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控制电缆放线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3672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控控制电缆放线盘,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前上端拐角处转动安装有收线轮,所述底架的前端靠近收线轮的前方转动安装有转辊,所述底架的对应转辊的上方设置有加压机构,所述加压机构包括位于转辊上方的连接壳、贯穿连接壳内侧的内插筒,所述连接壳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压印轮,所述内插筒的内侧设置有与压印轮同步转动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转动将液体冲入压印轮内侧,所述连接壳的上端面贯穿设置有通入内侧的供液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同时进行多种电缆的铺设,可以进行电缆标记,利于后期识别进行不同电缆与设备的接线步骤,可以精确的把控拉扯出的电缆的长度,利于精确的把握拉扯电缆的长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控制电缆放线盘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铺设
,尤其涉及一种数控控制电缆放线盘。

技术介绍

[0002]在电缆的布设过程中,需要使用到防线盘进行辅助,防线盘上整齐盘绕好电缆,随着之后的拖拽将电缆下放,使得电缆完成铺设,但铺设的过程中存在弊端,电缆的拉拽长度难以计算,电缆拉拽时的拉出位置平移变化较大,不利于电缆的铺设,也较难控制,其次,拉拽时不具备标记电缆的功能,在较多的电缆同步铺设时易造成混乱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数控控制电缆放线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数控控制电缆放线盘。
[000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数控控制电缆放线盘,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前上端拐角处转动安装有收线轮,所述底架的前端靠近收线轮的前方转动安装有转辊,所述底架的对应转辊的上方设置有加压机构,所述加压机构包括位于转辊上方的连接壳、贯穿连接壳内侧的内插筒,所述连接壳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压印轮,所述内插筒的内侧设置有与压印轮同步转动的螺旋叶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控制电缆放线盘,包括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的前上端拐角处转动安装有收线轮(2),所述底架(1)的前端靠近收线轮(2)的前方转动安装有转辊(3),所述底架(1)的对应转辊(3)的上方设置有加压机构(5),所述加压机构(5)包括位于转辊(3)上方的连接壳(51)、贯穿连接壳(51)内侧的内插筒(52),所述连接壳(51)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压印轮(6),所述内插筒(52)的内侧设置有与压印轮(6)同步转动的螺旋叶片(55),所述螺旋叶片(55)转动将液体冲入压印轮(6)内侧,所述连接壳(51)的上端面贯穿设置有通入内侧的供液机构(7);还包括有测距模块(8),所述测距模块(8)包括固定安装在连接壳(51)上端面的激光检测仪(81)、嵌入安装在压印轮(6)一侧供激光检测仪(81)探测的感应片(82),根据激光检测仪(81)探测出感应片(82)的次数来计算电缆被拉出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控制电缆放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轮(2)包括转动安装在底架(1)上端拐角处的转轴(21)、套装在转轴(21)外表面的套辊(22)、固定套装在套辊(22)两端的端板(23)、活动套装在套辊(22)外表面的隔板(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控控制电缆放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4)的数量设置为若干组,所述隔板(24)与套辊(22)之间螺纹配合,所述底架(1)的上端面靠近转轴(21)的两端处分别固定安装有轴承座(25),所述转轴(21)与轴承座(25)之间转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控制电缆放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辊(3)的两端转动安装有固定侧板(4),所述固定侧板(4)的后端固定连接在底架(1)的外表面,所述连接壳(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56),所述固定架(56)的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璐于小晏姜晓阳魏爱华刘海林韩丹连爱红邹晓华王晓红夏伟伟徐丽君李玉文于津东彭红吕琛郑军洋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荣成市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