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协同浇注系统及浇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5479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13
一种多工位协同浇注系统,包括转运模块、协同模块、浇注模块和造型模块,铁水能够由转运模块经协同模块运送至浇注模块,再由浇注模块完成对造型模块的浇注工作,所述浇注模块包括第一浇注组和第二浇注组,两浇注组均沿浇注轨道移动,且均能与浇注单元对接完成浇注工作,使两浇注组能够轮流进行浇注工作,降低了以致消除了浇注速率对转运模块转运时间的影响,整体上提高了浇注工作效率,所述第一浇注组、第二浇注组分别包括相对布置的两台浇注机,所述浇注机上设有辊道装置,且同组浇注机的两辊道装置呈相邻的水平并排布置,使进行浇注工作时,两浇注机能够同时进行两个浇注包的浇注工作,进一步保证了浇注速率。进一步保证了浇注速率。进一步保证了浇注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协同浇注系统及浇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工业
,具体为一种多工位协同浇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钢铁工业一直是我国的基础工业,在我国占据主要地位,而浇注技术,更是钢铁工业中材料成型的主要方式。
[0003]目前,有关浇注成型的方式,绝大多数为将熔融金属液加入浇注包内,由转运线转运至浇注单元处,再借助浇注设备进行浇注工作,浇注完成后,浇注包返回起始位重新接取新的铁水,例如本专利技术人之前申请的中国专利CN202010263596.X就公开了一种智能铁水转运系统,通过炉前转运车、旋转转运车和倾转转运车的配合将铁水转运至浇注工位的进退包辊道处,然后将转运包内的铁水倾到进浇注包内,浇注包再由浇注装置带动完成浇注工作,该系统公开了铁水自电炉处至浇注模块的转运过程,其主要专利技术构思为降低铁水转运时间,提高铁水转运效率,以期能够更快的完成浇注工作,而该转运系统因为是单个浇注装置进行的单包浇注,同时浇注时长因模具不同也是不相等的,当浇注时长大于转运时长时,为了配合浇注装置工作,降低铁水等待过程中的温降,需要对铁水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协同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模块(1)、协同模块(2)、浇注模块(3)和造型模块(4),金属熔液能够由转运模块(1)经协同模块(2)运送至浇注模块(3),再由浇注模块(3)完成对造型模块(4)的浇注工作;所述协同模块(2)包括中转转运车(22),所述中转转运车(22)沿协同轨道(21)移动,其能够对接转运模块(1)接收金属熔液,并将接收到的金属熔液运送至浇注模块(3);所述浇注模块(3)位于协同模块(2)一侧,其包括第一浇注组(32)和第二浇注组(33),两浇注组均沿浇注轨道(31)移动,且均能与中转转运车(22)对接完成金属熔液的接收工作;所述造型模块(4)位于浇注轨道(31)远离协同模块(2)一侧,且平行于浇注轨道(31)布置,其包括线性均布的若干浇注单元,两浇注组均能与浇注单元对接完成浇注工作;所述浇注轨道(31)与协同轨道(21)平行布置,所述第一浇注组(32)、第二浇注组(33)分别包括相对布置的两台浇注机,所述浇注机上设有辊道装置,且同组浇注机的两辊道装置呈相邻的水平并排布置,所述中转转运车(22)包括两个水平并排布置的辊道装置,各辊道装置沿长度方向与协同轨道(21)方向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协同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模块(1)包括转运轨道(11),其上设有沿转运轨道(11)移动的倾转转运车(12),所述倾转转运车(12)能够与中转转运车(22)对接完成金属熔液的交接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协同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轨道(11)位于协同轨道(21)远离浇注轨道(31)一侧布置,且布置方向垂直于协同轨道(21)布置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协同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浇注组(32)包括第一浇注机(321)和第二浇注机(322),其上分别设有第一辊道(3211)和第二辊道(3221),所述第二浇注组(33)包括第三浇注机(331)和第四浇注机(332),其上分别设有第三辊道(3311)和第四辊道(3321),位于所述中转转运车(22)上的辊道装置为中转辊道(221),所述中转辊道(221)、第一辊道(3211)、第二辊道(3221)、第三辊道(3311)和第四辊道(3321)宽度相同,且布置高度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协同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模块(2)与浇注模块(3)之间金属熔液转运容器为浇注包,所述浇注包两两一组设有两组。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协同浇注系统的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初始状态下,两组浇注包均为空包,且分别位于第一浇注组(32)和第二浇注组(33)的辊道装置上方;(2):中转转运车(22)先与第一浇注组(32)或第二浇注组(33)的其中一个对接,接取空包,再与倾转转运车对接接取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恒涛王敏侯永振卢勇魏小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杰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