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电站用双介质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431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能电站用双介质喷头,涉及储能电站消防技术领域,其包括内部设置有阀腔的阀体,阀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阀腔内滑动密封连接有活塞,沿活塞的滑动方向上间隔设置有水雾喷口和灭火剂喷口,水雾喷口中安装有旋流喷嘴,活塞远离连接部的一端与阀体弹性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灭火喷头不能同时供全氟己酮和高压细水雾双介质使用的问题。全氟己酮和高压细水雾双介质使用的问题。全氟己酮和高压细水雾双介质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电站用双介质喷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电站消防
,特别是涉及一种储能电站用双介质喷头。

技术介绍

[0002]储能电站作为一种新型的移动备用电源储存装置,作为调节峰谷用电问题的主要存储手段,一旦出现火情,必然造成大面积的停电,社会影响较大。而现有消防措施均采用全氟己酮灭火系统或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等单介质灭火系统进行保护。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核心是喷头的雾化能力,其喷头的流量很小压力高,而全氟己酮灭火系统要求在10S喷射完灭火剂,其流量很大,流量是细水雾喷头的10倍甚至几十倍。
[0003]全氟己酮灭火系统属于气体灭火,优点是10S喷放完成,灭火时间短,能快速渗透到储能电站任何地方,对储能电站有良好的降温效果,但是价格昂贵,导致无法满足储能电站需要长时间喷射保护的经济使用价值。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属于水系灭火,优点是价格便宜,可以进行大量储存,可以进行长时间喷射,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但缺点是弥漫性差,灭火时间较长,不能满足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储能电站内的火灾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能电站用双介质喷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灭火喷头不能同时供全氟己酮和高压细水雾双介质使用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提供一种储能电站用双介质喷头,其包括内部设置有阀腔的阀体,阀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阀腔内滑动密封连接有活塞,沿活塞的滑动方向上间隔设置有水雾喷口和灭火剂喷口,水雾喷口中安装有旋流喷嘴,活塞远离连接部的一端与阀体弹性连接。
[0007]进一步地,活塞包括柱状的活塞本体,活塞本体上设置有沿轴向贯通的轴孔,轴孔与阀腔同轴设置并连通,轴孔邻近连接部的一端固定有沿径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凸缘部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远离连接部一端的阀腔的端壁固定连接。轴孔的设置,可以让灭火剂穿过轴孔进入到活塞另一端的阀腔中,然后灭火剂从灭火剂喷口中喷出,柱状的活塞本体此时能够对水雾喷口进行遮挡;弹簧的设置可以让压力小于弹簧弹力的灭火系统无法推动活塞本体移动,而只有压力大于弹簧弹力的灭火系统才能推动活塞本体移动,活塞本体的移动能够改变活塞中通过的灭火介质从不同的喷口喷出,进而依靠灭火系统的压力差异自动控制该喷头喷出不同的灭火介质。
[0008]进一步地,凸缘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中连接有弹性密封圈,弹性密封圈与阀腔的侧壁和凸缘部的外壁均紧贴。凸缘部既作为弹簧的施力和承力部位,凸缘部沿径向外侧延伸,为弹簧的安装提供的足够的空间,另外,依靠凸缘部与阀腔侧壁之间的间隙配合让活塞本体在满足可以轴向滑动的同时,还能够让弹性密封圈在滑动过程中实现密封,从而避免灭火介质从凸缘部的外壁与阀腔的侧壁之间流入到另一端的阀腔中。
[0009]进一步地,阀腔的端壁上固定有密封垫,活塞本体远离凸缘部的一端能够与密封
垫密封抵接。当连接部连接的灭火系统的压力大于弹簧的弹力后,施加在活塞本体上的压力推动活塞本体移动直至与密封垫抵紧形成密封,活塞本体对灭火剂喷口进行了遮挡,灭火介质只能从水雾喷口喷出。
[0010]进一步地,灭火剂喷口为向下倾斜设置于阀腔的侧壁上的通孔,灭火剂喷口的轴线与阀腔的轴线的夹角为45
°
~75
°
。灭火剂喷口这样设置,能够让灭火剂,比如全氟己酮,能够在10S内喷射完灭火所需的全氟己酮,最大范围地进行喷洒,提高灭火范围和灭火的可靠性。
[0011]进一步地,水雾喷口包括连通的直线段和倾斜段,直线段沿阀腔的径向设置,倾斜段向靠近阀腔轴向方向倾斜,旋流喷嘴安装于倾斜段远离直线段的一端。水雾喷口中直线段和倾斜段的设置,使得高压水更容易进入旋流喷嘴并产生更大的螺旋力,使水雾的扩散更加充分,雾化效果更好。
[0012]进一步地,灭火剂喷口设置于水雾喷口远离连接部的一侧,使得本双介质喷头的结构更加简洁、合理,更容易实现自动筛选不同的灭火介质通过。
[0013]进一步地,旋流喷嘴包括与水雾喷口可拆卸连接的喷嘴体以及安装于喷嘴体进水端的旋流结构。
[0014]进一步地,喷嘴体在其水流通道上依次设置有喷孔和扩散口,喷孔邻近旋流结构设置,扩散口为从喷孔处口径逐渐增大的喇叭孔,喇叭孔的锥角不大于130
°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专利技术中的喷头能够通过连接部与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全氟己酮灭火系统和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同时连接,利用两种灭火系统中压力的高低差异,使高压力的水雾灭火系统能够推动弹性连接的活塞移动,而低压力的全氟己酮灭火系统无法推动活塞移动,从而通过活塞的移动来自动选择水雾喷口和灭火剂喷口喷洒不同的介质,进一步让本专利技术中的喷头能够发挥全氟己酮灭火系统和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双重优势,加快储能电站的灭火速度和提高灭火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储能电站用双介质喷头的轴剖图。
[0018]图2为图1中旋流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阀体;11、阀腔;111、端壁;112、侧壁;12、连接部;2、活塞;21、活塞本体;22、凸缘部;23、环形槽;24、弹性密封圈;25、轴孔;3、水雾喷口;31、直线段;32、倾斜段;4、灭火剂喷口;5、旋流喷嘴;51、喷嘴体;511、喷孔;512、扩散口;52、旋流结构;6、弹簧;7、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应该清楚,本专利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专利技术构思的专利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0021]如图1所示,该储能电站用双介质喷头包括内部设置有阀腔11的阀体1,阀体1的一
端设置有连接部12,阀腔11内滑动密封连接有活塞2,沿活塞2的滑动方向上间隔设置有水雾喷口3和灭火剂喷口4,水雾喷口3中安装有旋流喷嘴5,活塞2远离连接部12的一端与阀体1弹性连接。
[0022]活塞2包括柱状的活塞本体21,活塞本体21上加工有沿轴向贯通的轴孔25,轴孔25与阀腔11同轴设置并连通,轴孔25邻近连接部1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沿径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22,凸缘部22与弹簧6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6的另一端与远离连接部12一端的阀腔11的端壁111固定连接。
[0023]凸缘部22的外侧壁上加工有环形槽23,环形槽23中套接有弹性密封圈24,弹性密封圈24优选为O型圈,弹性密封圈24与阀腔11的侧壁112和凸缘部22的外壁均紧贴。喷射细水雾时,活塞本体21下移,弹性密封圈24起到密封作用,避免高压水经过灭火剂喷口4喷射出去,影响雾化效果。
[0024]阀腔11的端壁111上固定有密封垫7,活塞本体21远离凸缘部22的一端能够与密封垫7密封抵接,使得当灭火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电站用双介质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置有阀腔(11)的阀体(1),所述阀体(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12),所述阀腔(11)内滑动密封连接有活塞(2),沿所述活塞(2)的滑动方向上间隔设置有水雾喷口(3)和灭火剂喷口(4),所述水雾喷口(3)中安装有旋流喷嘴(5),所述活塞(2)远离所述连接部(12)的一端与所述阀体(1)弹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站用双介质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包括柱状的活塞本体(21),所述活塞本体(21)上设置有沿轴向贯通的轴孔(25),所述轴孔(25)与所述阀腔(11)同轴设置并连通,所述轴孔(25)邻近所述连接部(12)的一端固定有沿径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22),所述凸缘部(22)与弹簧(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6)的另一端与远离所述连接部(12)一端的所述阀腔(11)的端壁(11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电站用双介质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部(2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环形槽(23),所述环形槽(23)中连接有弹性密封圈(24),所述弹性密封圈(24)与所述阀腔(11)的侧壁(112)和所述凸缘部(22)的外壁均紧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电站用双介质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11)的端壁(111)上固定有密封垫(7),所述活塞本体(21)远离所述凸缘部(22)的一端能够与所述密封垫(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小川杨国强邱仲良李勇唐时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千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