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缺血性脑病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4672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缺血性脑病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丹参20~30份、白蒺藜20~30份、银杏叶20~30份、刺五加15~20份、五味子15~20份、钩藤10~15份、天麻15~20份、怀牛膝15~20份、菖蒲10~15份、虎杖10~15份、水蛭10~15份、桑椹10~15份、白芷10~15份、红景天10~15份、姜半夏10~15份、白术10~15份、当归10~15份、麦冬10~15份、蜘蛛香10~15份、甘草5~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活血化瘀、消栓通络、祛风通络,化痰开窍的功效,能有效的抑制血栓的形成,以及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等神经功能障碍。坏死等神经功能障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缺血性脑病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缺血性脑病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缺血性脑病是指各种原因,如中毒,脑动脉硬化等,引起缺血缺氧造成脑细胞损害。临床表现有嗜睡,意识障碍,昏迷,抽搐,惊厥,反应迟钝,过度兴奋,易激惹,四肢不自主的颤动,肌张力增高,严重的出现肌张力降低,四肢瘫软,各种生理反射消失,呼吸不规则或呼吸暂停,气短,胸闷,喘憋,呼吸困难等。通常称为中风。目前该病主要采用西药,如盐酸氟桂利嗪、尼麦角林、艾地苯醌、血塞通、桂利嗪等治疗,病人长期服用后会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同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副作用明显,不适宜长期服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缺血性脑病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具有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不会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的特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缺血性脑病的内服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丹参20~30份、白蒺藜20~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缺血性脑病的内服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丹参20~30份、白蒺藜20~30份、银杏叶20~30份、刺五加15~20份、五味子15~20份、钩藤10~15份、天麻15~20份、怀牛膝15~20份、菖蒲10~15份、虎杖10~15份、水蛭10~15份、桑椹10~15份、白芷10~15份、红景天10~15份、姜半夏10~15份、白术10~15份、当归10~15份、麦冬10~15份、蜘蛛香10~15份、甘草5~1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缺血性脑病的内服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丹参20份、白蒺藜20份、银杏叶20份、刺五加15份、五味子15份、钩藤10份、天麻15份、怀牛膝15份、菖蒲10份、虎杖10份、水蛭10份、桑椹10份、白芷10份、红景天10份、姜半夏10份、白术10份、当归10份、麦冬10份、蜘蛛香10份、甘草5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缺血性脑病的内服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丹参30份、白蒺藜30份、银杏叶30份、刺五加20份、五味子20份、钩藤15份、天麻20份、怀牛膝20份、菖蒲15份、虎杖15份、水蛭15份、桑椹15份、白芷15份、红景天15份、姜半夏15份、白术15份、当归15份、麦冬15份、蜘蛛香15份、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潘平康陈亮唐勇
申请(专利权)人:安康市中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