴滑动安装在滑动槽内部,所述滑动轴设在刮板外侧下端,所述导向块上端面嵌有导水槽,所述刮板与导水槽内部相抵触,所述导向块呈左端高右端低的倾斜三棱柱结构,并且上端倾斜面嵌有五个导水槽。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控制电路板产生一定的热量,热量在限位板内部热胀,通过弹簧的反向弹力,使得限位板进行上下挤压,加快将热量挤入排气导管内部,膨胀球受热膨胀,开闭片转动,通气槽导通将热量排出,通过扭力轴带动开闭片,将通气槽进行闭合,避免海上的空气进入到外壳内部与控制电路板发生接触。
[0010]2.海上的空气部分从散热孔流入后,气压对转杆进行挤压,转杆发生转动,空气从进气孔进入到转杆内部与转杆内部的硅胶发生接触,通过硅胶对空气的水分湿气进行吸收,水分通过导向块上端面的导水槽往下流动,排出外壳外部,避免海上空气与控制电路板发生接触造成腐蚀。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化的电气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控制主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排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开闭机构的内部以及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吸湿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吸附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推移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固定板

1、连接臂

2、控制主机

3、急停按钮

4、显示面板

5、外壳

31、控制电路板

32、排热机构

33、散热孔

34、弹簧

331、限位板

332、排气导管

333、开闭机构

334、吸湿机构

335、通气槽

34a、膨胀球

34b、推杆

34c、扭力轴

34d、开闭片

34e、集气槽

35a、吸附机构

35b、推移机构

35c、转球

b1、转杆

b2、进气孔

b3、滤水板

b4、导向块

c1、滑动槽

c2、滑动轴

c3、刮板

c4、导水槽

c5。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化的电气控制装置,其结构包括固定板1、连接臂2、控制主机3、急停按钮4、显示面板5,所述固定板1焊接于连接臂2一端,并且连接臂2另一端与控制主机3顶部中端轴连接,所述急停按钮4嵌在控制主机3前端面并且电连接,所述显示面板5嵌在控制主机3前端面并且电连接,所述控制主机3包括外壳31、控制电路板32、排热机构33、散热孔
34,所述外壳31内部左端设有控制电路板32,并且急停按钮4和显示面板5均与控制电路板32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32位于排热机构33左侧内部,所述排热机构33右端与散热孔34相贯通,并且散热孔34嵌在外壳31右侧端面。
[0020]其中,所述排热机构33包括弹簧331、限位板332、排气导管333、开闭机构334、吸湿机构335,所述弹簧331一端与外壳31内壁相固定,并且弹簧331另一端与限位板332相焊接,所述限位板332位于控制电路板32外侧,所述限位板332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的电气控制装置,其结构包括固定板(1)、连接臂(2)、控制主机(3)、急停按钮(4)、显示面板(5),所述固定板(1)焊接于连接臂(2)一端,并且连接臂(2)另一端与控制主机(3)顶部中端轴连接,所述急停按钮(4)嵌在控制主机(3)前端面并且电连接,所述显示面板(5)嵌在控制主机(3)前端面并且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机(3)包括外壳(31)、控制电路板(32)、排热机构(33)、散热孔(34),所述外壳(31)内部左端设有控制电路板(32),并且急停按钮(4)和显示面板(5)均与控制电路板(32)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32)位于排热机构(33)左侧内部,所述排热机构(33)右端与散热孔(34)相贯通,并且散热孔(34)嵌在外壳(31)右侧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的电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热机构(33)包括弹簧(331)、限位板(332)、排气导管(333)、开闭机构(334)、吸湿机构(335),所述弹簧(331)一端与外壳(31)内壁相固定,并且弹簧(331)另一端与限位板(332)相焊接,所述限位板(332)位于控制电路板(32)外侧,所述限位板(332)位于排气导管(333)外侧,并且排气导管(333)安装在控制电路板(32)背部,所述排气导管(333)右端与开闭机构(334)左端嵌固连接,所述开闭机构(334)右端嵌固安装有吸湿机构(335),并且吸湿机构(335)与散热孔(34)相贯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的电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机构(334)包括通气槽(34a)、膨胀球(34b)、推杆(34c)、扭力轴(34d)、开闭片(34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宏伟叶凌箭李华马勰马修水李燕刘玉沈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财经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