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可编程监控集中电源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4079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工业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可编程监控集中电源一体机,包括电源接口、电压选择模块、电流检测模块、输出接口、内部供电模块、MCU控制器模块和以太网通信模块,所述电源接口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直流电源模组和交流电源模组,所述直流电源模组的输出端和交流电源模组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电压选择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选择模块包括继电器。该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可编程监控集中电源一体机,每路输出均通过电流检测模块进行监测,可以实时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通过电流值即可判断除设备是否发送故障、是运行在高负载情况下,还是在低负载情况。还是在低负载情况。还是在低负载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可编程监控集中电源一体机


[0001]本技术涉及工业互联网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可编程监控集中电源一体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自动化不断发展,工业现场中的自动化设备也越来越多,其中包括各种控制器、驱动器、报警器和监控器等。这些设备通常都需要配置电源适配器进行供电,且所需要的供电电压也是多种多样;
[0003]目前的做法时在配电柜中安置多个电源,分别为各个设备进行供电,由于在复杂环境中需要为多种不同设备进行供电,需要安装多套电源,造成设备成本增加,安装部署难度大;控制柜中由于需要安装多套电源设备,所以其中很大空间会被电源占据,无法做到控制柜小型化;且这些电源的工作状态无法监控,造成日常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现有的控制柜在复杂环境中需要为多种不同设备进行供电,需要安装多套电源,造成设备成本增加,安装部署难度大,且由于需要安装多套电源设备,所以其中很大空间会被电源占据,无法做到控制柜小型化;且这些电源的工作状态无法监控,造成日常维护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可编程监控集中电源一体机。
[0005]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可编程监控集中电源一体机,包括电源接口、电压选择模块、电流检测模块、输出接口、内部供电模块、MCU控制器模块和以太网通信模块,所述电源接口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直流电源模组和交流电源模组,所述直流电源模组的输出端和交流电源模组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电压选择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选择模块包括继电器,所述电压选择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和MCU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CU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输出接口相连;
[0006]所述MCU控制器模块的主控芯片为STM32F103RCT6,采用DC3.3V直流供电;
[0007]所述以太网通信模块的通信芯片为W5100S芯片,采用DC3.3V进行供电;
[0008]每两个所述继电器控制直流电源模组和交流电源模组内部的其中各一路输出电压;
[0009]所述电流检测模块采用的芯片为ACS722霍尔型电流检测芯片,所述ACS722霍尔型电流检测芯片将通过的电流转换成输出电压发送至所述MCU控制器模块的ADC接口。
[0010]优选地,所述直流电源模组包括DC24V电源模块、DC12V电源模块和DC5V电源模块,所述交流电源模组包括AC48V电源模块、AC24V电源模块和AC12V电源模块。
[0011]优选地,所述DC24V电源模块分别对所述内部供电模块、MCU控制器模块和以太网通信模块进行供电,所述内部供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MCU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内部供电模块通过TDI1509芯片将输入的直流电变压转变为DC5V的直流电,通过LM1117芯片将DC5V直流电转换成DC3.3V直流电。
[0013]优选地,所述主控芯片通过SPI总线与以太网通信模块进行通信,通过GPIO总线控制所述继电器进行输出电压的选择,通过ADC接口实现对输出电流值的采样。
[0014]优选地,通过所述SPI总线与所述主控芯片进行通信,所述以太网通信模块的外部接口为RJ45标准的以太网接口。
[0015]优选地,所述MCU控制器模块通过控制继电器开关状态来设定每路的输出电压。
[0016]优选地,所述MCU控制器模块通过读取所述ADC接口的数值判断输出电流的大小。
[0017]本技术中的有益效果为:
[0018]1、将多种电压输出集成到一起,大幅节省了空间,由于每路输出都受继电器控制,电压输出值可以通过编程进行设置,是设备安装更加灵活方便。
[0019]2、每路输出均通过电流检测模块进行监测,可以实时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通过电流值即可判断除设备是否发送故障、是运行在高负载情况下,还是在低负载情况。
[0020]3、用户可以通过以太网通信模块提供的接口下发指令,控制每路的输出电压,同时还能将检测到的每路电流值发送到远程服务器,使用户可以随时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可编程监控集中电源一体机的系统框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可编程监控集中电源一体机的内部供电模块电路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可编程监控集中电源一体机的MCU控制器模块电路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可编程监控集中电源一体机的以太网通信模块电路图;
[0025]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可编程监控集中电源一体机的继电器电路图;
[0026]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可编程监控集中电源一体机的电流检测模块电路图。
[0027]图中:1、电源接口;2、电压选择模块;3、电流检测模块;4、输出接口;5、内部供电模块;6、MCU控制器模块;7、以太网通信模块;101、DC24V电源模块;102、DC12V电源模块;103、DC5V电源模块;104、AC48V电源模块;105、AC24V电源模块;106、AC12V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9]参照图1

6,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可编程监控集中电源一体机,包括电源接口1、电压选择模块2、电流检测模块3、输出接口4、内部供电模块5、MCU控制器模块6和以太
网通信模块7,所述电源接口1采用交流220V作为输入电压,所述电源接口1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直流电源模组和交流电源模组,所述直流电源模组包括DC24V电源模块101、DC12V电源模块102和DC5V电源模块103,所述交流电源模组包括AC48V电源模块104、AC24V电源模块105和AC12V电源模块106,所述DC24V电源模块101分别对所述内部供电模块5、MCU控制器模块6和以太网通信模块7进行供电,所述内部供电模块5的输出端与所述MCU控制器模块6的输入端连接;
[0030]进一步地,所述内部供电模块5通过TDI1509芯片将输入的直流电变压转变为DC5V的直流电,通过LM1117芯片将DC5V直流电转换成DC3.3V直流电;
[0031]所述直流电源模组的输出端和交流电源模组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电压选择模块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选择模块2包括继电器,直流电源模组和交流电源模组通过继电器向输出接口供电,通过打开和关闭不同的继电器为每路输出选择不同的电源;
[00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可编程监控集中电源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接口(1)、电压选择模块(2)、电流检测模块(3)、输出接口(4)、内部供电模块(5)、MCU控制器模块(6)和以太网通信模块(7),所述电源接口(1)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直流电源模组和交流电源模组,所述直流电源模组的输出端和交流电源模组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电压选择模块(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选择模块(2)包括继电器,所述电压选择模块(2)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流检测模块(3)的输入端和MCU控制器模块(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CU控制器模块(6)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检测模块(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模块(3)的输出端与输出接口(4)相连;所述MCU控制器模块(6)的主控芯片为STM32F103RCT6,采用DC3.3V直流供电;所述以太网通信模块(7)的通信芯片为W5100S芯片,采用DC3.3V进行供电;每两个所述继电器控制直流电源模组和交流电源模组内部的其中各一路输出电压;所述电流检测模块(3)采用的芯片为ACS722霍尔型电流检测芯片,所述ACS722霍尔型电流检测芯片将通过的电流转换成输出电压发送至所述MCU控制器模块(6)的ADC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可编程监控集中电源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模组包括DC24V电源模块(101)、DC12V电源模块(102)和DC5V电源模块(103),所述交流电源模组包括AC48V电源模块(104)、AC24V电源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文龙程柯毅何茂岩孙轶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拓甫网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