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划痕实验及结果定量分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3553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胞划痕实验及结果定量分析装置,与六孔板配合应用,该装置包括划痕小室、划痕针、可视化定位定量分析板;所述划痕小室置于六孔板的孔位上部,划痕小室的底面开有两个相互垂直的滑轨槽;所述划痕针自上至下包括持针柄、螺纹划痕针段、划痕针尖、可调节固定器,可调节固定器与螺纹划痕针段螺纹连接,使用时可调节固定器位于划痕小室内,螺纹划痕针段位于滑轨槽内;所述可视化定位定量分析板置于六孔板底面,其孔位与六孔板的孔位相同,每个孔位包括位于中心处的相互垂直的两条定位线、位于定位线两侧的参考线、均匀定量分布在两参考线内的定量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细胞划痕实验的效果,且实现了实验结果的定量与准确分析。量与准确分析。量与准确分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细胞划痕实验及结果定量分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细胞划痕实验及结果定量分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细胞划痕实验主要用于评价贴壁生长的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检测方法。目前,细胞划痕试验主要是人工利用直尺等工具手动操作完成,其实验步骤主要为:首先,在细胞容器外部底面用直尺比着,记号笔均匀划横线;接着,待细胞长满后,以10μl移液枪枪头(Tip头)比着直尺在容器底部进行划痕;最后,在不同时间点,镜下观察细胞的侵袭及转移能力;上述实验步骤要求操作者保持枪头垂直,不能倾斜,用力均一,操作要求技术较高,否则会出现细胞划痕弯曲、偏离、粗细不等问题;不同时间很难准确定位至同一位置,影响结果的判断;并且底部的划痕标记也会影响后续的拍照。目前除网络软件分析外,尚无针对细胞划痕定位及定量分析的装置应用于实验,准确的定位与及时的定量分析对判断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更为客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细胞划痕实验及结果定量分析装置,能够保证细胞划痕实验的效果,且实现了实验结果的定量与准确分析。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细胞划痕实验及结果定量分析装置,与六孔板配合应用,该装置包括划痕小室、划痕针、可视化定位定量分析板;
[0005]所述划痕小室置于六孔板的孔位上部,划痕小室的底面开有两个相互垂直的滑轨槽;
[0006]所述划痕针自上至下包括持针柄、螺纹划痕针段、划痕针尖、可调节固定器,可调节固定器与螺纹划痕针段螺纹连接,使用时可调节固定器位于划痕小室内,螺纹划痕针段位于滑轨槽内;
[0007]所述可视化定位定量分析板置于六孔板底面,其孔位与六孔板的孔位相同,每个孔位包括位于中心处的相互垂直的两条定位线、位于定位线两侧的参考线、均匀定量分布在两参考线内的定量线。
[0008]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划痕小室的直径与六孔板的内径相同,高度为六孔板孔内高度的1/3。
[0009]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划痕小室的顶面设有沿边。
[0010]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滑轨槽的内径与螺纹划痕针段的直径相同。
[0011]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划痕针尖的直径为1mm。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设置的划痕小室的内部结构与所述划痕针匹配使用,可以防止划痕过程中出现的划痕宽窄不一、歪斜,有效保证细胞划痕实验的效果;
[0014](2)所述可视化定位定量分析板可定位观察位置,量化划痕间距的变化,保障实验结果更具有准确性及科学性,为后续的实验提供更为可信的实验数据及照片;
[0015](3)本技术所用的材料与细胞培养板的材料一致,无需新型材料,并且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所述划痕小室的侧视图;
[0017]图2是所述划痕小室的俯视图;
[0018]图3是所述划痕针的侧视图;
[0019]图4是所述可视化定位定量分析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所述可视化定位定量分析板的一个孔位的放大图。
[0021]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划痕小室,11、沿边,12、滑轨槽,2、划痕针,21、持针柄,22、螺纹划痕针段,23、划痕针尖,24、可调节固定器,3、可视化定位定量分析板,31、定位线,32、参考线,33、定量线,34、孔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3]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实施例包括:
[0024]一种细胞划痕实验及结果定量分析装置,与六孔板配合应用,该装置包括划痕小室1、划痕针2、可视化定位定量分析板3。
[0025]所述划痕小室1置于六孔板的孔位上部,直径与六孔板的内径相同,高度为六孔板孔内高度的1/3。优选的,所述划痕小室1的顶面设有沿边11,本示例中,沿边11设计呈正方形,一方面起到划痕小室1悬空于六孔板孔位的作用,另一方面方便划痕小室1的取放。划痕小室1的底面开有两个相互垂直的滑轨槽12,作为划痕针1的移动轨道。
[0026]结合图3,所述划痕针2自上至下包括持针柄21、螺纹划痕针段22、划痕针尖23、可调节固定器24,可调节固定器24与螺纹划痕针段22螺纹连接,使用时可调节固定器24位于划痕小室1内,螺纹划痕针段22位于滑轨槽12内。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划痕针段22的直径与滑轨槽12的内径相同。所述划痕针尖23的直径为1mm。
[0027]所述划痕小室1的内部结构与所述划痕针2匹配使用,可以防止划痕过程中出现的划痕宽窄不一、歪斜,有效保证细胞划痕实验的效果。
[0028]结合图4,所述可视化定位定量分析板3置于六孔板底面,其孔位34的大小及数量与六孔板的孔位的大小及数量相同,每个孔位34包括位于中心处的相互垂直的两条定位线31、位于定位线31两侧的参考线32、均匀定量分布在两参考线32内的定量线33。所述定位线31的位置与滑轨槽12的位置相对应。在一实施例中,参阅图5,在两条定位线31的两侧各5mm的位置做参考线32,将两参考线32内1cm的距离平均分为50份做为定量线33,两定量线33的
距离为0.2mm,通过观察划痕定量线33距离的差异来分析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
[0029]本装置的使用方法为:首先在细胞培养皿的细胞长满后,将划痕小室1置于六孔板的孔位内,手持划痕针2的持针柄21将划痕针2垂直置于滑轨槽12内;其次调节可调节固定器24后,使划痕针尖23与待划痕细胞保持合适的距离,应用划痕针2在滑轨槽12垂直划过;最后将可视化定位定量分析板3置于六孔板相对应的位置下,镜下观察:首先根据定位线31定位观察点,利用定量线33量化划痕两侧距离,记录下此时的位置,然后在规定的实验时间,根据定位线31的位置观察上次相同的位置的位移,进行定量分析。所述可视化定位定量分析板3可定位观察位置,量化划痕间距的变化,保障实验结果更具有准确性及科学性,为后续的实验提供更为可信的实验数据及照片。
[0030]本技术所用的材料与细胞培养板的材料一致,无需新型材料,并且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使用方便。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胞划痕实验及结果定量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六孔板配合应用,该装置包括划痕小室、划痕针、可视化定位定量分析板;所述划痕小室置于六孔板的孔位上部,划痕小室的底面开有两个相互垂直的滑轨槽;所述划痕针自上至下包括持针柄、螺纹划痕针段、划痕针尖、可调节固定器,可调节固定器与螺纹划痕针段螺纹连接,使用时可调节固定器位于划痕小室内,螺纹划痕针段位于滑轨槽内;所述可视化定位定量分析板置于六孔板底面,其孔位与六孔板的孔位相同,每个孔位包括位于中心处的相互垂直的两条定位线、位于定位线两侧的参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晓云苗嫚丽陈旭张玲姜雪勤徐玉菲潘敏徐方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