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红外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荧光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近红外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红外光相比于紫外、可见光而言,光子能量低,与植物的吸收匹配度好,对物质的光物理化学破坏作用低,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照明、人脸识别、食品安全检测、生物医学以及石油化工等领域。例如,利用近红外光为光源的光导纤维的温室作物长势检测仪可以实时监测植物的生长;在食品安全方面可以针对一些有害物质进行特异性检测;石油化工产品的主要成分是各种烃类化合物,含有大量的C
‑
C、C
‑
H、N
‑
H、O
‑
H共价键,利用近红外光可以通过测试这些共价键振动吸收区的特征信息实现对化工产品的监测。
[0003]目前,常见的近红外光源有钨灯、卤素灯、红外发光二极管。虽然钨灯和卤素灯可以在近红外区域连续发射,但由于其体积大、寿命短、发光效率低、工作温度高等缺点,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现阶段通过InGaN蓝光芯片结合荧光粉来制备近红外发光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红外荧光粉,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粉的化学式为A2‑
y
Ln
y
BAl4‑
x
Cr
x
SiO
12
,式中,0<x≤0.2且0<y≤0.12;A包括Y、Lu或Gd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B包括Ca、Sr或Ba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Ln包括Yb、Tm或Nd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近红外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A原料、含B原料、含Al原料、含Si原料、含Cr原料和含Ln原料混合,得到混合物;(2)将步骤(1)所述混合物在空气气氛中进行烧结,得到近红外荧光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含A原料包括含A氧化物、含A氢氧化物、含A碳酸盐或含A卤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步骤(1)所述含B原料包括含B氧化物、含B氢氧化物、含B碳酸盐或含B卤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含Al原料包括含Al氧化物和/或含Al氢氧化物;优选地,步骤(1)所述含Si原料包括含Si氧化物、硅酸或硅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2
‑
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含Cr原料包括含Cr氧化物、含Cr氢氧化物、含Cr碳酸盐或含Cr卤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步骤(1)所述含Ln原料包括含Ln氧化物、含Ln氢氧化物或含Ln卤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6.根据权利要求2
‑
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混合的方式为研磨。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洪鹏,周路辉,孙大帅,吕泽玉,沈斯达,谭太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江西稀土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