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设备,涉及建筑智能化技术领域,包括盒体,盒体的底面设置有两组固定机构,盒体的内部设置有减震机构。它能够通过设置固定机构,能够对装置进行底面固定,并利用竖向和横向的双重加持,使设备更加稳固的附着于固定物之上,避免设备在使用时掉落地面导致损坏,同时通过设置减震机构,在设备受到较大作用力掉落地面时,减震机构能后对装置核心进行全方位减震,避免装置核心受到震动损坏,有效的降低了设备的损坏风险,通过设置保护盖和把手,能够对盒体进行快捷开启与关闭,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效率,通过设置卡槽,能够将调试器本体卡接于支撑杆支撑板的内部,对调试器本体进行进一步的固定。对调试器本体进行进一步的固定。对调试器本体进行进一步的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智能化
,具体是一种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智能化系统是以建筑物为平台,基于对各类智能化信息的综合应用,集架构、系统、应用、管理及优化组合为一体,具有感知、传输、记忆、推理、判断和决策的综合智慧能力,形成以人、建筑、环境互为协调的整合体,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利及可持续发展功能环境的建筑。
[0003]在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运行之中,需要对系统进行调试,比如网线线路和输电线路的故障排查和安全检测,在现有的调试装置中,参见专利文件CN211977979U,此专利提出的方案只能够对调试装置进行竖向固,并不能够对装置进行横向固定,且在对装置的作用力较大时装置仍有跌落的危险,容易导致装置掉落至地面从而损坏;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设备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设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设备,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底面设置有两组固定机构,所述盒体的内部设置有减震机构。
[000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滑杆组、第二滑杆组、第一加持板和第二加持板,所述第一滑杆组固定连接于所述盒体的底面,所述第二滑杆组固定连接于所述盒体的底面。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杆组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杆组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杆组的外表面套设有两个第一伸缩弹簧,两个所述第一伸缩弹簧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杆组的外表面套设有两个第二伸缩弹簧,两个第二伸缩弹簧相互靠近的底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持板靠近第一滑杆组的一侧面通过销轴铰接有两个第一连杆。
[0009]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第一加持板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与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的上表面相铰接,所述第二加持板靠近所述第二滑杆组的一侧面通过销轴铰接有两个第二连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一加持板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与两个所述第二滑块的上表面相铰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支撑杆支撑板,所述支撑杆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调试器本体,所述支撑杆支撑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十个第三伸缩弹簧,每个所述第三伸缩弹簧远离所述支撑杆支撑板的一端均与所述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支撑板的四个边角处均滑动连接有活动杆,每个所述活动杆的上表面和底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每个所述活动杆的外表面均套设有两个第四伸缩弹簧,两个所述第四伸缩弹簧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杆支撑板的上方和下方。
[0012]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上表面通过销轴铰接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调试器本体位于所述卡槽的内部,所述调试器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三个数据口。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设备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机构,能够对装置进行底面固定,并利用竖向和横向的双重加持,使设备更加稳固的附着于固定物之上,避免设备在使用时掉落地面导致损坏,同时通过设置减震机构,在设备受到较大作用力掉落地面时,减震机构能后对装置核心进行全方位减震,避免装置核心受到震动损坏,有效的降低了设备的损坏风险。
[0016]2、本技术通过设置保护盖和把手,能够对盒体进行快捷开启与关闭,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效率,通过设置卡槽,能够将调试器本体卡接于支撑杆支撑板的内部,对调试器本体进行进一步的固定。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的仰视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固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减震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盒体;2、固定机构;201、第一滑杆组;202、第二滑杆组;203、第一加持板;204、第二加持板;205、第一滑块;206、第二滑块;207、第一伸缩弹簧;208、第二伸缩弹簧;209、第一连杆;210、第二连杆;3、减震机构;301、支撑板;302、调试器本体;303、第三伸缩弹簧;304、活动杆;305、限位块;306、第四伸缩弹簧;4、保护盖;5、把手;6、卡槽;7、数据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设备,该装置能够对调试装备进行固定和减震,避免调试装置固定不稳跌落地面导致设备损坏。
[0024]参见图1~图4,一种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设备,包括盒体1,优选的,盒体1的上表面通过销轴铰接有保护盖4,保护盖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5,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开启或关闭盒体1,提高工作效率。
[0025]此处盒体1为设备的外部保护壳,其材质应采用高强度塑料支撑,避免采用金属导致的静电干扰设备正常工作,且盒体1的棱角处均经过钝化处理,避免盒体1的棱角处对工作人员造成误伤。
[0026]盒体1的底面设置有两组固定机构2,在这里,固定机构2包括第一滑杆组201、第二滑杆组202、第一加持板203和第二加持板204,第一滑杆组201固定连接于盒体1的底面,第
二滑杆组202固定连接于盒体1的底面。
[0027]同时,第一滑杆组20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块205,第二滑杆组20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滑块206,第一滑杆组201的外表面套设有两个第一伸缩弹簧207,两个第一伸缩弹簧207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滑块205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0028]还包括,第二滑杆组202的外表面套设有两个第二伸缩弹簧208,两个第二伸缩弹簧208相互靠近的底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滑块206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第一加持板203靠近第一滑杆组201的一侧面通过销轴铰接有两个第一连杆209。
[0029]进一步的,两个第一连杆209远离第一加持板203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与两个第一滑块205的上表面相铰接,第二加持板204靠近第二滑杆组202的一侧面通过销轴铰接有两个第二连杆210,两个第二连杆210远离第一加持板203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与两个第二滑块206的上表面相铰接。
[0030]即能够通过两个第一加持板203和两个第二加持板204之间形成一个方形轮廓,使设备能够在固定时四面受力,加强设备的稳定性,同时,两个第一加持板203和两个第二加持板204相对独立的联动设置能够使得设备可固定于任何凸出物之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设备,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底面设置有两组固定机构(2),所述盒体(1)的内部设置有减震机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第一滑杆组(201)、第二滑杆组(202)、第一加持板(203)和第二加持板(204),所述第一滑杆组(201)固定连接于所述盒体(1)的底面,所述第二滑杆组(202)固定连接于所述盒体(1)的底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杆组(20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块(205),所述第二滑杆组(20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滑块(206),所述第一滑杆组(201)的外表面套设有两个第一伸缩弹簧(207),两个所述第一伸缩弹簧(207)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滑块(205)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杆组(202)的外表面套设有两个第二伸缩弹簧(208),两个第二伸缩弹簧(208)相互靠近的底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滑块(206)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持板(203)靠近第一滑杆组(201)的一侧面通过销轴铰接有两个第一连杆(20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209)远离所述第一加持板(203)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与两个所述第一滑块(205)的上表面相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晓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子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