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昌华专利>正文

一种可移动式智能变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3438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智能变电站,涉及到电力配网技术领域,包括包括车架和智能变电站,所述车架的表面安装有升降装置和移动固定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用于对智能变电站的上升或下降,所述移动固定装置用于对车架的移动或固定,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对称安装在车架顶部的双轴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通过双轴电机、滑杆等结构,其中双轴电机通过滑杆使夹具带动智能变电站向上移动,当智能变电站上升后即可推动该装置,使其移动,当滚轮套件长时间使用发生损坏后,反向操作双轴电机使智能变电站接地后,双轴电机继续转动,即可使车架的高度上升,同时使车架底部的滚轮套件离地,便于对其进行更换维修。便于对其进行更换维修。便于对其进行更换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智能变电站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配网
,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式智能变电站。

技术介绍

[0002]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
[0003]现有的智能变电站大多与地面直接固定,使得其移动较为困难,当需要更换智能变电站的工作地点时极为麻烦,费时费力,且部分在智能变电站底部直接安装滚轮的机构在长时间使用后,滚轮会发生损坏,不便更换或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式智能变电站,通过双轴电机、滑杆等结构,其中双轴电机通过滑杆使夹具带动智能变电站向上移动,当智能变电站上升后即可推动该装置,使其移动,当滚轮套件长时间使用发生损坏后,反向操作双轴电机使智能变电站接地后,双轴电机继续转动,即可使车架的高度上升,同时使车架底部的滚轮套件离地,便于对其进行更换维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式智能变电站,包括车架和智能变电站,所述车架的表面安装有升降装置和移动固定装置;
[0006]所述升降装置用于对智能变电站的上升或下降,所述移动固定装置用于对车架的移动或固定;
[0007]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对称安装在车架顶部的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车架的顶部对称安装有两组第一支撑套,所述第一支撑套的内圈转动套接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转轴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车架的顶部对称安装有两组第一曲轴,所述第一曲轴的外圈均转动套接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车架的两侧内壁对称安装有两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圈转动套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车架相邻的两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杆,两侧所述滑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夹具,前后所述滑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齿牙,所述第一齿牙与第三齿轮啮合,所述夹具与智能变电站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移动固定装置包括对称安装且滑动连接在车架两侧内壁的滑板,所述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滑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拉板,所述拉板远离第一弹簧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拉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远离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摩擦件,所述车架的底部对称安装有两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三连杆滑动套接,所述车架的顶部对称开设有两组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套接有支撑柱,所述
支撑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滚轮套件,所述滚轮套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套接在支撑柱外侧的第二弹簧。
[0009]优选的,滑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齿牙,所述第二齿牙与第二齿轮啮合。
[0010]优选的,每组零部件均包含两个相应的零部件,且相应的零部件均对称安装。
[0011]优选的,第二弹簧远离滚轮套件的一端与车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块,所述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块,所述滚轮套件包含滚轮。
[0012]综上,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1、本技术结构合理,通过双轴电机、滑杆等结构,其中双轴电机通过滑杆使夹具带动智能变电站向上移动,当智能变电站上升后即可推动该装置,使其移动,当滚轮套件长时间使用发生损坏后,反向操作双轴电机使智能变电站接地后,双轴电机继续转动,即可使车架的高度上升,同时使车架底部的滚轮套件离地,便于对其进行更换维修;
[0014]2、本技术中,通过滑板、摩擦件等结构,其中滑板向上运动使摩擦件向滚轮靠近,使得摩擦件通过摩擦力对滚轮进行限制,防止智能变电站上升时,未被限制的装置受外力作用发生位移,影响工作效率,同时该限制措施也保证了只有智能变电站在安全高度时才能移动,当智能变电站的高度越高,整个装置的移动使需要克服的摩擦力就越大,防止工作人员在移动装置的过程中,因装置重心过高发生侧倾影响工作人员安全。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一种可移动式智能变电站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一种可移动式智能变电站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一种可移动式智能变电站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一种可移动式智能变电站局部零部件结构示意意图。
[0020]图中:1、车架;2、双轴电机;3、第一锥齿轮;4、第二锥齿轮;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第三齿轮;8、滑杆;9、夹具;10、滑板;11、第一弹簧;12、拉板;13、第一连杆;14、第二连杆;15、第三连杆;16、摩擦件;17、支撑柱;18、第二弹簧;19、智能变电站。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参考图1

4所示的一种可移动式智能变电站19,包括车架1和智能变电站19,车架1的表面安装有升降装置和移动固定装置,升降装置用于对智能变电站19的上升或下降,移动固定装置用于对车架1的移动或固定,升降装置包括对称安装在车架1顶部的双
轴电机2,双轴电机2的两个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3,车架1的顶部对称安装有两组第一支撑套,第一支撑套的内圈转动套接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4,第二锥齿轮4与第一锥齿轮3啮合,第一转轴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5,车架1的顶部对称安装有两组第一曲轴,第一曲轴的外圈均转动套接第二齿轮6,第二齿轮6与第一齿轮5啮合,车架1的两侧内壁对称安装有两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外圈转动套接有第三齿轮7,第三齿轮7与第二齿轮6啮合,车架1相邻的两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杆8,两侧滑杆8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夹具9,前后滑杆8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齿牙,第一齿牙与第三齿轮7啮合,夹具9与智能变电站19固定连接,其中双轴电机2通过滑杆8使夹具9带动智能变电站19向上移动,当智能变电站19上升后即可推动该装置,使其移动,当滚轮套件长时间使用发生损坏后,反向操作双轴电机2使智能变电站19接地后,双轴电机2继续转动,即可使车架1的高度上升,同时使车架1底部的滚轮套件离地,便于对其进行更换维修;移动固定装置包括对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智能变电站,包括车架(1)和智能变电站(19),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表面安装有升降装置和移动固定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用于对智能变电站(19)的上升或下降,所述移动固定装置用于对车架(1)的移动或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智能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对称安装在车架(1)顶部的双轴电机(2),所述双轴电机(2)的两个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3),所述车架(1)的顶部对称安装有两组第一支撑套,所述第一支撑套的内圈转动套接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4),所述第二锥齿轮(4)与第一锥齿轮(3)啮合,所述第一转轴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5),所述车架(1)的顶部对称安装有两组第一曲轴,所述第一曲轴的外圈均转动套接第二齿轮(6),所述第二齿轮(6)与第一齿轮(5)啮合,所述车架(1)的两侧内壁对称安装有两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圈转动套接有第三齿轮(7),所述第三齿轮(7)与第二齿轮(6)啮合,所述车架(1)相邻的两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杆(8),两侧所述滑杆(8)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夹具(9),前后所述滑杆(8)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齿牙,所述第一齿牙与第三齿轮(7)啮合,所述夹具(9)与智能变电站(19)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智能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固定装置包括对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华
申请(专利权)人:陈昌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