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绳轮驱动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4746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绳轮驱动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包括动力系统、腰部可调模块、髋关节绕线模块、腿部绑缚模块、大腿伸缩模块、和膝关节绕线模块和小腿可调模块;所述腰部可调模块上安装动力系统,髋关节绕线模块一端连接腰部可调模块,髋关节绕线模块另一端通过大腿伸缩模块连接膝关节绕线模块一端,膝关节绕线模块另一端连接小腿可调模块一端,小腿可调模块另一端为自由端;动力系统中鲍登线组件依次绕过髋关节绕线模块、绕过膝关节绕线模块并最终固定连接在膝关节绕线模块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重量轻、驱动柔性、穿戴舒适的有益效果。穿戴舒适的有益效果。穿戴舒适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绳轮驱动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绳轮驱动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属于可穿戴机器人的


技术介绍

[0002]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可穿戴在人体外部,并根据人体运动姿态或人脑意念,采用外部能源或人力蓄能,从而辅助穿戴者助力或承重的一种穿戴类机械设备。在军事领域,下肢外骨骼装置能够增强士兵的负重和运动能力,有效提高单兵作战能力;在应急救援领域,可以广泛应用于消防、救灾等需要背负大量物资,而车辆又无法通行的情况;在医疗领域,外骨骼机器人还可以用于辅助残疾人、老年人行走,也可以帮助暂时丧失运动能力的患者进行机能恢复训练。因此,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研究价值。
[0003]现有技术中,大多数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将动力装置放置在对应的关节处,如膝关节处,动力装置包含的电机、减速器及相关机构会带来较大的额外重量,极大程度上增加穿戴者腿部重量和惯性,增加了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本身带给穿戴者的机械阻抗;同时,此种将动力装置直接放置在关节处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由于是关节直驱,通常存在柔顺性不足的问题,在外骨骼机器人的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绳轮驱动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系统(1)、腰部可调模块(3)、髋关节绕线模块(4)、腿部绑缚模块(5)、大腿伸缩模块(6)、和膝关节绕线模块(7)和小腿可调模块(8);所述腰部可调模块(3)上安装动力系统(1),髋关节绕线模块(4)一端连接腰部可调模块(3),髋关节绕线模块(4)另一端通过大腿伸缩模块(6)连接膝关节绕线模块(7)一端,膝关节绕线模块(7)另一端连接小腿可调模块(8)一端,小腿可调模块(8)另一端为自由端;动力系统(1)中鲍登线组件(1

5)依次绕过髋关节绕线模块(4)、绕过膝关节绕线模块(7)并最终固定连接在膝关节绕线模块(7)上。2.根据权利要求1的基于绳轮驱动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1)包括电机组件(1

2)、腰部绕线轮组件(1

3)、腰部绕线轮挡板(1

4)、鲍登线组件(1

5)、腰部鲍登线管(1

6)、大腿鲍登线管(1

7)和腰部外壳(1

8);其中,腰部外壳(1

8)与腰部可调模块(3)中的腰部后板(3

1)固定连接,电机组件(1

2)的定子与腰部后板(3

1)固定连接,电机组件(1

2)的转子与腰部绕线轮组件(1

3)同轴固定连接,腰部绕线轮挡板(1

4)与电机组件(1

2)的定子固定连接,腰部绕线轮挡板(1

4)的内环面与腰部绕线轮组件(1

3)同轴线,腰部绕线轮挡板(1

4)套在腰部绕线轮组件(1

3)的线槽外周且腰部绕线轮挡板(1

4)的内环面与腰部绕线轮组件(1

3)的外环面存在间隙;腰部鲍登线管(1

6)的一端与腰部外壳(1

8)靠近髋关节绕线模块(4)的一侧固定连接,腰部鲍登线管(1

6)的另一端与髋关节绕线模块(4)的输入端固定连接;大腿鲍登线管(1

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大腿伸缩模块(6)上,大腿鲍登线管(1

7)的一端与膝关节绕线模块(7)的输入端固定连接;鲍登线组件(1

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腰部绕线轮组件(1

3)的线槽内且能够跟随腰部绕线轮组件(1

3)转动;鲍登线组件(1

5)另一端依次穿过腰部鲍登线管(1

6)、绕过髋关节绕线模块(4)、穿过大腿鲍登线管(1

7)、绕过膝关节绕线模块(7)并最终固定连接在膝关节绕线模块(7)的膝关节绳索固定块(7

9)上。3.根据权利要求2的基于绳轮驱动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绕线轮组件(1

3)包括第一腰部绕线轮(1
‑3‑
1)和第一绕线轮挡片(1
‑3‑
2);其中,第一腰部绕线轮(1
‑3‑
1)与电机组件(1

2)的转子同轴固定连接,第一腰部绕线轮(1
‑3‑
1)的外环面设置有线槽,第一腰部绕线轮(1
‑3‑
1)的端面上设置有供鲍登线组件(1

5)的一端固定的第一腰部绕线轮固定槽,第一绕线轮挡片(1
‑3‑
2)与第一腰部绕线轮(1
‑3‑
1)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的基于绳轮驱动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髋关节绕线模块(4)包括髋腰连接板(4

2)、髋腿连接板(4

3)、第一髋关节绕线轮(4

4)、第二髋关节绕线轮(4

5)、第二髋关节挡板(4

7);其中,第一髋关节绕线轮(4

4)通过轴承与髋腰连接板(4

2)一侧的第一髋关节旋转轴(4
‑2‑
1)转动连接,髋腿连接板(4

3)的一侧通过轴承与髋腰连接板(4

2)另一侧的第二髋关节旋转轴(4
‑2‑
2)转动连接,第二髋关节绕线轮(4

5)通过轴承与髋腿连接板(4

3)的第三髋关节旋转轴(4
‑3‑
1)转动连接,第一髋关节旋转轴(4
‑2‑
1)、第三髋关节旋转轴(4
‑3‑
1)位于髋腰连接板(4

2)的同一侧;第二髋关节挡板(4

7)与髋腿连接板(4

3)靠近第二髋关节绕线轮(4

5)的一侧固定连接;动力系统(1)中腰部鲍登线管(1

6)远离腰部外壳(1

8)的一端与髋腰连接板(4

2)远离第一髋关节绕线轮(4

4)的一端固定连接,鲍登线组件(1

5)穿过动力系统中腰部鲍登线管(1

6)后通过髋腰连接板(4

2)上的线管并依次绕过第一髋关节绕线轮(4

4)和第二髋关节绕线轮(4

5),紧接着鲍登线组件(1

5)从第二髋关节挡板(4

7)上的线管内穿出。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基于绳轮驱动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髋关节绕线模块(4)还包括外摆内摆限位件(4

1),外摆内摆限位件(4

1)的上端通过轴肩螺钉与腰部可调模块(3)中护板滑块(3

3)的下端转动连接,外摆内摆限位件(4

1)靠近护板滑块(3

3)的一侧设置有外旋内旋限位块(4
‑1‑
1),护板滑块(3

3)下端靠近外摆内摆限位件(4

1)的一侧设置有限制外旋内旋限位块(4
‑1‑
1)转动的外旋内旋限位槽;外摆内摆限位件(4

1)远离护板滑块(3

3)的一端与髋腰连接板(4

2)远离第一髋关节绕线轮(4

4)的一端转动连接,外摆内摆限位件(4

1)的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与第一髋关节绕线轮(4

4)的旋转轴轴线垂直且水平设置;髋腰连接板(4

2)靠近外摆内摆限位件(4

1)的一侧设置有髋关节外摆限位块(4
‑2‑
3)。6.根据权利要求1的基于绳轮驱动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伸缩模块(6)包括大腿调节板(6

1)、大腿导向板(6

2)、大腿锁紧螺钉(6

3);其中,大腿调节板(6

1)的一端与髋关节绕线模块(4)中髋腿连接板(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那靖陈新陆声高贯斌李维朝李靖龙李奇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