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染缸的双桶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3932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染织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染缸的双桶上料装置,包括染缸、与染缸相连通的混配桶,混配桶上转动连接有搅拌杆和驱动搅拌杆转动的搅拌电机,其特征在于:混配桶设置有至少两个,相邻两混配桶之间设置有驱动染料在两混配桶之间流动的料液输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在相邻两混配桶之间设置料液输送装置,实现对出现故障的混配桶内染料液的转移,避免了染料与外界接触,保证里染织生产的连续进行,提高了染织的效率;通过驱动气缸驱动刮料环沿轴向滑动,从而将附着在混配桶内壁的染料液刮到混配桶底部,从而降低了混配桶内染料液的残留,减少了染料液的浪费。减少了染料液的浪费。减少了染料液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染缸的双桶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染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染缸的双桶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在纺织厂对布料进行染色时,需要对染料进行混配,并将混配好的染料输送到染缸中。现有技术通过混配桶进行染料混配,但混配桶出现故障需要进行维修时,现有方法是将混配桶停止,并将混配桶内的残留染料排出,对混配桶进行维修,过程中无法向染缸内供料,影响染织效率,同时排出于混配桶的染料与外界接触容易造成染料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染缸的双桶上料装置,具有保证染织效率的效果。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染缸的双桶上料装置,包括染缸、与所述染缸相连通的混配桶,所述混配桶上转动连接有搅拌杆和驱动所述搅拌杆转动的搅拌电机,所述混配桶设置有至少两个,相邻两所述混配桶之间设置有驱动染料在两所述混配桶之间流动的料液输送装置。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驱动搅拌转动对混配桶内的染料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混合后的染料液输送到染缸中是,设置多个混配桶,当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混配桶向染缸内输送染料液时,其他混配桶进行染料的混配,从而提高染织效率;当一个混配桶出现故障时,通过料液输送装置将出现故障的混配桶中的染料液输送到与其相邻的混配桶中继续进行混配,避免了染料与外界接触,保证里染织生产的连续进行,提高了染织的效率。
[0006]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料液输送装置包括两根连接于两所述混配桶之间的输送管道。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两所述输送管道上分别连接有输送泵一,两所述输送泵一的输送方向相反。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相邻两混配桶之间连接两个输送管道,并通过输送方向相反的两输送泵一实现通过输送管道连接的两混配桶之间染液输送方向的转换。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两输送管道之间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输送泵二,两所述输送管道上分别连接有换向阀组。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向阀组包括两个电磁阀,两所述电磁阀分别位于所述连通管两侧。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两混配桶之间染料液的输送时,开启输送泵二,通过
开启和关闭不同输送管道上分别位于连通管两侧的电磁阀实现对两混配桶之间染液输送方向的转换。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两输送管道之间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输送泵二,两所述输送管道上分别连接有换向阀组,所述换向阀组包括三通换向阀,所述连通管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三通换向阀。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两混配桶之间染料液的输送时,开启输送泵二,通过控制位于连通管两端的三通换向阀,实现对两混配桶之间染液输送方向的转换。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料液输送装置位于所述混配桶底部,所述混配桶内滑动连接有刮料环,所述刮料环外缘与所述混配桶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混配桶上连接有驱动所述刮料环沿混配桶的轴向滑动的驱动气缸。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出现故障的混配桶中的染料液的排出时,在混配桶的内壁会附着大量的染料液,通过驱动气缸驱动刮料环沿轴向滑动,从而将附着在混配桶内壁的染料液刮到混配桶底部,从而降低了混配桶内染料液的残留,减少了染料液的浪费。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通过设置多个与染缸相连的染料桶轮流进行染料液的混配和输送,从而提高染织效率;
[0018]2.在相邻两混配桶之间设置料液输送装置,实现对出现故障的混配桶内染料液的转移,避免了染料与外界接触,保证里染织生产的连续进行,提高了染织的效率;
[0019]3.通过驱动气缸驱动刮料环沿轴向滑动,从而将附着在混配桶内壁的染料液刮到混配桶底部,从而降低了混配桶内染料液的残留,减少了染料液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实施例1

3混配桶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实施例1的料液输送装置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3]图3是实施例2的料液输送装置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4]图4是实施例3的料液输送装置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5]图中,1、染缸;11、连接管;12、进料阀;2、混配桶;21、混配桶a;22、混配桶b;3、搅拌电机;31、搅拌杆;41、输送管道;421、输送泵一a;422、输送泵一b;43、连通管;431、输送段一;432、输送管二;433、输送管三;434、输送管四;44、输送泵二;511、电磁阀一;512、电磁阀二;513、电磁阀三;514、电磁阀四;52、三通换向阀;6、刮料环;61、驱动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1,一种用于染缸1的双桶上料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染缸1、与染缸1相连通的混配桶2,每个染缸1与混配桶2之间设置有连接管11,每个连接管11上设置有进料阀12,混配桶2上转动连接有搅拌杆31和驱动搅拌杆31转动的搅拌电机3,料液输送装置位于混配桶2底部,混配桶2内滑动连接有刮料环6,刮料环6外缘与混配桶2的内壁相接触,混配桶2上连接有驱动刮料环6沿混配桶2的轴向滑动的驱动气缸61。混配桶2设置有两个,分别为混配桶a21和混配桶b22,两混配桶2之间设置有驱动染料在两混配桶2之间流动的料液输送装置。料液输送装置包括两根连接于两混配桶2之间的输送管道41,两输送管道41上分别连接有输送泵一,输送泵一包括由混配桶a21向混配桶b22输送液体的输送泵一a421、由混配桶b22向混配桶a21输送液体的输送泵一b422。
[0028]当混配桶a21损坏时,关闭与混配桶a21相连的进料阀12,开启输送泵一a421,关闭输送泵一b422,从而将混配桶a21内的染料液输送到混配桶b22中;当混配桶b22损坏时,关闭与混配桶b22相连的进料阀12,开启输送泵一b422,关闭输送泵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染缸(1)的双桶上料装置,包括染缸(1)、与所述染缸(1)相连通的混配桶(2),所述混配桶(2)上转动连接有搅拌杆(31)和驱动所述搅拌杆(31)转动的搅拌电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配桶(2)设置有至少两个,相邻两所述混配桶(2)之间设置有驱动染料在两所述混配桶(2)之间流动的料液输送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染缸(1)的双桶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液输送装置包括两根连接于两所述混配桶(2)之间的输送管道(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染缸(1)的双桶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输送管道(41)上分别连接有输送泵一,两所述输送泵一的输送方向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染缸(1)的双桶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输送管道(41)之间连接有连通管(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全
申请(专利权)人:荆州市德泰工贸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