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时支护抗洪堤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4248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临时支护抗洪堤坝,涉及水利工程领域,有若干支护单元拼接而成,所述支护单元包括基座、挡件、驱动机构,拼接机构,所述挡件活动设在基座上,所述驱动机构设在基座上用于升降挡件,所述拼接机构设在基座,用于各个支护单元之间拼接,形成临时支护抗洪堤坝,抵御洪水,该临时支护抗洪堤坝,有若干支护单元经过拼接机构相互拼接,组成防洪线,再由驱动机构驱动挡件升起,角度可调,形成抗洪面,还设有移动轮,便于移动,具有移动便捷,便于升降,方便拼接的优点,有利于临时防洪抗汛的快速相应,减轻劳动强度,提升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时支护抗洪堤坝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为一种临时支护抗洪堤坝。

技术介绍

[0002]汛期或者雨季,河水暴涨,对防洪抗汛带来极大的挑战,对于原有的堤坝造成很多的威胁,为此,人民经常会用沙袋构筑起临时堤坝,以预防洪水因超过水界限而漫出河水,对生态造成破坏。
[0003]然而用沙袋构筑临时堤坝,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构筑的沙袋通过相互叠合在一起,密封性不好,同时也容易倾倒,针对上述问题,移动式的临时支护堤坝因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临时支护抗洪堤坝,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临时支护抗洪堤坝,有若干支护单元拼接而成,所述支护单元包括基座、挡件、驱动机构,拼接机构,所述挡件活动设在基座上,所述驱动机构设在基座上用于升降挡件,所述拼接机构设在基座,用于各个支护单元之间拼接,形成临时支护抗洪堤坝,抵御洪水。
[0008]具体的,所述挡件一端铰接在基座上,通过驱动机构使挡件转动升起。
[0009]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为齿轮齿条组件,包括齿轮轴、齿轮、齿条、螺杆、定位杆、扳头,所述齿轮轴横向固设在基座上,所述齿轮中心枢接在齿轮轴上,所述挡件固设在齿轮上,所述定位杆和螺杆纵向枢接在基座上,所述齿条中心啮合在螺杆上,所述定位杆穿过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相啮合,所述扳头设在螺杆的后端。
[0010]进一步的,所述挡件后侧设有支撑杆,相对应的基座上设有定位槽板,所述定位槽板上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定位槽相适配,用于支撑挡件。
[0011]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为拉索组件,包括拉绳和转轮,所述拉绳一端连接在挡件的后侧面上端,另一端卷在转轮上,所述转轮枢接在基座上。
[0012]优选的,所述挡件为铰接在一端的两挡板,所述挡板的另一端铰接在驱动机构上,所述驱动机构为双滑块螺杆组件,包括双螺纹杆、滑块、启动头,所述双螺纹杆纵向枢接在基座上,所述滑块啮合在双螺纹杆上,所述挡板的底端铰接在滑块上,所述启动头设在双螺纹杆的后端。
[0013]优选的,所述基座上设有若干移动轮。
[0014]优选的,所述拼接机构为凹凸件,包括凸件和凹件,所述凸件和凹件分别设在基座侧面两端,相互配合,实现支护单元的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拼接机构为卡扣件,包括固定柱、卡扣和挂入柱,所述卡扣一端枢接
在固定柱上,另一端有弧形开口,可扣入挂入柱,所述固定柱和挂入柱分别设在基座的纵向后侧面,一一相对。
[0016]更进一步,所述挡件的前侧面设有前凸板。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临时支护抗洪堤坝。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1、该临时支护抗洪堤坝,有若干支护单元经过拼接机构相互拼接,组成防洪线,再由驱动机构驱动挡件升起,角度可调,形成抗洪面,还设有移动轮,便于移动,具有移动便捷,便于升降,方便拼接的优点,有利于临时防洪抗汛的快速相应,减轻劳动强度,提升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护单元结构示意图一;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护单元结构示意图二;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护单元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机构实施例一(齿轮齿条组件);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护单元的前凸板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机构实施例二(拉索组件);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机构实施例三(双滑块螺杆组件);
[0028]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拼接机构实施例二;
[0029]图10为图9的A处的放大图。
[0030]图中:1、基座;11、前盖板;12、后盖板;2、挡件;3、驱动机构;31、齿轮齿条组件;311、齿轮轴;312、齿轮;313、齿条;314、螺杆;315、定位杆;316、扳头;32、拉索组件;321、拉绳;322、转轮;33、双滑块螺杆组件;331、双螺纹杆;332、滑块;333、启动头;4、移动轮;5、拼接机构;51、凹凸件;511、凸件;512、凹件;52、卡扣件;521、固定柱;522、卡扣;523、挂入柱;6、支撑杆;7、定位槽板;8、前凸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汛期或者雨季,河水暴涨,对防洪抗汛带来极大的挑战,对于原有的堤坝造成很多的威胁,为此,人民经常会用沙袋构筑起临时堤坝,以预防洪水因超过水界限而漫出河水,对生态造成破坏。
[0032]然而用沙袋构筑临时堤坝,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构筑的沙袋通过相互叠合在一起,密封性不好,同时也容易倾倒,针对上述问题,移动式的临时支护堤坝因运而生,临时支护抗洪堤坝,具有随搭随拆,偏于移动,方便拼接的优点,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003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临时支护抗洪堤坝,如图1

10所示,有若干支护单元拼接而成,如图1所示,拼接成临时堤坝,形成抗洪面,具体的,支护单元包括基座1、挡件2、驱动机构3,拼接机构5,挡件2活动设在基座1上,驱动机构3设在基座1上用于升降挡件2,拼接机构5设在基座1,用于各个支护单元之间拼接,形成临时支护抗洪堤坝,抵御洪水,可拆卸式的支护单元,可在固定的堤坝基础上,进行临时安置,提高了抗洪防汛的相应速度,相比沙
包沙袋的抗洪,安装更加便捷,密封性更好,减轻人员的劳动强度。
[0034]具体的,如图2所示,挡件2的其中一种活动方式为,挡件2的一端横向铰接在基座1上,通过驱动机构3使挡件2转动升起。
[0035]根据上述挡件2的活动方式,如图4所示,驱动机构3的实施例一为齿轮312齿条313组件,包括齿轮轴311、齿轮312、齿条313、螺杆314、定位杆315、扳头316,齿轮轴311横向固设在基座1上,齿轮312中心枢接在齿轮轴311上,挡件2固设在齿轮312上,定位杆315和螺杆314纵向枢接在基座1上,齿条313中心啮合在螺杆314上,定位杆315穿过齿条313,齿条313与齿轮312相啮合,扳头316设在螺杆314的纵向后侧面,扳头316可手动进行转动,也可以用电机进行电力驱动,提高效率。具体实施方式为:扳头316带动螺杆314转动,螺杆314带动与其啮合的齿条313移动,齿条313上的齿轮312啮合齿轮312,齿条313的移动带动齿轮312的转动,进而驱动挡件2的转动升起或收拢。如图4所示,该驱动机构3设在基座1内部,基座1的前后端分别有前盖板11和后盖板12盖合,挡件2盖合在后盖板12上方。
[0036]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提升抗洪防汛的阻挡力,在挡件2后侧设有支撑杆6,图中所示,挡件2后侧设有容置腔,支撑杆6可容置在容置腔内,支撑杆6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时支护抗洪堤坝,其特征在于:有若干支护单元拼接而成,所述支护单元包括基座(1)、挡件(2)、驱动机构(3),拼接机构(5),所述挡件(2)活动设在基座(1)上,所述驱动机构(3)设在基座(1)上用于升降挡件(2),所述拼接机构(5)设在基座(1),用于各个支护单元之间拼接,形成临时支护抗洪堤坝,抵御洪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护抗洪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件(2)一端铰接在基座(1)上,通过驱动机构(3)使挡件(2)转动升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护抗洪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为齿轮齿条组件(31),包括齿轮轴(311)、齿轮(312)、齿条(313)、螺杆(314)、定位杆(315)、扳头(316),所述齿轮轴(311)横向固设在基座(1)上,所述齿轮(312)中心枢接在齿轮轴(311)上,所述挡件(2)固设在齿轮(1)上,所述定位杆(315)和螺杆(314)纵向枢接在基座(1)上,所述齿条(313)中心啮合在螺杆(314)上,所述定位杆(315)穿过齿条(313),所述齿条(313)与齿轮(312)相啮合,所述扳头(316)设在螺杆(314)的后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护抗洪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件(2)后侧设有支撑杆(6),相对应的基座(1)上设有定位槽板(7),所述定位槽板(7)上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支撑杆(6)的底端与定位槽相适配,用于支撑挡件(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护抗洪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为拉索组件(32),包括拉绳(321)和转轮(322),所述拉绳(321)一端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崔佳王文双潘海平吴鹏飞陈新仓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