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2242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由平面状片构成的面膜中,对于没有由片主体覆盖而会成为间隙的部分也能够使脸整体无间隙地保湿的技术。面膜1由平面状的片体构成,具有:片体主体(10);可脱离体(第一可脱离体(21a)和第二可脱离体(21b)),其以能够分离且向外延伸出去的方式设置于片体主体(10)的周缘部;和分离部(第一分离部(22a)和第二分离部(22b)),其设置于可脱离体(第一可脱离体(21a)和第二可脱离体(21b))与片体主体(10)的边界,能够将可脱离体(第一可脱离体(21a)和第二可脱离体(21b))和片体主体(10)分离。片体主体(10)分离。片体主体(10)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膜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面膜。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已知一种使用浸渍了化妆液的面纸进行以面部为中心的皮肤的保养的商品。对于这种面纸,从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的观点考虑,提出了各种技术。例如,提出了如下技术:在面纸主体的上部周缘左右对称地设置两个抓持部,并且使额头上部区域的面纸主体不易向左右双方的抓持部以下的面纸主体的区域下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另外,提出了通过构成为立体面膜,使额头部分和鼻梁部分没有皱褶、松弛间隙,从而使化妆液充分地遍及面部的整个面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25049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7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9]由专利文献1所示的现有的平面状片构成的面膜在与眼、鼻、嘴对应的部分形成有切口线或切口孔,因此,存在难以无间隙地覆盖面部,局部无法得到充分的保湿效果这一课题。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示的立体面膜中,形状变复杂,制造工序变得复杂,由此,价格会变高,因此,对于由平面状片构成的面膜的需求依然高,要求新的技术。
[0010]本技术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由平面状片构成的面膜中,对于没有由片主体覆盖而成为间隙的部分也能够使脸整体无间隙地保湿的技术。
[0011]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2]本技术提供一种面膜,由平面状的片体构成,其具有:
[0013]片体主体;
[0014]可脱离体,其以能够分离且向外延伸出去的方式设置于上述片体主体的周缘部;和
[0015]分离部,其设置于上述可脱离体与上述片体主体的边界,能够将上述可脱离体和上述片体主体分离。
[0016]本技术提供一种面膜,由平面状的片体构成,其具有:
[0017]片体主体;
[0018]可脱离体,其以能够分离且向外延伸出去的方式设置于上述片体主体的周缘部;和
[0019]分离部,其设置于上述可脱离体与上述片体主体的边界,能够将上述可脱离体和
上述片体主体分离,
[0020]上述分离部为打孔线,
[0021]在上述打孔线上,连接部分为0.7mm以上2mm以下,切口部分为2mm以上30mm以下。
[0022]本技术提供一种面膜,由平面状的片体构成,其具有:
[0023]片体主体;
[0024]可脱离体,其以能够分离且向外延伸出去的方式设置于上述片体主体的周缘部;和
[0025]分离部,其设置于上述可脱离体与上述片体主体的边界,能够将上述可脱离体和上述片体主体分离,
[0026]上述可脱离体从上述周缘部起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为10mm以上80mm以下,与上述片体主体接合的长度为20mm以上100mm以下。
[0027]本技术提供一种面膜,由平面状的片体构成,其具有:
[0028]片体主体;
[0029]可脱离体,其以能够分离且向外延伸出去的方式设置于上述片体主体的周缘部;和
[0030]分离部,其设置于上述可脱离体与上述片体主体的边界,能够将上述可脱离体和上述片体主体分离,
[0031]在将上述片体主体在上下方向上四等分时,上述可脱离体设置于最下侧的1/4的区域的周缘部,且从上述周缘部起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为10mm以上80mm以下,接合于上述片体主体的长度为20mm以上100mm以下。
[0032]技术的效果
[0033]根据本技术,能够提供在由平面状片构成的面膜中,对于没有由片主体覆盖而会成为间隙的部分也能够使脸整体无间隙地保湿的技术。
附图说明
[0034]图1是实施方式的面膜的俯视图。
[0035]图2是实施方式的图1的区域S的放大图。
[0036]图3是表示折叠实施方式的面膜的程序的图。
[0037]符号说明
[0038]1 面膜
[0039]10 片体主体
[0040]11a 第一眼皮部
[0041]11b 第二眼皮部
[0042]12 鼻部
[0043]13 嘴部
[0044]14a 第一上部突出部
[0045]14b 第二上部突出部
[0046]15a 第一脸颊隙缝
[0047]15b 第二脸颊隙缝
[0048]16a 第一脸颊上部隙缝
[0049]16b 第二脸颊上部隙缝
[0050]21a 第一可脱离体
[0051]21b 第二可脱离体
[0052]22a 第一分离部
[0053]22b 第二分离部
[0054]24、24a、24b 切口部分
[0055]25 连接部分
[0056]81 第一折叠部
[0057]82 第二折叠部
[0058]83 第三折叠部
[0059]91 第一折叠线
[0060]92 第二折叠线
[0061]93 第三折叠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62]<面膜1的概要>
[0063]以下,使用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64]图1是面膜1的俯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图1中,纸面前侧为面膜1的正面,纸面里侧为面膜1的背面。背面与使用者的面部接触。另外,图中的箭头+Y方向描述为使用者的头部侧(上侧),图中的箭头-Y方向描述为使用者的下颌侧(下侧)。另外,图中的箭头+X方向描述为面膜1的右侧(即使用者的右侧),图中的箭头-X方向描述为面膜1的左侧(即使用者的左侧)。正面和背面是为了方便而表示的面,另外,关于也能够正面背面相反地使用面膜1。
[0065]如图1所示,面膜1由平面状的片体构成,具有大致圆形的片体主体10和从片体主体10的周缘部分(也称为外缘部分)一体地延伸出去的多个凸部(第一上部突出部14a和第二上部突出部14b、第一可脱离体21a和第二可脱离体21b),以覆盖使用者的脸的整体的方式构成。
[0066]片体的片原材料例如为棉、铜氨纤维、人造丝、纸浆、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醇等无纺布,其克重(平均克重)为40g/m2以上110g/m2以下。克重的下限优选为50g/m2以上,优选为60g/m2以上。上限优选为100g/m2以下,更优选为90g/m2以下。平均克重根据JIS L 1913,将片原材料切出一定面积的尺寸并测定其质量(g),且将该质量换算成1m2的质量来求出。
[0067]在片体(片体主体10和凸部)中浸渍有化妆水等化妆液(以水分为主成分且包含美容成分的液体)。作为化妆水,例如可以含有甘油、水、1,3

丁二醇、二丙二醇等多元醇类、透明质酸等粘多糖类、烃油、酯油、硅油、神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膜,由平面状的片体构成,该面膜的特征在于,包括:片体主体;可脱离体,其以能够分离且向外延伸出去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片体主体的周缘部;和分离部,其设置于所述可脱离体与所述片体主体的边界,能够将所述可脱离体和所述片体主体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为打孔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打孔线上,连接部分为0.7mm以上2mm以下,切口部分为2mm以上30mm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面膜,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片体主体在上下方向上四等分时,所述可脱离体设置于最下侧的1/4的区域的周缘部。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面膜,其特征在于:具有在所述可脱离体的附近且从位于比所述可脱离体靠上侧的部分的所述周缘部朝向所述片体主体的大致中心方向延伸的隙缝。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脱离体为多个,且设置于左右对称的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脱离体从所述周缘部起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为10mm以上80mm以下,接合于所述片体主体的长度为20mm以上100mm以下。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的片原材料的克重为40g/m2以上110g/m2以下。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面膜,其特征在于:在左右方向上折叠两次且在上下方向上折叠一次的状态下,呈所述可脱离体能够配置在一长方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秋山瀬里高桥真纯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