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莉梅专利>正文

一种风湿骨痛酒膏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415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膏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风湿骨痛酒膏药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组成成分:麻黄、细辛、桂枝、昆明山海棠、青风藤、花椒、红花、羌活、制川乌、制草乌、55℃包谷酒和白凡士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麻黄、细辛、桂枝、昆明山海棠、青风藤、花椒、红花、羌活、制川乌、制草乌药末、用5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湿骨痛酒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膏药
,具体为一种风湿骨痛酒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膏药是中药外用的一种,古称薄贴,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胶状物质,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以较长时间地贴在患处,主要用来治疗疮疖、消肿痛等。
[0003]现有的风湿骨痛大多采用常规的中草药外用黑膏贴敷,容易因高温熬灼而导致中药挥发损失、生物活性降低和药效减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湿骨痛酒膏药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风湿骨痛大多采用常规的中草药外用黑膏贴敷,容易因高温熬灼而导致中药挥发损失、生物活性降低和药效减弱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湿骨痛酒膏药,包括以下组成成分:
[0006]麻黄、细辛、桂枝、昆明山海棠、青风藤、花椒、红花、羌活、制川乌、制草乌、55℃包谷酒和白凡士林。
[0007]优选的,所述55℃包谷酒为传统酿制的高度酒,含乙醇、酯类、荃类、酸类。
[0008]优选的,各组成成分的含量如下:
[0009]麻黄3g、细辛1g、桂枝3g、昆明山海棠9g、青风藤6g、花椒3g、红花2g、羌活3g、制川乌3g、制草乌3g、55℃包谷酒36ml和白凡士林18g。
[0010]优选的,所述麻黄和桂枝的含量比为1:1,所述昆明山海棠和青风藤的含量比为3:2。
[0011]优选的,所述花椒、红花和羌活的含量比为3:2:3,所述制川乌和制草乌的含量比为1:1。
[0012]一种风湿骨痛酒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步骤(1),原料预处理:
[0014]将麻黄、细辛、桂枝、昆明山海棠、青风藤、花椒、红花、羌活、制川乌、制草乌,各打细末,用药筛分别筛取药粉,放置在带盖容器中,容器上贴好药物的标签,记录好打粉时间,放置于干燥阴凉室内的配药架子上;
[0015]步骤(2),混合搅拌:
[0016]用电子计量称准确称量出麻黄、细辛、桂枝、昆明山海棠、青风藤、花椒、红花、羌活、制川乌和制草乌的含量,倒入500ml的钢制敷料缸内混匀,然后量取55℃包谷酒,倒入,搅拌均匀,静置24小时待药物充分析出,最后称取白凡士林,倒入,手动或搅拌机搅匀备用;
[0017]步骤(3),制成药饼:
[0018]将药膏用压舌板均匀滩涂在透气胶贴的内环中,制成不同尺寸规格的药饼。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药筛的目数为150目。
[0020]优选的,所述药饼的面积为1
×
1cm、3
×
3cm、6
×
6cm和6
×
12cm中一种;所述药饼的厚度为0.1cm。
[0021]本专利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风湿骨痛酒膏药及其制备方法,风湿骨痛酒膏药的中药组成成分如下:麻黄、细辛、桂枝、昆明山海棠、青风藤、花椒、红花、羌活、制川乌、制草乌,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麻黄、细辛、桂枝、昆明山海棠、青风藤、花椒、红花、羌活、制川乌、制草乌药末、用55
°
的包谷酒和白凡士林进行混合调制,制得药饼,用于治疗肝肾不足、寒湿痹痛和风寒袭表症,原料加工和制作工艺简单,不需要外用膏剂哪些复杂的原料加工和制作工艺,而且避免了常规中草药外用黑膏因高温熬灼而导致药中挥发损失、生物活性降低、药效减弱等问题,将得到的药饼以辨证取穴进行贴敷,总有效率在9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风湿骨痛酒膏药,包括以下组成成分及含量:
[0026]麻黄3g、细辛1g、桂枝3g、昆明山海棠9g、青风藤6g、花椒3g、红花2g、羌活3g、制川乌3g、制草乌3g、55℃包谷酒36ml和白凡士林18g。
[0027]一种风湿骨痛酒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步骤(1),原料预处理:
[0029]将麻黄、细辛、桂枝、昆明山海棠、青风藤、花椒、红花、羌活、制川乌、制草乌,各打细末,用150目的药筛分别筛取药粉,放置在带盖容器中,容器上贴好药物的标签,记录好打粉时间,放置于干燥阴凉室内的配药架子上;
[0030]步骤(2),混合搅拌:
[0031]用电子计量称(电子计量称能计算至小数点后一位,以0.1g为最小计数单位)准确称量出麻黄3g、细辛1g、桂枝3g、昆明山海棠9g、青风藤6g、花椒3g、红花2g、羌活3g、制川乌3g和制草乌3g,倒入500ml的钢制敷料缸内混匀,然后量取36ml的55℃包谷酒(55℃包谷酒为传统酿制的高度酒,含乙醇、酯类、荃类、酸类),倒入,搅拌均匀,静置24小时待药物充分析出,最后称取18g的白凡士林,倒入,手动或搅拌机搅匀备用;
[0032]步骤(3),制成药饼:
[0033]将药膏用压舌板均匀滩涂在透气胶贴的内环中,制成不同尺寸规格的药饼,药饼的面积为1
×
1cm、3
×
3cm、6
×
6cm和6
×
12cm中一种,药饼的厚度为0.1cm。
[0034]实施例2
[0035]一种风湿骨痛酒膏药,包括以下组成成分及含量:
[0036]麻黄6g、细辛2g、桂枝6g、昆明山海棠18g、青风藤12g、花椒6g、红花4g、羌活6g、制川乌6g、制草乌6g、55℃包谷酒72ml和白凡士林36g。
[0037]一种风湿骨痛酒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8]步骤(1),原料预处理:
[0039]将麻黄、细辛、桂枝、昆明山海棠、青风藤、花椒、红花、羌活、制川乌、制草乌,各打细末,用150目的药筛分别筛取药粉,放置在带盖容器中,容器上贴好药物的标签,记录好打粉时间,放置于干燥阴凉室内的配药架子上;
[0040]步骤(2),混合搅拌:
[0041]用电子计量称(电子计量称能计算至小数点后一位,以0.1g为最小计数单位)准确称量出麻黄6g、细辛2g、桂枝6g、昆明山海棠18g、青风藤12g、花椒6g、红花4g、羌活6g、制川乌6g和制草乌6g,倒入500ml的钢制敷料缸内混匀,然后量取72ml的55℃包谷酒(55℃包谷酒为传统酿制的高度酒,含乙醇、酯类、荃类、酸类),倒入,搅拌均匀,静置24小时待药物充分析出,最后称取36g的白凡士林,倒入,手动或搅拌机搅匀备用;
[0042]步骤(3),制成药饼:
[0043]将药膏用压舌板均匀滩涂在透气胶贴的内环中,制成不同尺寸规格的药饼,药饼的面积为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湿骨痛酒膏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成成分:麻黄、细辛、桂枝、昆明山海棠、青风藤、花椒、红花、羌活、制川乌、制草乌、55℃包谷酒和白凡士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湿骨痛酒膏药,其特征在于:所述55℃包谷酒为传统酿制的高度酒,含乙醇、酯类、荃类、酸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湿骨痛酒膏药,其特征在于:各组成成分的含量如下:麻黄3g、细辛1g、桂枝3g、昆明山海棠9g、青风藤6g、花椒3g、红花2g、羌活3g、制川乌3g、制草乌3g、55℃包谷酒36ml和白凡士林18g。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湿骨痛酒膏药,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黄和桂枝的含量比为1:1,所述昆明山海棠和青风藤的含量比为3: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湿骨痛酒膏药,其特征在于:所述花椒、红花和羌活的含量比为3:2:3,所述制川乌和制草乌的含量比为1:1。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风湿骨痛酒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原料预处理:将麻黄、细辛、桂枝、昆明山海棠、青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莉梅
申请(专利权)人:张莉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