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式及杆式两用真空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548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罐式或杆式使用的真空吸尘器。所述真空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具有形成于吸尘器本体的底面中的空气吸入口以吸入空气的抽吸单元、设置在吸尘器本体中以将灰尘或污垢与空气分离并将灰尘或污垢收集和储存在其中的集尘单元、以及设置在吸尘器本体上以选择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的一个模式的模式选择单元。所述第一模式为用于移动吸尘器本体的手柄件连接到吸尘器本体而抽吸单元和集尘单元彼此连通的模式。所述第二模式为外部附件连接到吸尘器本体而与集尘单元连通的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吸尘器。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选择以 罐式或杆式使用的真空吸尘器。
技术介绍
通常,真空吸尘器被分成罐式真空吸尘器(canister vacuum cleaner)、 杆式真空吸尘器(stick vacuum cleaner)等。罐式真空吸尘器通常被构成为使得吸尘器本体和吸嘴彼此分离,同 时,通过延伸管和柔性软管彼此流体连接。这种罐式真空吸尘器的优点在 于,由于为了清洁待清洁的表面,只有吸嘴沿待清洁表面移动,所以可以 以相对小的力进行清洁操作。因此,罐式真空吸尘器对于清洁相对宽的清 洁区的清洁效果很好。然而,罐式真空吸尘器的缺点在于,由于吸尘器本 体和吸嘴通过延伸管和柔性软管彼此连接,因此,罐式真空吸尘器的整个 长度被加长。因此,罐式真空吸尘器很难操作或保持。相反,杆式真空吸尘器被构成为使得吸嘴与真空吸尘器形成为一个整 体,并沿待清洁表面移动。为了移动和运送吸尘器本体,细长的手柄或杆 形成于吸尘器本体上。因此,杆式真空吸尘器的优点在于由于其长度或体 积减小,因此杆式真空吸尘器相对容易操作和保持。然而,杆式真空吸尘 器的缺点在于,由于为了清洁待清洁表面,吸尘器本体和吸嘴两者都沿待 清洁的表面移动,应该以相对大的力进行清洁操作。因此,杆式真空吸尘 器在短时间内对清洁相对小的清洁区的效果很好。因此,如果用户拥有罐式真空吸尘器和杆式真空吸尘器,则在清洁中, 她或他将根据包括清洁区的尺寸和面积的清洁条件选择罐式真空吸尘器 或杆式真空吸尘器,从而使她或他更容易且方便地清洁清洁区域。然而, 拥有罐式真空吸尘器和杆式真空吸尘器可能不仅在经济上有压力,而且在 使用效率上也不理想。因此,必要时,需要既可以选择罐式也可以选择杆式使用的真空吸尘明-益o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是为了至少解决以上问题和/或缺点,并至少提供 以下所述的优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真空吸尘器,所述 真空吸尘器能够在必要时选择罐式和杆式中的一种形式使用,从而使用户 的经济负担下降,并提高真空吸尘器的使用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真空吸尘器,所述真空吸尘器既可以使 用罐式也可以使用杆式,能够通过简单的动作很容易地改变成罐式和杆式 中的一种形式,从而增加用户的方便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作为罐式或杆式使用的真空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抽吸单元,所述抽吸单元具有形成于吸尘器本体的底面中的空气吸入口,以吸入空气;集尘单元,所述集尘单元设置在吸尘器本体中, 以将灰尘或污垢与空气分离并将灰尘或污垢收集和储存在其内;以及模式 选择单元,所述模式选择单元设置在吸尘器本体上,以选择第一模式和第 二模式中的一个模式。在此,第一模式为用于移动吸尘器本体的手柄件连 接到吸尘器本体且抽吸单元和集尘单元彼此连通的模式,而第二模式为外 部附件连接到吸尘器本体而与集尘单元连通的模式。集尘单元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旋风器以及通过旋风器将灰尘或污垢收 集和储存在其中的尘埃箱单元。此时,旋风器可以包括旋风器本体,所 述旋风器本体以使其纵轴水平布置的方式设置,并具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 口;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在旋风器本体中设置在旋风器本体的一侧,以引 导流入的空气通过空气入口;流出管,所述流出管设置在旋风器本体的另 一侧而与空气出口连通;以及灰尘排出口,所述灰尘排出口形成到旋风器 本体的另一侧的一部分上而面对尘埃箱单元。此外,尘埃箱单元可以包括 尘埃箱,所述尘埃箱可分离地设置在吸尘器本体上而与所述清洁器本体平 行,并具有与灰尘排出口连通的开口端。为了当倾倒灰尘时防止灰尘或污 垢从尘埃箱撒出,尘埃箱可以包括防灰尘撒出盖,防灰尘撒出盖形成封闭 尘埃箱的开口端的至少一部分的尺寸,并弹性地支撑在尘埃箱的开口端的底部上,使得当尘埃箱安装在吸尘器本体上时,防灰尘撒出盖在封闭尘埃 箱的开口端的方向折叠,而当尘埃箱被从吸尘器本体移出时,防灰尘撒出 盖在打开尘埃箱的开口端的方向展开。模式选择单元可以包括设置在吸尘器本体上以可分离地固定手柄件 的手柄连接部件、以及设置在抽吸单元和集尘单元之间的空气通道上使得 外部附件可以连接到吸尘器本体上的通道转换部件。根据外部附件是否连 接到吸尘器本体上,通道转换部件可选择地使外部附件和集尘单元之间以 及抽吸单元和集尘单元之间中的一个连通。此时,手柄件可以包括具有把 手或操作手柄的管形状、具有把手的杆形状、使延伸管和操作手柄彼此连 接的形状、以及使延伸管、操作手柄和柔性软管彼此连接的形状中的一个 形状。另外,外部附件可以包括吸嘴和柔性软管彼此连接的吸嘴组件、以 及吸嘴、延伸管、操作手柄和柔性软管彼此连接的吸嘴/手柄组件中的一 个组件。所述手柄连接部件可以包括设置在吸尘器本体的一侧而以一定的角 度可枢转的枢转体、以及将手柄件的下端可分离地固定到枢转体的固定 件。固定件可以包括形成于枢转体的上端上的固定突起、以及形成于手柄 件的下端中以容纳固定突起的突起容纳孔。所述通道转换部件可以包括管件,所述管件连接到抽吸单元和外部 附件的连接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上,以使抽吸单元和外部附件中的一个与集 尘单元连通;以及堵塞件,所述堵塞件设置在管件中,以便当外部附件的 连接部分和管件之间的连接被释放时,堵塞外部附件和集尘单元之间的空 气通道。优选地,但不是必须地,管件包括T型或Y型管,所述管包括一端与 外部附件的连接部分连接的第一管部分、 一端与抽吸单元连接的第二管部 分、以及一端与第一和第二管部分的另一端连接而另一端与集尘单元连接 的第三管部分。另外,优选地,但不是必须地,堵塞件包括堵塞板,所述 堵塞板被支撑在朝向第二管部分的第三管部分的入口部分与朝向第一管 部分的第三管部分的入口部分之间以弹性地可枢转,使得当外部附件的连 接部分连接到第一管部分时,堵塞件封闭朝向第二管部分的第三管部分的 入口部分,而当外部附件的连接部分从第一管部分移出时,堵塞件封闭朝向第一管部分的第三管部分的入口部分。 附图说明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详细说明将使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典型实施例的以上 和其它目的、特征以及优点更加清晰,其中图l是例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例的以罐式或杆式使用的真空吸尘 器的透视图,其中移除了手柄件和外部附件;图2是图1中说明的真空吸尘器的俯视横截面图; 图3A和3B是分别例示图1中说明的真空吸尘器的尘埃箱的防灰尘撒出盖的操作的透视图和局部透视图4A和4B是例示图1中说明的真空吸尘器的模式选择单元的通道转换部件的堵塞件的操作的局部横截面视图5是例示图1中说明的真空吸尘器作为杆式使用时的一个实例的透视图6A和6B是例示图1中说明的真空吸尘器作为杆式使用时的另一实 例的透视图7是例示图1中说明的真空吸尘器作为罐式使用时的一个实例的透 视图;以及图8是例示图1中说明的真空吸尘器作为罐式使用时的另一实例的透 视图。在全文的图中,将会理解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元件、特征和结构。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例的以罐式或 杆式使用的真空吸尘器。图1是例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例的以罐式或杆式使用的真空吸尘 器的透视图,而图2是图1中说明的真空吸尘器的俯视横截面图。如图l和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例的以罐式或杆式使用的真 空吸尘器1包括吸尘器本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罐式或杆式使用的真空吸尘器,包括:    吸尘器本体;    抽吸单元,所述抽吸单元具有形成于所述吸尘器本体的底面中的空气吸入口,以吸入空气;    集尘单元,所述集尘单元设置在所述吸尘器本体中,以将灰尘或污垢从空气中分离并将灰尘或污垢收集和储存在所述集尘单元中;以及    模式选择单元,所述模式选择单元设置在所述吸尘器本体上,以选择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的一个模式,所述第一模式为用于移动所述吸尘器本体的手柄件连接到所述吸尘器本体且所述抽吸单元和所述集尘单元彼此连通以便以杆式进行操作的模式,而所述第二模式为将外部附件连接到所述吸尘器本体而与所述集尘单元连通以便以罐式进行操作的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7-4-27 10-2007-00413301.一种以罐式或杆式使用的真空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抽吸单元,所述抽吸单元具有形成于所述吸尘器本体的底面中的空气吸入口,以吸入空气;集尘单元,所述集尘单元设置在所述吸尘器本体中,以将灰尘或污垢从空气中分离并将灰尘或污垢收集和储存在所述集尘单元中;以及模式选择单元,所述模式选择单元设置在所述吸尘器本体上,以选择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的一个模式,所述第一模式为用于移动所述吸尘器本体的手柄件连接到所述吸尘器本体且所述抽吸单元和所述集尘单元彼此连通以便以杆式进行操作的模式,而所述第二模式为将外部附件连接到所述吸尘器本体而与所述集尘单元连通以便以罐式进行操作的模式。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中所述集尘单元包括 至少一个旋风器;以及尘埃箱单元,所述尘埃箱单元将通过所述旋风器分离的灰尘或污垢收 集和储存在其内。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中所述旋风器包括 旋风器本体,所述旋风器本体以使其纵轴水平布置的方式设置,并具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在所述旋风器本体中设置在所述旋风器本体的一 侧,以引导流入的空气通过所述空气入口;流出管,所述流出管设置在所述旋风器本体的另一侧而与所述空气出 口连通;以及灰尘排出口 ,所述灰尘排出口形成到所述旋风器本体的另一侧的一部 分上而面对所述尘埃箱单元。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中所述尘埃箱单元包括尘埃箱,所述尘埃箱可分离地设置在所述吸尘器本体上而与所述吸尘器本体平 行,并且具有与所述灰尘排出口连通的开口端。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中所述尘埃箱包括防灰尘撒出盖,所述防灰尘撒出盖形成封闭所述尘埃箱的开口端的至少一部分的尺 寸,并被弹性地支撑在所述尘埃箱的开口端的底部上,使得当所述尘埃箱 安装在所述吸尘器本体上时,所述防灰尘撒出盖在封闭所述尘埃箱的开口 端的方向折叠,而当所述尘埃箱被从所述吸尘器本体中移出时,所述防灰 尘撒出盖在打开所述尘埃箱的开口端的方向展开。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中所述模式选择单元包括 手柄连接部件,所述手柄连接部件设置在所述吸尘器本体上,以可分离地固定所述手柄件;以及通道转换部件,所述通道转换部件设置在所述抽吸单元和所述集尘单 元之间的空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政均吴长根李赈坤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光州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