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散热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4927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散热模组包括机箱外壳、变压器的散热构件和供电模块的散热构件,机箱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前门和背板;变压器的散热构件包括变压器和设置在变压器上方的第一风扇,前门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背板上开设有第一出风口,第一风扇用于将由第一进风口吸入的外界空气流经变压器后通过第一出风口排出;供电模块的散热构件包括供电模块和第二风扇,供电模块和第二风扇均位于变压器的上方,前门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背板上开设有第二出风口,第二风扇用于将由第二进风口吸入的外界空气流经供电模块后通过第二出风口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和多个风口的作用下加快了气体的流动,从而实现对储能变流器的有效散热。变流器的有效散热。变流器的有效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散热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散热模组。

技术介绍

[0002]储能系统可以实现储能电池与电网间的交直流转换,而这主要是依赖储能变流器这一核心设备实现的。储能变流器能够完成储能电池与电网间的双向能量流动,通常具有多种工作模式,例如并网充电、并网放电、有功输入输出、无功输入输出、离网充电和离网放电等。
[0003]储能变流器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内部元件会持续的产生热量,其中,持续工作发热的内部元件主要包括变压器和供电模块,如果不能对变压器和供电模块进行有效的散热,那么温度的持续升高便会影响变压器和供电模块的工作效率,甚至对变压器和供电模块造成损坏。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散热模组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散热模组,旨在解决如何对储能变流器进行有效散热。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散热模组包括机箱外壳、变压器的散热构件和供电模块的散热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外壳,所述机箱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前门和背板;变压器的散热构件,所述变压器的散热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箱外壳底端的变压器和设置在所述变压器上方的第一风扇,所述前门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背板上开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风扇用于将由所述第一进风口吸入的外界空气流经所述变压器后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排出;供电模块的散热构件,所述供电模块的散热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箱外壳内的供电模块和第二风扇,所述供电模块和所述第二风扇均位于所述变压器的上方,所述前门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背板上开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风扇用于将由所述第二进风口吸入的外界空气流经所述供电模块后通过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变流器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的散热构件还包括用于设置第一风扇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板、限位框和滑动件,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机箱外壳内且位于所述变压器上方,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圆口,所述限位框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限位框长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安装板组合分别形成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的第一开口和供所述滑动件嵌入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风扇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滑动件上开设有与所述圆口连通的抽气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变流器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滑动底板、与所述滑动底板固定连接的滑动盖板和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动盖板上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风扇的支撑架,所述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海平陈欣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聚能优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