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成型阻燃耐高温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阻燃材料及有机硅橡胶
,具体涉及一种加成型阻燃耐高温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硅橡胶是以Si
‑
O
‑
Si为主链的特种橡胶,具有优异的电气绝缘性、耐油、耐化学试剂、耐候和耐高低温特性,一般在
‑
55℃下仍能工作,在180℃下可长期工作。与通常的有机橡胶相比,有机成分的比例低,具有难燃的性质,但是在高温或燃烧环境中,侧甲基受热发生氧化降解产生的自由基(过氧化物自由基、甲基自由基)会引发硅橡胶的进一步降解,遇火会发生明燃,因此亟需进一步改善硅橡胶的耐高温和阻燃性能。
[0003]硅橡胶的阻燃体系包括铂化合物
‑
无机粉体阻燃体系、铂化合物
‑
含氮有机化合物阻燃体系、铂化合物与其他化合物的阻燃体系、无铂阻燃体系。提高硅橡胶的耐热性的主要方法:一是改变主链或侧链结构,如在主链中引入苯撑、苯醚撑、硅氮结构,在侧链引入苯基。二是添加金属氧化物阻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成型阻燃耐高温硅橡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乙烯基封端聚硅氧烷55~75份,补强填料25~35份,填料处理剂7~15份,去离子水1~5份,阻燃剂5~8份,耐热剂1~2.5份,含氢聚硅氧烷0.5~5份,铂金催化剂0.05~2份和炔醇抑制剂0.01~0.1份;其中,所述乙烯基封端聚硅氧烷的羟基含量低于0.01%,挥发份低于0.3%,离子电导率小于3μS/cm;所述含氢聚硅氧烷的挥发份低于0.5%,离子电导率低于5μS/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加成型阻燃耐高温硅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封端聚硅氧烷的羟基含量以羟基含量导致的粘度增长率计,所述乙烯基封端聚硅氧烷的羟基含量导致的粘度增长率小于1%;其中,所述羟基含量导致的粘度增长率表示:以10wt%乙烯基聚硅氧烷的甲苯溶液为样品,自加入四甲氧基硅烷和四丙基钛酸酯后1小时的粘度增长百分比,其中,四甲氧基硅烷的加入量为所述样品质量的0.5%,四丙基钛酸酯的加入量为所述样品质量的0.1%;及/或,所述含氢聚硅氧烷的含氢量为0.4%~1.6%,Si
‑
H与Si
‑
Vi单元摩尔比为(1:1)~(10:1),其中,Si
‑
Vi表示硅乙烯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加成型阻燃耐高温硅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封端聚硅氧烷的羟基含量导致的粘度增长率低于1%,挥发份低于0.3%,离子电导率小于3μS/cm;及/或,所述含氢聚硅氧烷的挥发份低于0.5%,离子电导率低于5μS/cm;及/或,所述含氢聚硅氧烷的含氢量为0.6%~1.4%,Si
‑
H与Si
‑
Vi单元摩尔比为(1:1)~(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加成型阻燃耐高温硅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为硅烷化的硅酸盐;及/或,所述耐热剂为硅烷化的金属氧化物;及/或,所述铂催化剂为氮或磷络合的铂金催化剂;及/或,所述炔醇抑制剂为硅烷化的炔醇抑制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加成型阻燃耐高温硅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填料为白炭黑;及/或,所述填料处理剂选自二甲基二烷氧基硅烷、二苯基硅二醇、六甲基二硅氮烷和1,3
‑
二乙烯基
‑
1,1,3,3
‑
四甲基二硅氮烷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加成型阻燃耐高温硅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封端聚硅氧烷的分子量为60~80万道尔顿;及/或,所述乙烯基封端聚硅氧烷的粘度为40000~100000mPa.s;及/或,所述含氢聚硅氧烷为直链、环状或支链型;及/或,所述阻燃剂选自γ
‑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化的硅酸盐、γ
‑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化的硅酸盐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化的硅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及/或,所述阻燃剂中的硅酸盐成分选自硅酸铝、硅酸铁、硅酸钙、硅酸镁、硅酸钾的一种或多种;及/或,所述阻燃剂的平均粒径为0.1~0.7μm;及/或,
所述耐热剂选自γ
‑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化的金属氧化物、γ
‑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化的金属氧化物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虎,周桂明,何冠森,黄文钊,肖贵斌,何循派,汤胜山,殷永彪,王全,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贝特利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