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生产线实训教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4580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装配生产线实训教学系统,包括装配生产线,所述装配生产线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和人机交互装置,所述装配生产线依次设有若干装配工位以及固定工位,所述装配生产线中各装置放入工作状态、运行参数信息通过总线实时传送到人机交互装置进行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高校在校学生的柔性自动化装配教学,多型号可切换的自动化装配教学技术,实现多产品柔性切换生产教学功能,让高校教育更贴近企业应用场景,不仅仅局限理论教学,本发明专利技术既符合工业自动化生产实际又能满足高校自动化控制、机器人等专业创新、实验、实训教学需要。教学需要。教学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生产线实训教学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教学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生产线实训教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需求中,需求量最大的是基础的操作及维护人员以及掌握基本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的调试工程师和更高层次的应用工程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当前机器人应用人才缺口20万,并且以每年20%~30%的速度持续递增。因此,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更加着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
[0003]目前,面对智能制造发展的趋势和人才的紧缺需求,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智能制造实验室具有“三大功能”,即在校学生的人才培养平台,面向科研人员的实验和科研平台以及面向社会的培训和社会服务平台。传统教学方式偏理论教学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难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缺乏一些行业的突发情况及应用场景,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动手及问题解决能力。本专利技术可有效解决学校产教融合式教学方式,可让学生边学理论知识,边动手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毕业后能更好就业,更快的融入企业相关岗位。
[0004]柔性教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生产线实训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生产线,所述装配生产线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和人机交互装置,所述装配生产线依次设有若干装配工位以及固定工位,所述装配生产线包括辊道、托盘换模装置、模块存放装置、第一抓取装置、搬运装置和输出装置,所述模块存放装置内存有用于定位装配的工件的定位模块,所述第一抓取装置用于将从所述模块存放装置中抓取定位模块放入所述托盘换模装置,所述托盘换模装置设置是所述辊道上并可随所述辊道运动,所述辊道用于带动所述托盘换模装置在各装配工位和固定工位流转完成工件的装配生产,所述装配工位分别设有用于抓取装配的部件到该装配工位的定位模块进行装配的抓取转配装置,所述固定工位设有用于将装配的工件进行固定拧紧的固定装置,所述搬运装置用于从托盘换模装置中抓取装配生产完成的工件转运至输出机构,所述输出机构将装配完成的成品输出,所述装配生产线中各装置放入工作状态、运行参数信息通过总线实时传送到人机交互装置进行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生产线实训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道包括装配工位移动层和回收滑动层,所述装配工位移动层和回收滑动层上下设置,所述辊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升降机和第二升降机,所述第一升降机用于将所述托盘换模装置从回收滑动层上升到装配工位移动层,所述第二升降机用于将所述托盘换模装置从装配工位移动层下降到回收移滑层,所述装配工位移动层和回收滑动层通过第一升降机、第二升降机成运输循环回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生产线实训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生产线为风扇装配生产线,所述装配工位依次包括风扇外壳上料工位、定子振动盘上料工位、轴承振动盘上料工位和风扇叶片上料工位,所述风扇外壳上料工位、定子振动盘上料工位、轴承振动盘上料工位和风扇叶片上料工位设置的抓取转配装置分别包括风扇外壳上料机器人、定子振动盘上料机器人、轴承振动盘上料机器人和风扇叶片上料机器人,所述风扇叶片上料机器人、定子振动盘上料机器人、轴承振动盘上料机器人和风扇叶片上料机器人用于分别从来料架上抓取风扇外壳、定子振动盘、轴承振动盘和风扇叶片到所述定位模块进行装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赛卿南平刘东凌翁超易语臻万楚雄唐岩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