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板进出水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5556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冷板进出水口结构,涉及液冷板技术领域,包括接头组件和集液管,所述接头组件包括插接管、防脱管和焊接头,插接管固定设置在防脱管的一端,焊接头固定设置在防脱管的另一端,焊接头的直径大于防脱管的直径,焊接头内设置有竖直孔,竖直孔底部设置有弧形槽,弧形槽与防脱管相连通;所述集液管上设置有与弧形槽相配合的弧形接口,集液管与焊接头通过焊接固定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接头组件上设置焊接头增大了与集液管的接触面,在不增加集液管宽度的情况下,增加了进出水口与集液管的接触面,提高了焊接的可靠性,使整个产品的一次焊接成为可能,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冷板进出水口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冷板
,具体涉及一种水冷板进出水口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池模组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在使用过程中为汽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此同时构成模组的核心组件电芯也会不断散发热量,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将会影响模组的使用寿命,甚至发生事故,因此需要在电池模组上安装液冷板对其进行散热,液冷板上通常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以确保其内部冷却液循环流通实现对电池模组的循环散热,现有的液冷板进出液口组装在集液管上,空间布置紧凑,集液管宽度小,而产品的流量大,进出水口的内径大,导致进出水口与集液管的接触面小,焊接可靠性差,需要进行二次焊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冷板进出水口结构,通过在接头组件上设置焊接头增大了与集液管的接触面,在不增加集液管宽度的情况下,增加了进出水口与集液管的接触面,提高了焊接的可靠性,使整个产品的一次焊接成为可能,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水冷板进出水口结构,包括接头组件和集液管,所述接头组件包括插接管、防脱管和焊接头,插接管固定设置在防脱管的一端,焊接头固定设置在防脱管的另一端,焊接头的直径大于防脱管的直径,焊接头内设置有竖直孔,竖直孔底部设置有弧形槽,弧形槽与防脱管相连通;
[0006]所述集液管上设置有与弧形槽相配合的弧形接口,集液管与焊接头通过焊接固定相连。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接管远离防脱管一侧的端部设置有插接倒角。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脱管外周设置有环状防脱槽。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焊接头的竖直孔侧壁上呈环形阵列设置有多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用于对集液管起到锁紧限位的作用。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插块,集液管外周壁上设置有与限位插块相配合的三角槽口。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插块位于焊接头内侧连接有挡板,挡板上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固定连接在焊接头内。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焊接头外周设置有拉槽,挡板上固定连接有拉绳,拉绳穿过复位弹簧伸入到拉槽内,拉绳端部连接有拉环。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通过在接头组件上设置焊接头增大了与集液管的接触面,在不增加集液管宽度的情况下,增加了进出水口与集液管的接触面,提高了焊接的可靠性,使整个产品的一次
焊接成为可能,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5](2)通过设置限位组件对集液管起到锁紧限位的作用,确保集液管与接头组件不易分离,因此确保连接的稳定性方便进行焊接。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接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现有进出水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原进出水管;2、原集液管;10、接头组件;11、插接管;111、插接倒角;12、防脱管;121、防脱槽;13、焊接头;131、弧形槽;132、竖直孔;20、集液管;21、弧形接口;22、三角槽口;30、限位组件;31、限位插块;32、挡板;33、复位弹簧;34、拉绳;35、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4所示,原进出水管1与原集液管2之间焊接相连,原进出水管1底部与原集液管2上部圆弧面接触,其焊接面<1mm,此种结构的进出水口结构空间布置紧凑,原集液管2宽度小,而产品的流量大,进出水口的内径大,导致进出水口与原集液管2的接触面小,焊接可靠性差,需要进行二次焊接,过程繁琐效率低。
[0024]请参阅图1

3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水冷板进出水口结构,包括接头组件10和集液管20,接头组件10包括插接管11、防脱管12和焊接头13,插接管11固定设置在防脱管12的一端,焊接头13固定设置在防脱管12的另一端,防脱管12外周设置有环状防脱槽121,可以有效提高插接管11与外部循环管路连接的稳定性,且防脱槽121内可以安装有密封圈提高接头组件10与外部循环管路之间连接的密封性能,焊接头13的直径大于防脱管12的直径,焊接头13内设置有竖直孔132,竖直孔132底部设置有弧形槽131,弧形槽131与防脱管12相连通;集液管20上设置有与弧形槽131相配合的弧形接口21,集液管20与焊接头13通过焊接固定相连,将原有设计的插入式进出水口修改为外包式进出水口,通过进出水口两侧的翼增大了与集液管20的接触面,在不增加集液管20宽度的情况下,增加了进出水口与集液管20的接触面,提高了焊接的可靠性,使整个产品的一次焊接成为可能,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5]插接管11远离防脱管12一侧的端部设置有插接倒角111,插接倒角111的设置可以方便插接管11与外部循环管路相连接。
[0026]焊接头13的竖直孔132侧壁上呈环形阵列设置有多组限位组件30,限位组件30用于对集液管20起到锁紧限位的作用。
[0027]限位组件30包括限位插块31,集液管20外周壁上设置有与限位插块31相配合的三角槽口22,通过将限位插块31插入到集液管20的三角槽口22中,提高集液管20与接头组件
10连接的稳定性,且限位插块31端部为三角形结构,集液管20方便插入到接头组件10中,三角形限位确保集液管20与接头组件10不易分离,因此确保连接的稳定性方便进行焊接。限位插块31位于焊接头13内侧连接有挡板32,挡板32上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33,复位弹簧33固定连接在焊接头13内,通过设置复位弹簧33带动限位插块31自动复位,确保限位插块31自动插入到集液管20的三角槽口22中。焊接头13外周设置有拉槽,挡板32上固定连接有拉绳34,拉绳34穿过复位弹簧33伸入到拉槽内,拉绳34端部连接有拉环35,通过设置拉环35和拉绳34用于拉动限位插块31,确保在焊接前组装时集液管20可以正常插入到接头组件10中。
[0028]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拉动拉环35带动限位插块31朝向接头组件10内部移动,将需要焊接组装的集液管20插入到焊接头13内,使得集液管20的弧形接口21与焊接头13内的弧形槽131相贴合,确保集液管20与接头组件10的焊接面>5mm,当集液管20与接头组件10组装完成后,松开拉环35,在复位弹簧33的作用下限位插块31回弹插入到三角槽口22中,对集液管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板进出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组件(10)和集液管(20),所述接头组件(10)包括插接管(11)、防脱管(12)和焊接头(13),插接管(11)固定设置在防脱管(12)的一端,焊接头(13)固定设置在防脱管(12)的另一端,焊接头(13)的直径大于防脱管(12)的直径,焊接头(13)内设置有竖直孔(132),竖直孔(132)底部设置有弧形槽(131),弧形槽(131)与防脱管(12)相连通;所述集液管(20)上设置有与弧形槽(131)相配合的弧形接口(21),集液管(20)与焊接头(13)通过焊接固定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板进出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管(11)远离防脱管(12)一侧的端部设置有插接倒角(1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板进出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管(12)外周设置有环状防脱槽(121)。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李星宇吴凡姚菲王项如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环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