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肖红专利>正文

一种自发电微电流面膜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4680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发电微电流面膜布,包括摩擦织物面层、振动碰撞基底以及用于连接摩擦织物面层和振动碰撞基底边缘的环形分隔层;摩擦织物面层上负载有PVDF;振动碰撞基底包括碰撞织物层及亲肤层,碰撞织物层与环形分隔层连接;碰撞织物层和亲肤层之间设有振动颗粒,碰撞织物层和亲肤层与振动颗粒接触的一侧设有导电涂层,碰撞织物层与亲肤层的边缘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纳米摩擦发电机原理,通过振动颗粒带动碰撞织物层不断与摩擦织物面层碰撞接触和分离,实现了面膜布的自发电;产生的微电流使面膜能够起到紧致肌肤、淡化皱纹甚至祛除疤痕的效果;振动颗粒的振动也可以使面膜起到按摩效果,可以显著提升肌肤对精华液的吸收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发电微电流面膜布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妆品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发电微电流面膜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体生命过程中的新陈代谢及一切活动都会产生电,微电流的刺激能扩大细胞与组织间隙,促使各种能量合成,使粘连着的结缔组织纤维、肌纤维和神经纤维等活动后而分离并重新排列,从而恢复原有的生物活性及功能,运用在美容方面,能够起到紧致肌肤、淡化皱纹甚至祛除疤痕的效果。在此技术背景下,近年来市面上逐渐出现了如微电流美容仪、微电流面膜等美容产品。然而现有的微电流面膜,一般是通过电子元器件在膜布上产生电流,或是在面膜本体上设置微电流电源,或是在面膜本体上外接电源,从而使面膜具备产生微电流的功能。这些微电流面膜负重大、携带和使用不方便。
[0003]纳米摩擦发电材料基于摩擦电效应和静电感应,能够从周围环境中获取机械能并转换为电能,形成一个能量自供系统,其工作原理为:当两种材料接触时,在接触位置将形成化学键,电荷通过化学键在两种不同材料之间转移以平衡两者的电势;当两种材料分离后,两材料对应接触面中的一个会存有多余的电荷,而另一个接触面则会流失相应的电荷,造成电势高低的不同,产生摩擦电流。因此,利用纳米摩擦发电材料开发一种可以自发电的微电流面膜,可以简化微电流面膜结构,便于面膜的携带和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微电流面膜一般需要外接电源对面膜进行供电,导致微电流面膜负重大、携带和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发电微电流面膜布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摩擦织物面层及振动碰撞基底的配合,使面膜布可以实现自发电,便于面膜的携带和使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自发电微电流面膜布,包括摩擦织物面层、振动碰撞基底以及用于连接摩擦织物面层和振动碰撞基底边缘的环形分隔层;所述摩擦织物面层上负载有PVDF;所述振动碰撞基底包括碰撞织物层及亲肤层,碰撞织物层与环形分隔层连接;所述碰撞织物层和亲肤层之间设有振动颗粒,碰撞织物层和亲肤层与振动颗粒接触的一侧设有导电涂层,碰撞织物层与亲肤层的边缘相连接;所述振动颗粒的制备方法为:将透明质酸钠和石墨烯粉末混合均匀后置于密闭反应器中,加热使透明质酸钠熔融后充入压力为6~8MPa的高压二氧化碳气体,使密闭反应器中的压力达到3~5个大气压,维持30~40min后冷却至室温,然后将密闭反应器中的压力降至大气压,将产物研磨后得到所述振动颗粒。
[0007]本专利技术利用纳米摩擦发电机原理,先通过环形分隔层将摩擦织物面层与振动碰撞基底分隔,使用过程中振动碰撞基底中的振动颗粒可以带动碰撞织物层不断与摩擦织物面层碰撞接触和分离,实现了面膜布的自发电。本专利技术的振动颗粒制备时,先在熔融的透明质
酸钠中充入高压二氧化碳气体,在熔体中形成高压二氧化碳气泡;随着熔体的冷却,透明质酸钠固化,将高压二氧化碳气泡包裹在固体内,释放压力后固体迅速膨化并碎裂,得到内部含有高压气泡的振动颗粒。
[0008]使用时将面膜布放入水或精华液中浸泡后将亲肤层敷贴在面部,振动颗粒表面的透明质酸钠吸水后不断溶解,其内部的高压二氧化碳气体不断从颗粒中冲出,在高压二氧化碳气体的冲力作用下,振动颗粒会在振动碰撞基底中不断跳动,从而带动碰撞织物层与摩擦织物面层不断碰撞接触和分离。当摩擦织物面层与碰撞织物层接触时,由于二者电极性的差异,使得碰撞织物层表面产生摩擦电荷,摩擦电荷在电势差的作用下经导电涂层导入人体皮肤,形成微电流。因此,通过摩擦织物面层与碰撞织物层的不断接触分离过程,可以实现面膜布的自发电。产生的微电流使面膜能够起到紧致肌肤、淡化皱纹甚至祛除疤痕的效果;振动颗粒的振动也可以使面膜起到按摩效果,在按摩作用和微电流的共同作用下,显著提升了肌肤对精华液的吸收效果,从而提升面膜的功效。
[0009]本专利技术在摩擦织物面层上负载PVDF,可以提升摩擦织物面层的电负性,有利于摩擦电荷的产生;同时PVDF也可以提升摩擦织物面层的疏水性,减小摩擦电荷在水环境中的耗散,从而进一步提升面膜布的电输出性能。
[0010]作为优选,所述振动颗粒的粒径为0.2~0.5mm。若粒径过小,振动颗粒中含有的高压二氧化碳气泡过少,颗粒振动效果不足,不足以使碰撞织物层与摩擦织物面层不断接触和分离,从而无法持续产生微电流;而粒径过大,振动颗粒的溶解速率较慢,振动幅度和振动频率低,同样也不利于微电流的持续产生;并且振动颗粒粒径过大也会影响面膜布的敷贴舒适性。
[0011]作为优选,所述振动颗粒中,透明质酸钠与石墨烯粉末的质量比为6~9:1;振动颗粒在面膜布中的添加量为0.1~0.3g/cm2。本专利技术在振动颗粒中加入石墨烯粉末,有利于将碰撞织物层表面产生的电荷导入皮肤。
[0012]作为优选,所述摩擦织物面层上PVDF的负载方法为:将PVDF溶于体积比为5:5~6:4的DMF和丙酮的混合溶剂中,得到质量浓度为6~8%的PVDF溶液;用PVDF溶液对摩擦织物面层进行静电喷涂;静电喷涂结束后干燥即得负载了PVDF的摩擦织物面层。
[0013]作为优选,静电喷涂时PVDF溶液的灌注速度为0.5~0.7mL/h,接收距离10~15cm,电压15~20kV,温度22~28℃,湿度40~50%,静电喷涂时间10~15min。
[0014]作为优选,所述摩擦织物面层和环形分隔层选自涤纶织物、PP无纺布、纯棉织物中的一种;摩擦织物面层的厚度为100~200μm,环形分隔层的厚度为300~500μm。
[0015]作为优选,所述碰撞织物层采用蚕丝织物,碰撞织物层的厚度为50~100μm。
[0016]本专利技术中的摩擦织物面层采用涤纶织物、PP无纺布或纯棉织物等具有摩擦电负性的织物,并在其表面负载同样具有摩擦电负性的PVDF;而碰撞织物层采用具有摩擦电正性的蚕丝织物,使碰撞织物层与摩擦织物面层接触后可以具有不同的表面电荷,从而促进电势差的形成。
[0017]作为优选,所述导电涂层由导电浆料涂覆而成,厚度为40~60μm;以重量份计,所述导电浆料的组分包括:10~15份石墨烯,20~40份粘合剂,1~3份增稠剂,1~2份消泡剂,1~2份分散剂,40~60份水。
[0018]作为优选,所述亲肤层为蚕丝织物或无纺布,亲肤层的厚度为50~100μm。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自发电微电流面膜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0](1)在摩擦织物面层上负载PVDF,并在碰撞织物层和亲肤层的一侧涂覆导电涂层;
[0021](2)将振动颗粒铺设在亲肤层表面,然后将碰撞织物层置于振动颗粒表面,并将碰撞织物层边缘与亲肤层边缘粘合,得到振动碰撞基底;
[0022](3)将摩擦织物面层、环形分隔层和振动碰撞基底的碰撞织物层依次粘合,得到所述自发电微电流面膜布。
[0023]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1)利用纳米摩擦发电机原理,通过振动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发电微电流面膜布,其特征是,包括摩擦织物面层(1)、振动碰撞基底(3)以及用于连接摩擦织物面层和振动碰撞基底边缘的环形分隔层(2);所述摩擦织物面层上负载有PVDF;所述振动碰撞基底包括碰撞织物层(301)及亲肤层(303),碰撞织物层与环形分隔层连接;所述碰撞织物层和亲肤层之间设有振动颗粒(302),碰撞织物层和亲肤层与振动颗粒接触的一侧设有导电涂层,碰撞织物层与亲肤层的边缘相连接;所述振动颗粒的制备方法为:将透明质酸钠和石墨烯粉末混合均匀后置于密闭反应器中,加热使透明质酸钠熔融后充入压力为6~8MPa的高压二氧化碳气体,使密闭反应器中的压力达到3~5个大气压,维持30~40min后冷却至室温,然后将密闭反应器中的压力降至大气压,将产物研磨后得到所述振动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发电微电流面膜布,其特征是,所述振动颗粒的粒径为0.2~0.5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发电微电流面膜布,其特征是,所述振动颗粒中,透明质酸钠与石墨烯粉末的质量比为6~9:1;振动颗粒在面膜布中的添加量为0.1~0.3g/cm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发电微电流面膜布,其特征是,所述摩擦织物面层上PVDF的负载方法为:将PVDF溶于体积比为5:5~6:4的DMF和丙酮的混合溶剂中,得到质量浓度为6~8%的PVDF溶液;用PVDF溶液对摩擦织物面层进行静电喷涂;静电喷涂结束后干燥即得负载了PVDF的摩擦织物面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发电微电流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肖红
申请(专利权)人:李肖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