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衣机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4461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衣物处理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叠衣机及控制方法,所述叠衣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叠衣平台,还包括可向所述叠衣平台翻折对待叠衣物进行折叠的折叠翻板,所述折叠翻板通过翻折机构可翻折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折叠翻板具有与叠衣平台平齐的展开状态以及翻折至折叠平台上方并与叠衣平台平行的折叠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叠衣机通过折叠翻板对衣物进行折叠,折叠翻板翻折后与叠衣平台平行但不贴合,避免了衣物较厚造成折叠翻板翻折不到位的情况,对不同厚度的衣物都可以起到良好的折叠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衣机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衣物处理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叠衣机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日常的家居生活中,需要将晾干的衣物折叠存储,目前大多数家庭都是采用人工折叠晾干后的衣物,通过单独手工折叠或叠衣板辅助折叠将衣物折叠收纳,费时、费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用于做家务的时间变少,来不及折叠收纳的衣物随意堆放,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收纳空间的浪费。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伴随着衣物种类的增多,叠衣过程更为繁琐,很多衣物人们不知该以何种方式折叠,使得折叠后的衣物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因而有必要提供给一种能适用于家庭等场景,用来帮助人们实现自动化折叠衣物的产品,可以有效地替换繁杂的叠衣工作,将人们从繁杂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
[0003]现有技术中具有设置翻板对衣物进行折叠的叠衣机,但由于翻板翻折时只有一个固定转轴,当被折叠的衣物较厚时,靠近翻板转轴处的衣物会使翻板翻折后与叠衣平台固定的平面间形成一定夹角,也即在折叠衣物时,翻板无法达到180度翻折。这种情况下,翻板只在靠近转轴的部分对衣物起到较大的作用力,而在远离转轴的部分,不能对衣物起到压平的作用,导致衣物折叠后不服帖,成型效果差。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对不同厚度衣物起到良好折叠效果的叠衣机及控制方法。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0007]一种叠衣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叠衣平台,还包括可向所述叠衣平台翻折对待叠衣物进行折叠的折叠翻板,所述折叠翻板通过翻折机构可翻折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折叠翻板具有与叠衣平台平齐的展开状态以及翻折至折叠平台上方并与叠衣平台平行的折叠状态。
[0008]进一步地,所述翻折机构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固定支架,还包括第一翻动板与第二翻动板;所述第一翻动板靠近叠衣平台的一端与固定支架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第二翻动板的一端铰接;所述折叠翻板与第二翻动板固定连接,可随第二翻动板同步翻折;所述第二翻动板与第一翻动板平齐时,所述折叠翻板处于展开状态,所述第二翻动板与第一翻动板呈一定角度时,所述折叠翻板处于折叠状态;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翻动板与第一翻动板垂直时,所述折叠翻板处于折叠状态,折叠翻板与叠衣平台表面间具有一定距离。
[00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具有限位部,所述第一翻动板翻动到一定角度时,所述限位部止抵第一翻动板。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翻动板具有固定设置的止挡部,第一翻动板与第二翻动板平
齐时,所述止挡部止抵所述第二翻动板;所述第一翻动板与第二翻动板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提供使第一翻动板与第二翻动板保持平齐的弹性力。
[0012]进一步地,所述翻折机构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第一翻动板和第二翻动板翻折,使折叠翻板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间切换。
[0013]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一端与第二翻动板远离第一翻动板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支架远离第二翻动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铰接点可在驱动装置带动下在叠衣平台放置待叠衣物的一侧和背侧间往复移动,带动折叠翻板展开或折叠。
[0014]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可沿自身轴线方向往复运动的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杆铰接,另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且可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往复运动。
[0015]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固定座,所述驱动装置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使所述推杆与第二连杆铰接的一端可绕所述固定座转动,靠近或远离叠衣平台。
[0016]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丝杠传动带动所述推杆往复运动;
[0017]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与推杆集成设置为电动缸。
[001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所述叠衣机的控制方法,当衣物展开在叠衣平台和折叠翻板上时,控制所述折叠翻板向叠衣平台翻折至少一次。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的叠衣机通过折叠翻板对衣物进行折叠,折叠翻板翻折后与叠衣平台平行但不贴合,避免了衣物较厚造成折叠翻板翻折不到位的情况,对不同厚度的衣物都可以起到良好的折叠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的叠衣机通过设置限位部使第一翻动板翻动到一定角度时停止翻动,仅第二翻动板带动折叠翻板继续翻动,使折叠翻板与叠衣平台相邻的一侧与叠衣平台间具有一定距离,使折叠翻板翻折后与叠衣平台间为衣物预留一定空间,对较厚的衣物也可以起到良好的折叠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的叠衣机通过设置弹性件,在折叠翻板翻折过程中,第二翻动板可以带动第一翻动板同步翻折,通过设置止挡部,在折叠翻板展开过程中,第二翻动板可以带动第一翻动板同步展开。
[0023]本专利技术的叠衣机设置驱动装置,通过丝杠传动带动传动组件动作,进而带动第一翻动板与第二翻动板动作,实现折叠翻板的翻折与展开,结构简单,可控性好。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0025]附图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叠衣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翻折机构在折叠翻板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翻折机构在折叠翻板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专利技术叠衣机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进衣导板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进衣导板收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折叠翻板与延长板的装配示意图;
[0033]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收纳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1、收纳单元;20、进衣导板;21、引导部;22、转轴;23、导板支架;51、第一感应单元;52、第二感应单元;100、输送传送装置;110、第一导板;121、折叠翻板;122、延长板;1221、第二安装部;123、扭簧;124、支撑板;1241、第一安装部;1242、凹槽; 1243、支撑部;1244、连接部;125、翻板转轴;130、固定支架;131、第一翻动板;132、第二翻动板;133、第一连杆;134、第二连杆;135、推杆;136、翻板驱动装置;137、限位部;138、止挡部;139、固定座;200、挤压传送装置;201、传送机构;202、挤压机构;210、第二导板;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衣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叠衣平台,还包括可向所述叠衣平台翻折对待叠衣物进行折叠的折叠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翻板通过翻折机构可翻折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折叠翻板具有与叠衣平台平齐的展开状态以及翻折至折叠平台上方并与叠衣平台平行的折叠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折机构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固定支架,还包括第一翻动板与第二翻动板;所述第一翻动板靠近叠衣平台的一端与固定支架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第二翻动板的一端铰接;所述折叠翻板与第二翻动板固定连接,可随第二翻动板同步翻折;所述第二翻动板与第一翻动板平齐时,所述折叠翻板处于展开状态,所述第二翻动板与第一翻动板呈一定角度时,所述折叠翻板处于折叠状态;优选地,所述第二翻动板与第一翻动板垂直时,所述折叠翻板处于折叠状态,折叠翻板与叠衣平台表面间具有一定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具有限位部,所述第一翻动板翻动到一定角度时,所述限位部止抵第一翻动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动板具有固定设置的止挡部,第一翻动板与第二翻动板平齐时,所述止挡部止抵所述第二翻动板;所述第一翻动板与第二翻动板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提供使第一翻动板与第二翻动板保持平齐的弹性力。5.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攀方红根申纯太饶宇斌许升刘晓明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上海家电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