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小型复合能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能源
,尤其涉及一种微小型复合能源装置及其集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信息技术及MEMS(微机电系统)的飞速发展,以无线传感网络为代表的无人值守小型化设备在军事、救灾、环境等方面广泛应用。这些无人值守设备大多放置在野外环境,部分设备对隐蔽性具有较高要求,因此设备需要尽可能地提高集成密度,降低体积重量,并且做到在数月的工作周期内持续、稳定、高可靠的自主供能。对于这类无人值守的小型化设备,通常供能单元在整个系统中的体积占比最大,因此提升供能单元的集成密度及供能的稳定性与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0003]现有关于微小型能源装置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复合能源架构及能源管理策略与方法。专利CN 107895997公开了一种由燃料电池、锂电池、超级电容器、振动能量收集器及太阳能电池组成的能源系统及电源管理系统;专利CN 109617210公开了一种由环境能量收集模块,能量管理模块和能量存储模块组成的适用于小型负载的复合微能源系统及其能量管理方法,但均未涉及装置微小型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小型复合能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电池、燃料电池、储能模块以及能源管理模块,光伏电池与燃料电池分别连接至储能模块和能源管理模块;储能模块储存光伏电池与燃料电池输出的电能;能源管理模块,包括控制电路板及控制电路板上的对外供电连接器,用于控制燃料电池反应回路的通断、管理储能模块的充放电规则以及对外供电;储能模块与能源管理模块一体化集成在一个结构盒体内,燃料电池与光伏电池均设置于结构盒体上方,光伏电池嵌套在燃料电池外侧,燃料电池与光伏电池之间具有一定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型复合能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电池包括结构壳体、光伏电池板、第一三维共形电路以及第一弹性连接器,光伏电池板以最大面积铺在结构壳体外表面,三维共性电路布置在结构壳体表面,实现各光伏电池板之间电连接,并通过第一三维共形电路将光伏电池正负极接至第一弹性连接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小型复合能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包括燃料罐、反应膜、分离式反应电极、第二三维共形电路以及第二弹性连接器,反应膜与分离式反应电极由内至外依次布置在燃料罐表面,所述燃料罐表面与分离式反应电极开设有小孔,且一一对应,用于输送燃料与空气至反应膜;第二三维共形电路设置于燃料罐表面与分离式反应电极构成燃料电池的正负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羊慧,陈显才,方杰,蒋瑶珮,崔西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