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自适应的罐体密封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5248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自适应的罐体密封组件,卡环上表面设置有透气防尘干燥垫纸板,卡环设置于罐盖内,透气防尘干燥垫纸板夹设于卡环及罐盖之间,气囊为波纹结构且一端为扩口,气囊扩口一端与卡环相连,气囊远离卡环一端设置有气阀安装孔,双向排气阀设置于气囊所开的气阀安装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在通过气囊和双向排气阀替代传统的铝膜等密封膜结构,可实现罐体内部外压力的自适应,从而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因压力差的问题导致罐体破损的情况出现,并且在压力差不大的情况下,不会启动双向排气阀,通过气囊即可实现压力平衡,进而保证罐体内部为密封状态,灵活性大大提高,多层过滤,保证在压力自适应时,外部空气不会对罐体内部产品造成影响。体内部产品造成影响。体内部产品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自适应的罐体密封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罐体密封及罐体内外压力自适应
,具体为一种压力自适应的罐体密封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罐体内部一般采用铝膜或其他膜进行内部产品的密封,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特别是飞机运输等压力差、温度差较大的区域或者用于自身产生气体的微生物产品,如蛋白粉,咖啡豆,奶粉,海鲜,泡菜等,容易导致罐体变形或者密封膜破裂的情况。比如外部压力过大,罐体侧壁被挤压,导致罐体内凹变形,外部压力过小,罐体内壁膨胀鼓起,甚至罐体直接炸裂,均会影响产品的销售。现设想一种中间开设有孔,孔内设置有防水防尘网的薄膜,虽然可解决气压问题,但是会出现堵塞的问题,并且现有的透气封口从包装出来之后,因为早晚的温差,气压的变化而引起的罐内体积变化,一直处于内外气体交换的状态,会影响防水防湿效果,从而导致内部产品变质,而且和传统的密封膜一样,一旦揭开密封膜,内部产品便无法再进行密封处理。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自适应的罐体密封组件,此密封组件的主要作用是在正常情况下是阻隔内外气体交换,尤其是一些容易产生气体的内容物,比如蛋白粉,咖啡豆,奶粉,海鲜,泡菜等,可以做到只出不进或者多出少进,比起现有的透气包装方案能有效减少90%以上的气体交换,从而减少氧气湿气等物质对内容物的侵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力自适应的罐体密封组件,包括气囊、双向排气阀、卡环及罐盖,所述卡环上表面设置有透气防尘干燥垫纸板,所述卡环设置于罐盖内部,所述透气防尘干燥垫纸板夹设于卡环及罐盖之间,所述气囊为波纹结构且一端为扩口,所述气囊的扩口一端与卡环相连,所述气囊远离卡环一端设置有气阀安装孔,所述双向排气阀设置于气囊所开的气阀安装孔内。
[0005]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压力自适应的罐体密封组件,其中,所述气囊由多层软质连接圈相互连接而成,所述软质连接圈的外径依次减小且扩口一端的外径最大,外径最大的所述软质连接圈与连接环相连,外径最小的软质连接圈与软质套件相连,所述气阀安装孔开设于软质套件,所述气阀安装孔处设置有密封筋,所述软质连接圈、连接环及软质套件的为一体式结构且均采用硅橡胶、LDPE、软性橡胶及塑料材质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制得。
[0006]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压力自适应的罐体密封组件,其中,所述双向排气阀包括阀芯及排气帽,所述阀芯内部且位于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一端与阀芯主体一端的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腔室一端与阀芯主体另一端的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一腔室远离连通阀芯主体外部一端开设有第一气孔,所述第二腔室远离连通阀
芯主体外部一端开设有第二气孔,所述阀芯主体的两端面均开设有通气槽,所述阀芯主体两端面的通气槽分别与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相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部均设置有软柱,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为方管形腔体结构,所述软柱为柱形结构且所述软柱的直径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横截面的长度一致;所述阀芯两端分别设置有排气帽,所述排气帽内均设置有防水防尘透气网,所述排气帽贯穿开设有若干网孔,所述阀芯设置于气阀安装孔内,所述排气帽的开口一端设置有外折边,所述外折边内侧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排气帽夹设于软质套件的两端且所述外折边的凹槽与密封筋相配合。
[0007]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压力自适应的罐体密封组件,其中,所述阀芯的两端外壁设置有第一凸环,所述排气帽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凸环,所述排气帽的内壁所设的第二凸环分别与阀芯主体两端的第一凸环相配合。
[0008]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压力自适应的罐体密封组件,其中,所述卡环包括环体、环内壁及环外壁,所述环体的内侧设置有环内壁,所述环体的外侧设置有环外壁,所述环内壁和环外壁同向设置,所述环体、环内壁及环外壁构成气囊连接卡槽,所述气囊连接卡槽与连接环相配合,所述环内壁的外侧且远离环体一端设置有内凸起环,所述环外壁的内侧设置有卡钩环,所述卡钩环与连接环的外侧相配合,所述环外壁均匀开设有若干排气槽,所述环体远离环内壁和环外壁一端的表面呈环形且沿径向密布有止转筋。
[0009]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压力自适应的罐体密封组件,其中,所述罐盖的内壁设置有螺牙及限位筋,所述限位筋位于螺牙的上方且与卡环的外壁相配合。
[0010]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压力自适应的罐体密封组件,其中,所述透气防尘干燥垫纸板包括透气过滤板及干燥板,所述透气过滤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干燥板,所述透气过滤板的外径与罐盖的外径一致,所述干燥板的外径与连接环的内径一致。
[0011]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压力自适应的罐体密封组件,其中,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软柱,将软柱分别放置到阀芯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再将阀芯插入到气阀安装孔内;步骤二:将防水防尘透气网分别放置到两个排气帽内,并将两个排气帽按压在阀芯的两端,使防水防尘透气网压制于排气帽和阀芯之间,并且使排气帽的外折边将气阀安装孔处密封;步骤三:将气囊的连接环卡入到卡环内,完成气囊和卡环的连接;步骤四:将透气防尘干燥垫纸板放置到罐盖内,再将卡环按压到罐盖内,并通过止转筋将透气防尘干燥垫纸板紧压于卡环和罐盖之间,直至卡环的环外壁抵住罐盖的,完成气囊、卡环与罐盖的连接;步骤五:最后加工罐盖通过螺牙与罐体顶端螺纹连接,完成安装;步骤六:当罐体外部压力大于内部压力时,气囊向下延伸,当内外压力差超过阈值时,第二腔室内的软柱顶端被推顶且软柱顶端脱离第二气孔,实现压力自适应,当罐体内部压力大于外部压力时,气囊向上收缩,当内外压力差超过阈值时,第一腔室内的软柱底端被推顶且软柱顶端脱离第一气孔,实现压力自适应。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通过气囊和双向排气阀替代传统的铝膜等密封膜结构,可实现罐体内部外
压力的自适应,从而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因压力差的问题导致罐体破损的情况出现,并且气囊有伸缩性,可储存空气,压力差不大的情况下,不会启动双向排气阀,通过气囊即可实现压力平衡,进而保证罐体内部为密封状态,灵活性大大提高。
[0013](2)便于快速安装,并且打开罐盖检验产品后,重新再盖上罐盖,即可重新实现罐体内部密封及压力自适应。
[0014](3)卡环固定于罐盖内部,并且卡环顶端和罐盖之间压制有透气防尘干燥垫纸板,可实现初步过滤和干燥,双向排气阀的排气帽与阀芯之间设置有防水防尘透气网,实现二次过滤,保证在压力自适应时,外部空气不会对罐体内部产品造成影响,从而保证产品的品质。
[0015](4)双向排气阀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部均设置有软柱,通过软柱与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的配合,实现双向排气阀的关闭和打开,软柱的长短自行控制,从而控制双向排气阀的阈值,适用范围大大提高。
[0016](5)阀芯主体的两端面均开设有通气槽,当罐体内部为粉末状产品时,排气帽位于第一气孔处容易堵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自适应的罐体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1)、双向排气阀(2)、卡环(3)及罐盖(4),所述卡环(3)上表面设置有透气防尘干燥垫纸板(5),所述卡环(3)设置于罐盖(4)内部,所述透气防尘干燥垫纸板(5)夹设于卡环(3)及罐盖(4)之间,所述气囊(1)为波纹结构且一端为扩口,所述气囊(1)的扩口一端与卡环(3)相连,所述气囊(1)远离卡环(3)一端设置有气阀安装孔,所述双向排气阀(2)设置于气囊(1)所开的气阀安装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自适应的罐体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由多层软质连接圈(101)相互连接而成,所述软质连接圈(101)的外径依次减小且扩口一端的外径最大,外径最大的所述软质连接圈(101)与连接环(102)相连,外径最小的软质连接圈(101)与软质套件(103)相连,所述气阀安装孔开设于软质套件(103),所述气阀安装孔处设置有密封筋(104),所述软质连接圈(101)、连接环(102)及软质套件(103)的为一体式结构且均采用硅橡胶、LDPE、软性橡胶及塑料材质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制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自适应的罐体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排气阀(2)包括阀芯(201)及排气帽(202),所述阀芯(201)内部且位于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腔室(203)和第二腔室(204),所述第一腔室(203)一端与阀芯(201)主体一端的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腔室(204)一端与阀芯(201)主体另一端的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一腔室(203)远离连通阀芯(201)主体外部一端开设有第一气孔(205),所述第二腔室(204)远离连通阀芯(201)主体外部一端开设有第二气孔(206),所述阀芯(201)主体的两端面均开设有通气槽(207),所述阀芯(201)主体两端面的通气槽(207)分别与第一气孔(205)和第二气孔(206)相连通,所述第一腔室(203)和第二腔室(204)内部均设置有软柱(208),所述第一腔室(203)和第二腔室(204)为方管形腔体结构,所述软柱(208)为柱形结构且所述软柱(208)的直径与第一腔室(203)和第二腔室(204)横截面的长度一致;所述阀芯(201)两端分别设置有排气帽(202),所述排气帽(202)内均设置有防水防尘透气网(209),所述排气帽(202)贯穿开设有若干网孔,所述阀芯(201)设置于气阀安装孔内,所述排气帽(202)的开口一端设置有外折边(210),所述外折边(210)内侧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排气帽(202)夹设于软质套件(103)的两端且所述外折边(210)的凹槽与密封筋(104)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力自适应的罐体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01)的两端外壁设置有第一凸环(211),所述排气帽(202)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凸环(212),所述排气帽(202)的内壁所设的第二凸环(212)分别与阀芯(201)主体两端的第一凸环(211)相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肖志勇杨小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