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4229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材料涂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质量分数为10%~20%的聚噻吩溶液20~30份,纳米银5~10份,异丙醇25~40份,水50~7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聚噻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有利于将细菌表面的电荷到处,使细菌无法维持稳定状态而达到抑菌的效果。另外结合金属银纳米协同抗菌,提高了抗菌效果。而且制备得到的保护膜使用简单,更加方便使用。更加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涂层
,具体涉及一种抗菌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触摸产品及触摸按键,例如触摸手机屏、触摸手表、公共场所的电梯按键、自动零售机器等,随着这些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和人手频繁的接触,会导致人体感染细菌。尤其是触摸功能按键的使用频繁,会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因此如何确保这些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防范细菌感染变得越来越重要。
[0003]由于真菌细胞能够富集金属离子,吸附在真菌表面的金属离子破坏了细胞膜的功能而进入细胞内部,使某些细胞成分逸出,干扰细胞代谢过程或干扰各种酶的作用,使其失去应有的生物功能,最后导致细胞的死亡。许多重金属离子如铁、锰、锌、铅、锡、汞、铜、镉等都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可杀灭数百种致病微生物,杀灭细菌、真菌、滴虫、支/衣原体、淋球菌,杀菌作用强,对抗菌素耐药菌有同样杀灭作用,因此可利用这些金属来达到防范细菌感染。
[0004]目前市场上主要采用酒精擦拭的方式达到杀菌的效果,但此种操作杀菌效果不持久,抗菌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抗菌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抗菌效果好,使用更方便。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抗菌保护膜,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质量分数为10%~20%的聚噻吩溶液20~30份,纳米银5~10份,异丙醇25~40份,水50~70份。
[0007]优选地,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质量分数为10%~20%的聚噻吩溶液22~27份,纳米银6~9份,异丙醇30~35份,水55~65份。
[0008]优选地,所述聚噻吩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2%~18%。
[0009]一种所述抗菌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 将聚噻吩溶液和纳米银混合,以300~900 r/min的转速搅拌20~50 min;S2. 将水和异丙醇混合,以300~900 r/min的专属搅拌3~10 min;S3. 把步骤S1获得的聚噻吩和纳米银的混合溶液加入到步骤S2中得到的水和异丙醇混合溶液中,加入过程以10~20 mL/min的滴加速度,并以300~900 r/min搅拌;S4. 用步骤S3得到的混合溶液在基材的一面进行涂布,以90~105℃的温度烘烤1~3min,然后常温静置30~50 h;S5. 在步骤S4涂布后的基材的另一面涂上硅胶或亚克力胶,烘干,即得。
[0010]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滴加速度为12~16 mL/min。
[0011]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所述基材为PE或PET。
[0012]优选地,所述步骤S5中,采用硅胶进行涂布时,以145~155℃的温度烘干0.5~1.5 min。
[0013]优选地,所述步骤S5中,采用亚克力胶进行涂布时,以95~105℃的温度烘干0.5~1.5 min。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公开了以聚噻吩和银纳米复配组合形成的抗菌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聚噻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有利于将细菌表面的电荷到处,使细菌无法维持稳定状态而达到抑菌的效果。另外结合金属银纳米协同抗菌,提高了抗菌效果。而且制备得到的保护膜使用简单,更加方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对比例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16]除特殊说明,本实施例、对比例以及实验例中所用的设备均为常规实验设备,所用的材料、试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得到,无特殊说明的实验方法也为常规实验方法。
[0017]实施例1一种抗菌保护膜,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质量分数为10%的聚噻吩溶液30份,纳米银5份,异丙醇40份,水50份。
[0018]一种所述抗菌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 将聚噻吩溶液和纳米银混合,以900 r/min的转速搅拌50 min;S2. 将水和异丙醇混合,以900 r/min的专属搅拌10 min;S3. 把步骤S1获得的聚噻吩和纳米银的混合溶液加入到步骤S2中得到的水和异丙醇混合溶液中,加入过程以10 mL/min的滴加速度,并以300 r/min搅拌;S4. 用步骤S3得到的混合溶液在PE基材的一面进行涂布,以105℃的温度烘烤1min,然后常温静置30 h;S5. 在步骤S4涂布后的基材的另一面涂上亚克力胶,烘干,即得。
[0019]采用亚克力胶进行涂布时,以95℃的温度烘干1.5 min。
[0020]实施例2一种抗菌保护膜,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质量分数为20%的聚噻吩溶液20份,纳米银10份,异丙醇25份,水70份。
[0021]一种所述抗菌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 将聚噻吩溶液和纳米银混合,以300 r/min的转速搅拌20 min;S2. 将水和异丙醇混合,以300 r/min的专属搅拌3 min;S3. 把步骤S1获得的聚噻吩和纳米银的混合溶液加入到步骤S2中得到的水和异丙醇混合溶液中,加入过程以20 mL/min的滴加速度,并以900 r/min搅拌;S4. 用步骤S3得到的混合溶液在PET基材的一面进行涂布,以90℃的温度烘烤3min,然后常温静置50 h;
S5. 在步骤S4涂布后的基材的另一面涂上硅胶,烘干,即得。
[0022]采用亚克力胶进行涂布时,以145℃的温度烘干1.5 min。
[0023]实施例3一种抗菌保护膜,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质量分数为15%的聚噻吩溶液25份,纳米银8份,异丙醇32份,水60份。
[0024]一种所述抗菌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 将聚噻吩溶液和纳米银混合,以500 r/min的转速搅拌30 min;S2. 将水和异丙醇混合,以500 r/min的专属搅拌5 min;S3. 把步骤S1获得的聚噻吩和纳米银的混合溶液加入到步骤S2中得到的水和异丙醇混合溶液中,加入过程以15 mL/min的滴加速度,并以500 r/min搅拌;S4. 用步骤S3得到的混合溶液在PET基材的一面进行涂布,以100℃的温度烘烤2min,然后常温静置48 h;S5. 在步骤S4涂布后的基材的另一面涂上硅胶,烘干,即得。
[0025]采用亚克力胶进行涂布时,以150℃的温度烘干1 min。
[0026]对比例1与实施例3相比,本对比例未加入聚噻吩,其他组分与实施例3相同,制备过程也同实施例3相同。
[0027]对比例2与实施例3相比,本对比例未加入银纳米,其他组分与实施例3相同,指标过程也同实施例3。
[0028]实验例1对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质量分数为10%~20%的聚噻吩溶液20~30份,纳米银5~10份,异丙醇25~40份,水50~7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菌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质量分数为10%~20%的聚噻吩溶液22~27份,纳米银6~9份,异丙醇30~35份,水55~6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抗菌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噻吩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2%~18%。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抗菌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 将聚噻吩溶液和纳米银混合,以300~900 r/min的转速搅拌20~50 min;S2. 将水和异丙醇混合,以300~900 r/min的专属搅拌3~10 min;S3. 把步骤S1获得的聚噻吩和纳米银的混合溶液加入到步骤S2中得到的水和异丙醇混合溶液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王卓玲崔洪宴杨春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奥川顺新材料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