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恒雷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用涵管吊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392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涵管吊运装置,包括折形的第一吊臂和折形的第二吊臂,所述第一吊臂和第二吊臂的底端均设有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吊臂靠近顶端的侧壁开有通孔,第一吊臂靠近顶端的位置开有插接孔,插接孔的端面结构为矩形,所述第二吊臂靠近顶端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一端穿过通孔后螺纹套接有旋帽,所述第二吊臂靠近顶端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吊杆,吊杆的底部外壁开有吊槽,吊杆位于螺纹杆的上方,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端面为U形的上插块和下插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水利工程用涵管吊运装置,可以根据涵管的直径进行调节后固定,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及装置的适用范围。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及装置的适用范围。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及装置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涵管吊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涵管吊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考虑到排水、供水等问题,需要在地下安装涵管,涵管是埋设于地表以下的管道,用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用于引水,在安装涵管时,需要利用吊运装置对涵管进行吊运到安装坑内,上述中的吊运装置包括升降部分和固定涵管的部分。
[0003]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水利工程用涵管吊运装置,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多存在以下的不足:不便于工作人员根据涵管的管径进行调节固定,且在吊运时,现有装置的稳定性较差,综上,现有的水利工程用涵管吊运装置大多还不能很好地契合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涵管吊运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水利工程用涵管吊运装置,包括折形的第一吊臂和折形的第二吊臂,所述第一吊臂和第二吊臂的底端均设有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吊臂靠近顶端的侧壁开有通孔,第一吊臂靠近顶端的位置开有插接孔,插接孔的端面结构为矩形,所述第二吊臂靠近顶端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一端穿过通孔后螺纹套接有旋帽,所述第二吊臂靠近顶端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吊杆,吊杆的底部外壁开有吊槽,吊杆位于螺纹杆的上方。
[000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端面为U形的上插块和下插块,上插块和下插块的端面结构均为弧形。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上插块的底部外壁焊接有导向杆,下插块的顶部外壁焊接有导向座,导向座的顶端开有导向槽,导向杆的底端插接在导向槽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插块的端部侧壁焊接有边立板,边立板靠近底端的侧壁焊接有矩形管。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下插块的端部侧壁焊接有垫块,垫块的侧壁焊接有插接条,插接条的顶端穿插过矩形管后焊接有限位头。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上插块的顶部外壁和下插块的底部外壁均开有螺纹孔,螺纹孔内均螺纹插接有固定螺杆。
[0012]进一步的,所述矩形管的一侧外壁开有螺孔,螺孔内螺纹插接有螺栓杆,螺栓杆的端部与插接条的侧壁抵紧。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通过设置第一吊臂和第二吊臂,第一吊臂和第二吊臂均为折形结构,在吊运移动时,第一吊臂和第二吊臂与涵管之间形成三角形的固定结构,进而提高涵管吊运的稳定性,且结合螺纹杆的设置,可以根据涵管的长度调节第一吊臂和第二吊臂之间的距离,提高
装置的适用性。
[0015]2.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在使用时,两个固定机构可以对涵管的两端进行固定,且是对涵管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固定方式简单,且可以根据涵管的管径进行调节,调节时,将螺栓杆拧松,调节上插块和下插块之间的距离,直至上插块和下插块分别插在涵管的端部为止时拧紧螺栓杆和各固定螺杆,此即完成了对涵管的固定,接着进行吊移即可。
[0016]3.通过设置的导向杆和导向座,导向杆和导向座为上插块和下插块之间的距离调节提供导向,使得上插块和下插块之间的位置保持相对一致,提高吊运涵管的平衡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涵管吊运装置的实施例1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涵管吊运装置的实施例1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涵管吊运装置的实施例2的局部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

下插块、2

垫块、3

矩形管、4

螺栓杆、5

插接条、6

限位头、7

边立板、8

上插块、9

固定螺杆、10

螺纹杆、11

吊杆、12

第一吊臂、13

旋帽、14

第二吊臂、15

吊槽、16

导向杆、17

导向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实施例1
[0023]参照图1

2,一种水利工程用涵管吊运装置,包括折形的第一吊臂12和折形的第二吊臂14,在吊运移动时,第一吊臂12和第二吊臂14与涵管之间形成三角形的固定结构,进而提高涵管吊运的稳定性,第一吊臂12和第二吊臂14的底端均设有固定机构,两个固定机构可以对涵管的两端进行固定,且是对涵管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固定方式简单,第一吊臂12靠近顶端的侧壁开有通孔,第一吊臂12靠近顶端的位置开有插接孔,插接孔的端面结构为矩形,第二吊臂14靠近顶端的侧壁焊接有螺纹杆10,螺纹杆10的一端穿过通孔后螺纹套接有旋帽13,第二吊臂14靠近顶端的侧壁焊接有吊杆11,吊杆11的底部外壁开有吊槽15,吊杆11位于螺纹杆10的上方,可以根据涵管的长度调节第一吊臂12和第二吊臂14之间的距离,提高装置的适用性。
[0024]本技术中,固定机构包括端面为U形的上插块8和下插块1,上插块8和下插块1的端面结构均为弧形。
[0025]其中,上插块8的端部侧壁焊接有边立板7,边立板7靠近底端的侧壁焊接有矩形管3。
[0026]其中,下插块1的端部侧壁焊接有垫块2,垫块2的侧壁焊接有插接条5,插接条5的顶端穿插过矩形管3后焊接有限位头6,可以根据涵管的管径进行调节,调节时,将螺栓杆4
拧松,调节上插块8和下插块1之间的距离,直至上插块8和下插块1分别插在涵管的端部为止时拧紧螺栓杆4和各固定螺杆9,此即完成了对涵管的固定,接着进行吊移即可。
[0027]其中,上插块8的顶部外壁和下插块1的底部外壁均开有螺纹孔,螺纹孔内均螺纹插接有固定螺杆9。
[0028]其中,矩形管3的一侧外壁开有螺孔,螺孔内螺纹插接有螺栓杆4,螺栓杆4的端部与插接条5的侧壁抵紧。
[0029]工作原理:第一吊臂12和第二吊臂14均为折形结构,在吊运移动时,第一吊臂12和第二吊臂14与涵管之间形成三角形的固定结构,进而提高涵管吊运的稳定性,且可以根据涵管的长度调节第一吊臂12和第二吊臂14之间的距离,提高装置的适用性,在使用时,两个固定机构可以对涵管的两端进行固定,且是对涵管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固定方式简单,并可以根据涵管的管径进行调节,调节时,将螺栓杆4拧松,调节上插块8和下插块1之间的距离,直至上插块8和下插块1分别插在涵管的端部为止时拧紧螺栓杆4和各固定螺杆9,此即完成了对涵管的固定,接着进行吊移即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涵管吊运装置,包括折形的第一吊臂(12)和折形的第二吊臂(1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臂(12)和第二吊臂(14)的底端均设有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吊臂(12)靠近顶端的侧壁开有通孔,第一吊臂(12)靠近顶端的位置开有插接孔,插接孔的端面结构为矩形,所述第二吊臂(14)靠近顶端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0),螺纹杆(10)的一端穿过通孔后螺纹套接有旋帽(13),所述第二吊臂(14)靠近顶端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吊杆(11),吊杆(11)的底部外壁开有吊槽(15),吊杆(11)位于螺纹杆(10)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涵管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端面为U形的上插块(8)和下插块(1),上插块(8)和下插块(1)的端面结构均为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涵管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插块(8)的底部外壁焊接有导向杆(16),下插块(1)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恒雷
申请(专利权)人:于恒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