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青岛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型石油驱替剂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4773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型石油驱替剂及制备方法,属于原油开采技术领域;驱替剂原料包括:丙烯酰胺、丙烯酸、NaOH、两性表面活性剂、1,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石油驱替剂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原油开采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石油驱替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但是又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资源,其合理开发利用已引起现代社会的极大重视,对石油的开采量及开采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次采油法和二次采油法一般仅采出原油地质储量的1/3,还有约2/3的原油未能采出,因此在能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提高原油采收率已成为石油开采研究的重大课题。三次采油技术则是一种有效的提高采油率的方法。三次采油又称为强化采油,是提高原油采收率最重要的步骤。三次采油的方法主要包括四大类:热力驱、混相驱、微生物驱和化学驱。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化学驱,按其作用机理可分为三类:一种是聚合物驱,其通过提高注入水粘度,降低水油流度比,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来提高驱油效率;第二种是表面活性剂驱和碱水驱,其通过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注入水驱油效率;第三种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即可扩大波及体积又可提高驱油效率的三元复合驱。
[0003]三元复合驱采用的复合型石油驱替剂虽然具有良好的驱油效果,但是由于复合型石油驱替剂是将不同类型的驱油剂进行组合后得到,其兼容性较差,导致其使用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发挥驱油效果。并且,目前复合型石油驱替剂中采用的聚合物驱油剂多为以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为代表的合成聚合物,其耐高温高盐性能较差,导致以其为原料制备的复合型石油驱替剂的耐高温高盐性能较差,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一种耐高温高盐性能优异且稳定性好的复合型石油驱替剂。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型石油驱替剂及制备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型石油驱替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丙烯酰胺50~60份、丙烯酸30~40份、NaOH 20~30份、两性表面活性剂5~10份、热引发剂0.1~0.5份、紫外光引发剂0.1~0.5份、1,3

二甲基
‑2‑
咪唑啉酮15~20份、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10~15份、环己基丁酸烯丙酯10~13份、三羟甲基丙烷三(3

巯基丙酸酯)5~10份及水300~400份。
[0007]优选的,所述两性表面活性剂为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
[0008]优选的,所述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或十二烷基二甲基磺丙基甜菜碱。
[0009]优选的,所述热引发剂为过硫酸铵,所述紫外光引发剂为苯偶酰类光引发剂及二苯甲酮类光引发剂中的至少一种。
[0010]优选的,所述苯偶酰类光引发剂为二苯基乙酮,所述二苯甲酮类光引发剂为2,4

二羟基二苯甲酮。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复合型石油驱替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1)将10份NaOH溶于150份水中,之后加入丙烯酰胺、丙烯酸、1,3

二甲基
‑2‑
咪唑啉酮、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及热引发剂,微波加热预聚合,之后加入两性表面活性剂、环己基丁酸烯丙酯、三羟甲基丙烷三(3

巯基丙酸酯)及紫外光引发剂,在紫外光照射下聚合,得到聚合物;
[0013](2)将步骤(1)得到的聚合物及剩余的NaOH加入剩余的水中,加热,即得所述复合型石油驱替剂。
[0014]进一步地,所述微波加热在氮气氛围下进行,加热至70~80℃,保温15~30min;所述微波加热的频率为900~1500MHz。
[0015]进一步地,所述紫外光照射时间为20~30min。
[0016]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加热至40~50℃,保温10~15min。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复合型石油驱替剂在石油工业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首先对丙烯酰胺、丙烯酸、1,3

二甲基
‑2‑
咪唑啉酮、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进行微波加热预聚合,之后加入两性表面活性剂、环己基丁酸烯丙酯及三羟甲基丙烷三(3

巯基丙酸酯)在紫外光照射下进一步聚合,并将得到的聚合物溶于NaOH溶液中得到复合型石油驱替剂,该驱替剂中融合了聚合物驱替剂、表面活性剂驱替剂及碱水驱替剂,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且耐高温、耐高盐性能优异,并且通过聚合反应,将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相结合,并进一步溶于NaOH溶液中,使得所得的驱替剂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克服了复合型石油驱替剂中因不同类型的成分兼容性较差导致不能很好地发挥驱油效果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现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应理解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1]另外,对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专利技术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0022]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专利技术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专利技术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
[0023]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专利技术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0024]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
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002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份”如无特别说明,均按重量份计。
[0026]实施例1
[0027]采用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复合型石油驱替剂:
[0028]丙烯酰胺55份、丙烯酸35份、NaOH 25份、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8份、热引发剂过硫酸铵0.3份、紫外光引发剂2,4

二羟基二苯甲酮0.3份、1,3

二甲基
‑2‑
咪唑啉酮18份、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12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石油驱替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丙烯酰胺50~60份、丙烯酸30~40份、NaOH 20~30份、两性表面活性剂5~10份、热引发剂0.1~0.5份、紫外光引发剂0.1~0.5份、1,3

二甲基
‑2‑
咪唑啉酮15~20份、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10~15份、环己基丁酸烯丙酯10~13份、三羟甲基丙烷三(3

巯基丙酸酯)5~10份及水300~4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石油驱替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性表面活性剂为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石油驱替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或十二烷基二甲基磺丙基甜菜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石油驱替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引发剂为过硫酸铵,所述紫外光引发剂为苯偶酰类光引发剂及二苯甲酮类光引发剂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型石油驱替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苯偶酰类光引发剂为二苯基乙酮,所述二苯甲酮类光引发剂为2,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德星张晨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