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管施工智能化监控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顶管施工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顶管施工智能化监控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空间不断压缩,顶管法施工以其不开挖地表、交通影响小和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在市政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当穿越区地质条件良好,操作班组技术可靠时,顶管工程往往能够顺利竣工。然而在穿越一些特殊地层时,往往遇到一系列问题,如管周摩擦阻力过大或轴线偏差引起卡管现象、顶进力过大导致管节破坏等,严重时将造成工程失败。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绝大多数顶管施工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对顶进力和顶管机姿态的控制以操作人员经验为主,无法确定管节实时姿态和受力情况等,在复杂工况下容易诱发一系列工程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顶管施工智能化监控系统,用于对施工期间的施工参数、顶管机及管节受力进行实时监测,实现顶管施工的智能化调整控制,保证顶管工程的安全高效开展。
[000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顶管施工智能化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管施工智能化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模块,包括第一监测组件、第二监测组件和第三监测组件,分别用于监测施工参数、管节受力和顶管机及管节姿态的数据;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顶管机、主千斤顶和注浆调节阀工作;智能物联网云平台,与所述监测模块和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以处理所述监测模块监测的数据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指令;以及,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监测模块、所述控制器和所述智能物联网云平台通信连接,以建立所述监测模块、所述智能物联网云平台和所述控制器的无线通信联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施工智能化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参数包括所述顶管机的实时顶进力、开挖舱的压力、顶进速度及顶进距离;所述第一监测组件包括:防爆油压表,安装在油泵站的出油管路上,用于监测所述顶管机的实时顶进力;第一土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开挖舱的后面板上,所述第一土压力传感器的受压面与所述开挖舱中的泥水或土体接触,用于监测所述开挖舱的压力;以及,滚轮式计米仪,设于所述管节上方,用于监测顶进速度和顶进距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管施工智能化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土压力传感器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土压力传感器对称布设于所述开挖舱的后面板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施工智能化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节受力包括管节轴向端部受力、管节轴向内部受力、管周压力分布和管周泥浆压力;所述第二监测组件包括:多个薄膜压力传感器,沿所述管节圆周方向均匀粘贴在所述管节的接头垫板表面,用于监测所述管节轴向端部受力;多个应变计,与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一一对应,多个所述应变计安装在所述管节中部位置上,用于监测所述管周轴向内部受力;第二土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管节上,靠近注浆孔布设,用于监测管周压力分布;以及,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管节上,靠近注浆孔布设,用于监测管周泥浆压力。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施工智能化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监测组件包括:智能型全站仪,包括主全站仪和转站全站仪,主全站仪固定在主千斤顶的中间位置,主全站仪中心高度与所述顶管的设计轴线相当,转站全站仪固定在管节内壁一侧;至少三个目标圆棱镜,布置于所述顶管机和管节的中部断面上,每个断面安装三个所述目标圆棱镜,当所述顶管机或管节吊放于导轨时,三个所述目标棱镜分别位于所述管节顶部和左右两侧;以及,360
°
转站棱镜,设于所述转站全站仪后方的管节上,固定于所述转站全站仪安装位置的对侧。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施工智能化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包括WiFi、以太网、4G、GPRS中的任意一种。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管施工智能化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还包
括信号放大器和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放大器安装于所述主千斤顶的中部位置处,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中心正对于洞口中心,所述信号接收器安装于地面。8.一种顶管施工智能化监控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
‑
7任意一项所述顶管施工智能化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获得所述顶管机穿越区间的地层详勘资料;根据获得的所述地层详勘资料,确定所述穿越区泥浆的配方,计算地层压力;根据所述地层压力,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龙,张鹏,刘锴鑫,曾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