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风筒、一种通风结构以及一种隧道风量调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471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补风筒、通风结构以及隧道风量调节方法,该补风筒包括筒体,筒体上形成有补风口,筒体的两端形成有连接部,筒体上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上可活动的连接有挡风件,挡风件沿筒体进行轴向运动以封闭补风口的至少一部分;该通风结构包括第一通风筒、第一通风机、第二通风机和上述的补风筒,第一通风筒的一端与第一通风机出风端连通,第一通风机的进风端与外界连通,第一通风筒的未与第一通风机连通的一端与补风筒的一端连通,补风筒未与第一通风筒连通的一端与第二通风机的进风端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占地面积小,且不改变原有风管口出风量大小的情况下,能快捷且有效的动态调节通风管道上风量、风压,以适应相应施工现场风量大小的需求。风量大小的需求。风量大小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补风筒、一种通风结构以及一种隧道风量调节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补风筒、一种通风结构和一种隧道风量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开采技术及相关装备的不断发展,大型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数量越来越多,矿井中巷道掘进长度往往达到2000m以上,此外在矿井开拓时期,通常也要掘进长距离的独头巷道。另外,在隧道施工中,也经常需要掘进长距离的独头巷道。在局部通风距离达到2000m的长距离掘进巷道日益增多的情况下,长距离局部通风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其中局部通风机串联在2000m以上的长距离通风中以通风可靠、无需增加工程量等优点成为矿上广泛采用的一种局部通风方式。但是,串联通风经常会出现柔性风筒被吸瘪,严重时会将部分柔性风筒吸入风机,导致风机电机烧毁的状况。
[0003]公开号为CN21177754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通风结构,包括通风管道,通风管道沿隧道进出方向设置;小风室,小风室连通通风管道,小风室的出气端设置有接力风机;和大风室,大风室的容量空间大于小风室的容量空间,大风室连通通风管道,小风室和大风室间隔设置于通风管道。通风管道包括压入式进气段,压入式进气段设置在隧道的入口,大风室设置于小风室远离隧道的入口,小风室和/或大风室设置有过滤部件。但是大风室/小风室占地面积较大,不方便设置,并且无法动态的调节补风量的大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占地面积小,不改变原有风管口出风量的情况下,根据需求动态调节补风量大小的补风筒。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通风结构,该通风结构包括上述第一目的补风筒。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风量调节方法,该方法应用与应用于上述第二目的通风结构。
[0007]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补风筒包括筒体,筒体的两端均形成有连接部,筒体的筒壁上形成有至少一个补风口,筒体上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上可活动的连接有挡风件,挡风件可相对于筒体沿补风筒的轴向进行运动以封闭补风口的至少一部分;挡风件包括挡风套筒,挡风套筒套设在筒体的外部,挡风套筒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支架,第一固定支架中固定设置有套管,套管内形成有螺纹;调节组件包括固定件和丝杆,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罗盘,丝杆穿设在套管中,套管内的螺纹和丝杆相互配合转动;固定件包括两个第二固定支架,两个第二固定支架分别设置在筒体两端的外筒壁上,丝杆可转动的固定在两个第二固定支架上,挡风件位于两个第二固定支架之间。
[0008]由上可见,通过控制筒体上的旋转罗盘旋转丝杆,使得与挡风套筒固定连接的套管相对于筒体沿补风筒的轴向进行运动,以封闭补风口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此方式调节补风口与外界接触的面积大小,根据相应需求来实现动态调节风管口补风量大小。
[0009]进一步的方案是,每个补风口上均可拆卸的设置有过滤部件。
[0010]优选的方案是,过滤部件包括过滤网。
[0011]由上可见,通过在补风口上设置过滤部件过滤从补风口进入隧道内的空气,防止隧道内的污染空气进入,有效改善隧道内施工的空气环境,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0012]进一步的方案是,调节组件包括电机和由电机驱动的丝杆。
[0013]由上可见,通过采用电机来控制丝杆的转动有,能方便的自动控制补风口与外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效的节省人力。
[0014]进一步的方案是,筒体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包括法兰盘或卡箍凹槽。
[0015]由上可见,通过筒体两端设置的连接部能有效的将补风筒的两端分别与加压风机和通风管固定连接,防止空气泄露。
[0016]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筒体为不锈钢或玻璃钢制成。
[0017]由上可见,不锈钢制成的补风筒能延长补风筒的使用寿命,以便于重复利用。
[0018]为了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风结构包括第一通风筒、第一通风机、第二通风机和补风筒,第一通风筒的一端与第一通风机出风端连通,第一通风机的进风端与外界连通,通风结构采用上述的任意一种补风筒,第一通风筒的未与第一通风机连通的一端与补风筒的一端连通,补风筒未与第一通风筒连通的一端与第二通风机的进风端连通。
[0019]更近一步的方案是,第一通风筒为柔性风筒,补风筒与柔性风筒连接一端设置有卡箍凹槽,柔性风筒与补风筒通过卡箍连接。
[0020]由上可见,通过调节补风筒上补风口与外界环境接触面积的大小,来调节外界空气进入补风口风量的大小,以便适应相应施工现场风量大小的需求。
[0021]为了实现上述第三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隧道风量调节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上述第二目的的通风结构,该方法包括先获取施工现场的风压大小,然后根据风压大小调节补风筒上的调节组件,使得挡风件相对于筒体沿补风筒的轴向进行运动,通过挡风件封闭补风筒上的补风口的面积大小来调节外部空气进入补风筒中风量的大小。
[0022]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还包括控制装置,调节组件包括电机和由电机驱动的丝杆,控制装置与电机电连接。
[0023]由上可见,通过上述调节方法能根据相应施工现场风压的大小,有效的实现对补风筒的补风口处进风量进行相应的动态调节,并且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调节组件的电机来控制与电机连接的丝杆,方便实现补风筒补风量的自动调节,以适应相应施工现场风量大小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补风筒的主视图。
[0025]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0026]图3是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
[0027]图4是图1中C处的放大图。
[0028]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补风筒封闭部分补风口的示意图。
[0029]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通风结构的主视图。
[0030]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加压部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参见图1和图5,本实施例的补风筒1包括不锈钢或玻璃钢等材料制成的筒体2,筒体2的筒壁上间隔的形成有两个补风口3,两个补风口3间隔设置并与外界连通。可选择的,补风口3的数量为2个以上,多个补风口3等弧长的间隔设置在筒体2上。每一个补风口3上均覆盖有过滤部件4,过滤部件4包括过滤网、活性炭层等现有的过滤件,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32]参见图1至图5,筒体2上还设置有调节组件7和不锈钢、玻璃钢等材料制成的挡风件5,挡风件5沿筒体2的轴向进行运动以封闭补风口4的至少一部分。本实施例中,挡风件5包括套设在筒体2外的挡风套筒51,挡风套筒51上沿着筒体2的轴向间隔的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支架61,两个第一固定支架61中固定的设置有套管52,套管52内形成有螺纹。调节组件7包括固定件6、丝杆71和设置在丝杆71末端的旋转罗盘72,固定件6为筒体2上设置的与两个第一固定支架61对应的两个第二固定支架62,每个补风口3和挡风件5均位于两个第二固定支架62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风筒,包括筒体,筒体两端均形成有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筒壁上形成有至少一个补风口,所述筒体上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上可活动的连接有挡风件,所述挡风件可相对于所述筒体沿所述补风筒的轴向进行运动以封闭所述补风口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挡风件包括挡风套筒,所述挡风套筒套设在所述筒体的外部,所述挡风套筒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中固定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内形成有螺纹;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件和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罗盘,所述丝杆穿设在所述套管中,所述套管内的螺纹和所述丝杆相互配合转动;所述固定件包括两个第二固定支架,所述两个第二固定支架分别设置在筒体两端的外筒壁上,所述丝杆可转动的固定在两个第二固定支架上,所述挡风件位于两个第二固定支架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风筒,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补风口上均可拆卸的设置有过滤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补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件包括过滤网。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补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电机和由所述电机驱动的丝杆。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补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法兰盘或卡箍凹槽。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补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为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强王俊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勘察设计院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