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等距钻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等距钻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研发新产品的过程中,需要对各种特殊形状的工件进行加工,例如图10所示的工件,需要在其边缘上等距打上孔,因为是少量试做,且经常需要变动尺寸,现有技术中一般为研发人员先通过测量在需要打孔的位置做好标注,随后手工进行打孔,操作费时费力,且容易产生较大的偏差,针对这种工件打孔的问题,需要设计一种自动话的设备来满足各种异形工件在研发阶段的加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等距钻孔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000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等距钻孔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部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两侧均竖直固定有液压缸,两个所述液压缸的下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有多个压块,所述压块与底板配合夹持住工件,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有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座,所述滑座通过弹性连接结构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安装架,所述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距钻孔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部固定有支架(4),所述支架(4)的两侧均竖直固定有液压缸(3),两个所述液压缸(3)的下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的底部固定有多个压块(2),所述压块(2)与底板(1)配合夹持住工件(5),所述连接板(10)的一侧设有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座(8),所述滑座(8)通过弹性连接结构连接有底座(23),所述底座(23)上固定有安装架(6),所述安装架(6)上滑动安装有传动杆(29),所述安装架(6)上设有驱动传动杆(29)沿其长度方向来回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传动杆(29)为截面为矩形的杆,所述传动杆(29)的其中两个相互垂直的侧面分别等距设有第一配合齿(20)和第二配合齿(30),所述第一配合齿(20)与第一齿轮(18)啮合,所述第一齿轮(18)通过第二连轴(17)与安装架(6)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配合齿(30)与第二齿轮(33)啮合,所述第二齿轮(33)通过第一连轴(16)与安装架(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8)和第二齿轮(33)的底面分别通过单向传动结构连接有第二转轮(52)和第一转轮(37),所述单向传动结构为逆时针转动进行传动顺时针转动不传动,所述第二转轮(52)转动安装在第一转动架(14)内,所述第一转动架(14)固定连接安装架(6),所述第二转轮(52)的底面同轴连接有垂直于底板(1)的中轴(55),所述中轴(55)与安装架(6)转动配合,所述中轴(55)的下端安装有与之同轴设置的导轮(13),所述导轮(13)的轮面抵住工件(5)的待加工边并与之滚动配合,所述第一转轮(37)转动安装在第二转动架(15)内,所述第二转动架(15)固定连接安装架(6),所述第一转轮(37)的端面边缘垂直连接有滑杆(34),所述滑杆(34)插装在与之滑动配合的矩形的驱动框(32)内,所述滑杆(34)的端部固定有端块(43),所述端块(43)抵住驱动框(32)的表面并与之滑动配合,所述驱动框(32)上活动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安装杆(40),所述安装杆(40)的下端穿过引导块(38)上设置的通槽(39)并与之滑动配合,所述引导块(38)的一端固定连接底座(23),所述安装杆(40)的下端固定有安装座(49),所述安装座(49)内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垂直于底板(1)且下端同轴连接有钻头(5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距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8)的一侧设有引导槽(28),所述连接板(10)的侧边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截面为T形的导向棱(9),所述导向棱(9)滑动安装在引导槽(28)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等距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8)靠近连接板(10)的一侧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嵌入有防滑条(47),所述防滑条(47)与连接板(10)的侧面摩擦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距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结构包括两个矩形的连接框(36),两个所述连接框(36)分别固定连接滑座(8)的两侧,所述连接框(36)远离滑座(8)的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