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昌华专利>正文

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6038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其包括:支撑架体、肢体锻炼结构、发电机组件和心率检测模块。所述肢体锻炼模块包括上肢锻炼结构和下肢锻炼结构。所述上肢锻炼结构为手摇转轮,所述下肢锻炼结构为脚踏转轮。所述手摇转轮和脚踏转轮与发电机组件的被动齿轮相啮合。所述肢体锻炼结构的转动带动所述发电机组件转动将使用者转动转轮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储存在发电机组件的储电模块中。储电模块点连接心率检测模块,为心率检测模块供电以维持其正常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使用者进行康复锻炼的同时可以检测使用者的心率,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心脏康复中心患者多为心血管相关疾患。这类疾病恢复缓慢,配合一些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心内科康复的首要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增加有规律的体力活动。运动训练是心内科康复的核心内容,合理地制定及实行运动训练方案是心内科康复的关键。运动训练常常需要配合一些训练装置,以提升训练效果。但是患者在运动康复的过程中,运动的时间、强度对应患者自身的生理体征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实时检测患者心率的装置。中国专利(CN210300995U)公开了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至少包括胸带,所述胸带至少包括导电部以及与所述导电部连接的至少一个接口,所述导电部设置在所述胸带与患者皮肤接触的内侧,并且所述导电部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吸附孔。在患者配戴所述胸带进行运动恢复的情况下,所述吸附孔按照能够通过所述接口排出气体产生负压使得所述导电部与所述患者的胸部紧密贴合以避免所述导电部相对患者的胸部产生位移摩擦的方式与所述接口连通。该技术提供的心内科康复装置通过吸附孔以及吸附盘,能够导电部、心率检测模块以及气泵牢稳的吸附在患者的胸部,避免位移摩擦产生干扰信号。使得心率检测模块能够稳固的贴附于患者的胸部,准确、实时地检测患者的心率,保证患者的运动安全性。但该心内科康复装置采用胸带的方式固定于患者的胸下围,对患者的胸腔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挤压,不便于患者做一些运动动作。中国专利(CN210384372U)公开了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包括固定式骑行椅和设置在其内的发电机组件,固定式骑行椅中部连接有第一轴杆,第一轴杆前后杆端均设置有踏板组件,第一轴杆后部圆周侧壁焊接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左侧啮合有被动齿轮,轴杆中部圆周侧壁套设有皮带,固定式骑行椅中部上方通过弹簧筒组件倾斜连接有弧形板,弧形板上侧弧形面设置有低压脉冲按摩垫,固定式骑行椅左部前后侧均通过轴杆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中部均倾斜连接有弹簧。该技术通过踏板组件进行脚踏锻炼,不仅产生的电能使得低压脉冲按摩垫对患者胸部进行低压脉冲按摩,而且带动按摩轮对患者背部按摩,提高康复效果。但该装置在使用时使用者无法对自身的身体状态进行精准的认识,容易导致过度运动反而对患者的心脏造成伤害或运动强度较小,不利于使用者快速恢复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其至少包括:肢体锻炼组件、发电机组件和心率检测模块。所述肢体锻炼组件包括上肢锻炼结构和下肢锻炼结构,所述上肢锻炼结构和所述下肢锻炼结构按照使用者能够在通过所述肢体锻炼组件锻炼时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方式与所述发电机组件相互配合连接;所述心率检测模块按照能够由发电机组件产生的电能支撑维持正常工作状态的方式与所述发电机组件电性连接。根据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上肢锻炼结构的手摇转轮通过所述手摇转轮的转动能够带动被动齿轮转动的方式与所述发电机组件的所述被动齿轮啮合。根据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发电机组件包括手摇发电机和储电模块,所述被动齿轮设置与所述手摇发电机的手摇杆端,所述手摇发电机按照将被动齿轮的转动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在储电模块中的方式与所述储电模块电性连接。根据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储电模块以所述储电模块能够为所述心率检测模块供电的方式与所述心率检测模块电性连接。根据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心内科康复装置还包括由第一支撑轴、第二支撑轴和底座组成的支撑架体,第一支撑轴与所述底座径向连接,第二支撑轴与所述底座按照与所述第一支撑轴正对的方式径向连接。根据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上肢锻炼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轴上,所述下肢锻炼结构设置于底座和第二支撑轴上。根据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上肢锻炼结构为一手动转轮,所述下肢锻炼结构包括脚踏转轮和座椅,所述脚踏转轮通过转动轴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座椅按照使用者能够坐在座椅上将上肢和下肢分别放到所述手动转轮和脚踏转轮上的方式朝向第一支撑轴设置与第二支撑轴上。根据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撑轴上采用支杆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按照当使用者坐在座椅上,上肢扶持在手动转轮上时,胸部能够贴于弧形板上的方式与所述支杆保持所述支杆与所述弧形板轴线延伸方向围成的正对第一支撑轴的较小的角为锐角的方式相连接。根据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心率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弧形板上,所述心率检测模块按照能够伴随使用者的运动与使用者的皮肤保持紧密贴合的方式与所述弧形板活动连接。根据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撑轴上还连接有显示器和语音提示单元,所述心率检测模块按照所述显示器能够接收到所述心率检测模块发送的心率信号并将其转化为使用者可直观识别的图像或文字的方式与所述显示器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一种:第一,通过肢体锻炼组件和发电机组件的相互配合,使得使用者的康复运动可以转化为电能使用,在锻炼的同时达到节能的效果;同时使得该装置可以不用外接电源,降低了装置对环境的要求,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第二,通过在发电机组件中设置储电模块,该心率检测模块与该储电模块电性连接可以获得供电。粘贴到使用者胸部的心率检测模块可以实时检测使用者的心率,帮助使用者知悉自己的身体状况,并根据身体状况调节运动强度。保证了使用该康复装置进行康复锻炼的安全性。第三,通过可调节卡位结构控制第二节杆支出第一节杆的距离,可以调节该座椅和上肢锻炼结构的高度,适应不同身材比例的使用者使用,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1:第一支撑轴21:第一节杆22:第二节杆3:卡位结构4:滚轮5:座椅6:显示器7:语音提示单元8:弧形板9:心率检测模块10:上肢锻炼结构11:下肢锻炼结构12:底座131:踏板132:摇杆14:支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图1示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其包括:支撑架体、肢体锻炼组件、发电机组件和心率检测模块9。肢体锻炼组件包括上肢锻炼结构10和下肢锻炼结构11。心率检测模块9与所述发电机组件电性连接。发电机组件与所述肢体锻炼组件相互配合连接。使用者在通过肢体锻炼组件进行上肢和下肢锻炼的同时可以带动发电机组件发电,产生的电能够由于电性连接被输送到心率检测模块9以供心率检测模块9维持正常工作状态使用。所述支撑架体包括:第一支撑轴1、第二支撑轴和底座12。第一支撑轴1和第二支撑轴与底座12径向连接。上肢锻炼结构10设置与第一支撑轴1上远离底座12的一端。下肢锻炼结构11设置于底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至少包括:肢体锻炼组件、发电机组件和心率检测模块(9),其特征在于,/n所述肢体锻炼组件包括上肢锻炼结构(10)和下肢锻炼结构(11),所述上肢锻炼结构(10)和所述下肢锻炼结构(11)按照使用者能够在通过所述肢体锻炼组件锻炼时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方式与所述发电机组件相互配合连接;/n所述心率检测模块(9)按照能够由发电机组件产生的电能支撑维持正常工作状态的方式与所述发电机组件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至少包括:肢体锻炼组件、发电机组件和心率检测模块(9),其特征在于,
所述肢体锻炼组件包括上肢锻炼结构(10)和下肢锻炼结构(11),所述上肢锻炼结构(10)和所述下肢锻炼结构(11)按照使用者能够在通过所述肢体锻炼组件锻炼时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方式与所述发电机组件相互配合连接;
所述心率检测模块(9)按照能够由发电机组件产生的电能支撑维持正常工作状态的方式与所述发电机组件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内科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锻炼结构(10)的手摇转轮通过所述手摇转轮的转动能够带动被动齿轮转动的方式与所述发电机组件的所述被动齿轮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内科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组件包括手摇发电机和储电模块,所述被动齿轮设置与所述手摇发电机的手摇杆端,所述手摇发电机按照将被动齿轮的转动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在储电模块中的方式与所述储电模块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心内科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电模块以所述储电模块能够为所述心率检测模块(9)供电的方式与所述心率检测模块(9)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心内科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第一支撑轴(1)、第二支撑轴和底座(12)组成的支撑架体,第一支撑轴(1)与所述底座(12)径向连接,第二支撑轴与所述底座(12)按照与所述第一支撑轴(1)正对的方式径向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心内科康复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华黄丹程兴维
申请(专利权)人:陈昌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