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阻抗层析成像测量框架的中风位置分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2779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电阻抗层析成像测量框架的中风位置分类方法,通过大量已知病变或健康情况的患者设置为训练数据患者组,采用相对模式的安全电流激励和相邻模式的电压检测,并对数据进行扩充。搭建了由跳线块一、跳线块一、跳线块二、跳线块一、跳线块二、跳线块一、全局平均池化层、全连接层组成的跳线神经网络,设定好训练参数后将训练数据患者组的数据归一化后送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然后采集待预测患者的数据,搭建预测神经网络。通过将待预测患者数据归一化后输入预测神经网络,最终获得预测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的提高了对患者预测的准确率,以此帮助医生快速判断当前患者病情,从而提高了患者完全治愈的成功率。从而提高了患者完全治愈的成功率。从而提高了患者完全治愈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阻抗层析成像测量框架的中风位置分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学层析成像在脑部成像检测领域的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阻抗层析成像测量框架的中风位置分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风是世界上致死率第二高的疾病。中风分为两种类型,即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对于患者来说,及时治疗中风对患者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准确判断中风类型的不同也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溶栓“破凝”药物是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一种治疗方法,然而它要求患者应在症状出现后的四个半小时内使用,当对出血性中风使用该药物时,不仅对治疗没有帮助,反而会使患者的病情加重甚至出现生命危险。在临床实践中,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标准的成像方法。但是CT具有放射性,核磁共振的价格是十分昂贵的。并且这两种方法都需要很长时间的计算处理。
[0003]电阻抗断层成像是一种新兴的可视化技术并且已经成功应用于监测工业过程。由于其安全性、廉价性、便携性和高时间分辨率的优点,电阻抗成像也在医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阻抗层析成像测量框架的中风位置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步骤一:对人脑区域进行划分,做一垂直于前额中心至后枕中心连线的平面,将平面从前额中心向后枕中心平移,当平面到达两侧太阳穴时停止,此时平面扫过的脑部区域为Λ1,继续向后枕中心平移平面,当平面到达两侧耳后时停止,此时平面扫过的脑部区域为Λ2,余下未扫过的脑部区域为Λ3;步骤二:对患者情况进行类型划分,最终可以划分为:健康、Λ1出血、Λ1缺血、Λ2出血、Λ2缺血、Λ3出血、Λ3缺血共7种情况;步骤三:将大量已知病变或健康情况的患者设置为训练数据患者组,将16电极的EIT采集系统的电极以前额中心为1号电极,逆时针等间隔的将16个电极放置在训练数据患者组第一位患者头部的同一水平面;步骤四:采用相对模式的安全电流激励和相邻模式的电压检测,即首先以1号电极和9号电极为激励电极,检测电极对依次为2号

3号、3号

4号、4号

5号、5号

6号、6号

7号、7号

8号、10号

11号、11号

12号、12号

13号、13号

14号、14号

15号、15号

16号,共获得12个边界测量电压,将这些数据作为1组保存,然后以2号电极和10号电极为激励电极,3号

4号为首对检测电极按上述方法依次获取数据,直到16号电极和8号电极为激励电极时获取完成最后一组12个边界测量电压,总共可以获得16组边界电压测量数据,每组数据包含12个边界测量电压;步骤五:数据扩充,为了提高神经网络分类性能,使输入神经网络的数据信息更多,对原先12*16的EIT电压数据进行数据变换,取1号电极和9号电极为激励电极的第一组数据,将15号

16号和2号

3号两个电压进行线性插值,得到16号

1号、1号

2号两个扩充电压,同理对7号

8号、10号

11号两个电压进行线性插值,得到8号

9号、9号

10号两个扩充电压,最终将第一组电压数据扩充为1号

2号、2号

3号、3号

4号、4号

5号、5号

6号、6号

7号、7号

8号、8号

9号、9号

10号、10号

11号、11号

12号、12号

13号、13号

14号、14号

15号、15号

16号、16号

1号,共16个电压数据,然后取2号电极和10号电极为激励电极的第二组数据,进行类似的操作,以此类推,最终将EIT电压数据变换为16*16的大小;步骤六:判断是否所有训练数据患者组的患者均采集了数据,若是则进行步骤七,若否则返回步骤三对下一位患者进行数据采集;步骤七:训练神经网络的搭建,神经网络的结构按顺序分别由跳线块一、跳线块一、跳线块二、跳线块一、跳线块二、跳线块一、全局平均池化层、全连接层组成,其中跳线块一的结构为:(1)卷积块一,由依次顺序连接的卷积层、批归一化层、激活层组成,其中卷积层滤波器大小为3*3,步长为1,激活层采用ReLU函数激活,经过了卷积块一的输出可以被表示为:其中式中,y为卷积块一的输出,a为卷积块一的输入,W为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艳艳田志威王萌刘镇琨杨坷李亚婷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