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煅前仓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242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煅前仓储系统,包括上料部、煅前仓、定量给料部和除尘部,所述上料部包括皮带给料机、集料斗、电动三通阀和下料溜管,所述煅前仓包括左仓体和右仓体,所述定量给料部包括两个皮带秤和一个皮带输送机,所述除尘部包括集尘罩、导风管和风机,所述煅前仓上连接有防挂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减少生焦挂壁、将生焦分为粗细颗粒分开存储并按比例放料,保证针状焦的质量稳定。保证针状焦的质量稳定。保证针状焦的质量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煅前仓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针状焦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煅前仓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针状焦是炭素材料中大力发展的一个优质品种,其外观为银灰色、有金属光泽的多孔固体,其结构具有明显流动纹理,孔大而少且略呈椭圆形,颗粒有较大的长宽比,有如纤维状或针状的纹理走向,摸之有润滑感,是生产超高功率电极、特种炭素材料、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高端炭素制品的原料。根据生产原料的不同,针状焦可分为油系针状焦和煤系针状焦两种。以石油渣油为原料生产的针状焦为油系针状焦;以煤焦油沥青及其馏分为原料生产的针状焦为煤系针状焦。
[0003]为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生焦在进回转窑进行煅烧之间需要在煅前仓内进行存储,现阶段回转窑进料只有一个煅前仓,生焦在中转站经过脱水后经筛分、破碎、皮带、斗提输送至煅前仓。由于仅有一个煅前仓,所有生焦均存储在这一个煅前仓内,生焦粒度不均匀、不稳定,极易由于进料状态不稳定造成针状焦质量较大波动,且生焦极易发生挂壁,经测算,558m
³
的煅前仓中,生焦挂壁量可达214吨,极大的降低了煅前仓的利用率,还影响放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回转窑只有一个煅前仓,煅前仓内生焦挂壁严重、煅前仓内生焦颗粒不均匀导致针状焦质量波动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煅前仓储系统,目的是减少生焦挂壁、将生焦分为粗细颗粒分开存储并按比例放料,保证针状焦的质量稳定。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煅前仓储系统,包括上料部、煅前仓、定量给料部和除尘部;
[0007]所述上料部包括皮带给料机、集料斗、电动三通阀和下料溜管,所述皮带给料机右端下方设置有集料斗,所述集料斗为上大下小、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四棱台,所述集料斗下端连接所述电动三通阀的上端口,所述电动三通阀的左右两个端口各连接一个下料溜管,两个下料溜管的下端均连接煅前仓;
[0008]所述煅前仓包括左仓体和右仓体,所述右仓体包括仓筒和下料斗,所述仓筒为上下两端开口的方形筒体, 仓筒下方设置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为上大下小、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四棱台,下料斗的上端开口连接仓筒下端开口、下端开口设置有棒条阀,仓筒的上端开口内设置有封闭仓筒上端开口的封板,所述封板上设置有贯穿封板上下表面的圆形通孔,右仓体经封板上的圆形通孔连通位于右侧的下料溜管,所述左仓体和右仓体形状结构均一致,左仓体和右仓体左右对称设置,左仓体经封板上的圆形通孔连通位于左侧的下料溜管,所述左仓体的仓筒右侧面和右仓体的仓筒左侧面连接、左仓体的下料斗右侧面和右仓体的下料斗左侧面相对设置构成煅前仓,左仓体的后侧面和右仓体后侧面对齐,左仓体的前侧面和右仓体前侧面对齐,左仓体后侧面、左侧面、前侧面和右仓体的前侧面、右侧面、
后侧面共同构成煅前仓的周壁;
[0009]所述煅前仓的周壁上端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为方形环状板体,连接环的内壁与煅前仓的周壁上端连接,连接环的下表面外端连接有保护筒,所述保护筒为外壁与连接环外壁上下对齐的方形筒状体,保护筒套在煅前仓外部,煅前仓周壁上自上向下间隔设置有多排贯穿孔,每排所述贯穿孔均是由多个贯穿孔沿煅前仓周壁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构成,位于左仓体和右仓体的仓筒上的上下相邻的两排贯穿孔数量一致、且上下相对,位于左仓体和右仓体的下料斗上的多排贯穿孔数量自上向下逐渐减少、且上下相邻的两排贯穿孔上下相错位,所述贯穿孔的内壁为球形面,贯穿孔的两端贯穿煅前仓的内外周壁,所述煅前仓经贯穿孔连接防挂壁装置,所述防挂壁装置包括螺旋丝杆升降机、控制环、推挤杆和限位装置,所述螺旋丝杆升降机有多个,多个螺旋丝杆升降机安装在连接环的上表面上,多个螺旋丝杆升降机沿连接环的环形方向间隔设置,螺旋丝杆升降机的丝杆下端贯穿连接环位于连接环下方,多个螺旋丝杆升降机的丝杆下方设置有控制环,所述控制环有多个,每个控制环与下方相邻的一排贯穿孔构成一组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环是位于保护筒内部的方形环状体,控制环套装在煅前仓外部,控制环的内壁与煅前仓的外壁之间有间距,多个控制环中最上方的控制环上表面连接多个螺旋丝杆升降机的丝杆下端,每上下相邻的两个控制环之间均经多个竖直的连杆连接,位于左仓体和右仓体的仓筒外部的上下相邻的两个控制环之间的间距相等,位于左仓体和右仓体的下料斗外部的上下相邻的两个控制环之间的间距相等,每个控制环的内壁上均铰接有多个推挤杆,多个推挤杆的内端分别一一伸进同一组控制结构中的每排贯穿孔上的多个贯穿孔内,所述推挤杆为直径小于贯穿孔直径的杆体,推挤杆的外端铰接控制环内壁、内端穿过贯穿孔位于煅前仓内部,每个推挤杆上均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关节球和限位罩,所述关节球是位于贯穿孔内的球体,关节球上设置有与推挤杆相配应的限位通孔,所述关节球经限位通孔套装在推挤杆外周壁上,限位通孔内壁与推挤杆外周壁滑动接触,所述限位罩包括壳体和法兰环,所述壳体为中空半球体,壳体上设置有贯穿壳体内外壁的弧形通孔,弧形通孔将壳体分隔成两部分,壳体的外边缘处连接有法兰环,每个所述限位装置的限位罩有两个,两个限位罩的形状结构均一致,其中一个限位罩经法兰环连接在贯穿孔外端的煅前仓外壁上、另一个限位罩经法兰环连接在贯穿孔内端的煅前仓内壁上,两个限位罩的壳体内壁均和关节球的球面滑动接触,两个限位罩分别经弧形通孔套在关节球内外两端的推挤杆外周壁上,且限位罩的弧形通孔内壁与推挤杆的外周壁滑动接触;
[0010]所述定量给料部包括皮带输送机和两个皮带秤,所述两个皮带秤分别位于左仓体和右仓体的下料斗的棒条阀下方,所述皮带输送机位于两个皮带秤下方;
[0011]所述除尘部包括集尘罩、导风管和风机,所述集尘罩为下端开口的中空长方体,集尘罩的顶板高于棒条阀上端、低于下料斗上的多排贯穿孔中最下方的贯穿孔,集尘罩的顶板上设置有与左仓体和右仓体的下料斗下部相配应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贯穿集尘罩的顶板上下表面,集尘罩经连接口连接在左仓体和右仓体的下料斗下部外壁上,集尘罩下部罩在两个皮带秤外部,集尘罩的下端开口罩在皮带输送机的皮带上表面外部,所述导风管包括第一导风管和第二导风管,所述第一导风管和第二导风管均为管状体,第一导风管的下端连通集尘罩内部、上端连接风机的入口,第二导风管一端连接风机出口、另一端贯穿右仓体的封板连通右仓体内部,所述右仓体的封板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内设置有排气
管,所述排气管内设置有过滤网。
[0012]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孔为圆形的通孔,所述排气管为上下两端开口的圆管体,排气管的外周壁上部连接排气孔的内壁、下端位于右仓体内,排气管的下端连接过滤网,排气管的内周壁下部设置有震动马达。
[0013]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上端铰接有可翻转的封盖,所述封盖的旋转角度小于90
°

[0014]进一步地,所述连杆包括固定连杆和活动连杆,所述位于左仓体和右仓体的仓筒外部的上下相邻的两个控制环之间经固定连杆连接,所述固定连杆为杆体,固定连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上下相邻的两个控制环,所述位于左仓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煅前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部(1)、煅前仓(2)、定量给料部(4)和除尘部(5);所述上料部(1)包括皮带给料机(11)、集料斗(12)、电动三通阀(13)和下料溜管(14),所述皮带给料机(11)右端下方设置有集料斗(12),所述集料斗(12)为上大下小、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四棱台,所述集料斗(12)下端连接所述电动三通阀(13)的上端口,所述电动三通阀(13)的左右两个端口各连接一个下料溜管(14),两个下料溜管(14)的下端均连接煅前仓(2);所述煅前仓(2)包括左仓体(21)和右仓体(22),所述右仓体(22)包括仓筒(221)和下料斗(222),所述仓筒(221)为上下两端开口的方形筒体, 仓筒(221)下方设置有下料斗(222),所述下料斗(222)为上大下小、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四棱台,下料斗(222)的上端开口连接仓筒(221)下端开口、下端开口设置有棒条阀(2221),仓筒(221)的上端开口内设置有封闭仓筒(221)上端开口的封板(223),所述封板(223)上设置有贯穿封板(223)上下表面的圆形通孔,右仓体(22)经封板(223)上的圆形通孔连通位于右侧的下料溜管(14),所述左仓体(21)和右仓体(22)形状结构均一致,左仓体(21)和右仓体(22)左右对称设置,左仓体(21)经封板上的圆形通孔连通位于左侧的下料溜管,所述左仓体(21)的仓筒右侧面和右仓体(22)的仓筒(221)左侧面连接、左仓体(21)的下料斗(222)右侧面和右仓体(22)的下料斗(222)左侧面相对设置构成煅前仓(2),左仓体(21)的后侧面和右仓体(22)后侧面对齐,左仓体(21)的前侧面和右仓体(22)前侧面对齐,左仓体(21)后侧面、左侧面、前侧面和右仓体(22)的前侧面、右侧面、后侧面共同构成煅前仓(2)的周壁;所述煅前仓(2)的周壁上端设置有连接环(23),所述连接环(23)为方形环状板体,连接环(23)的内壁与煅前仓(2)的周壁上端连接,连接环(23)的下表面外端连接有保护筒(24),所述保护筒(24)为外壁与连接环(23)外壁上下对齐的方形筒状体,保护筒(24)套在煅前仓(2)外部,煅前仓(2)周壁上自上向下间隔设置有多排贯穿孔(25),每排所述贯穿孔(25)均是由多个贯穿孔(25)沿煅前仓(2)周壁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构成,位于左仓体(21)和右仓体(22)的仓筒(221)上的上下相邻的两排贯穿孔(25)数量一致、且上下相对,位于左仓体(21)和右仓体(22)的下料斗(222)上的多排贯穿孔(25)数量自上向下逐渐减少、且上下相邻的两排贯穿孔(25)上下相错位,所述贯穿孔(25)的内壁为球形面,贯穿孔(25)的两端贯穿煅前仓(2)的内外周壁,所述煅前仓(2)经贯穿孔(25)连接防挂壁装置(3),所述防挂壁装置(3)包括螺旋丝杆升降机(31)、控制环(32)、推挤杆(33)和限位装置(34),所述螺旋丝杆升降机(31)有多个,多个螺旋丝杆升降机(31)安装在连接环(23)的上表面上,多个螺旋丝杆升降机(31)沿连接环(23)的环形方向间隔设置,螺旋丝杆升降机(31)的丝杆下端贯穿连接环(23)位于连接环(23)下方,多个螺旋丝杆升降机(31)的丝杆下方设置有控制环(32),所述控制环(32)有多个,每个控制环(32)与下方相邻的一排贯穿孔(25)构成一组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环(32)是位于保护筒(24)内部的方形环状体,控制环(32)套装在煅前仓(2)外部,控制环(32)的内壁与煅前仓(2)的外壁之间有间距,多个控制环(32)中最上方的控制环(32)上表面连接多个螺旋丝杆升降机(31)的丝杆下端,每上下相邻的两个控制环(32)之间均经多个竖直的连杆(6)连接,位于左仓体(21)和右仓体(22)的仓筒(221)外部的上下相邻的两个控制环(32)之间的间距相等,位于左仓体(21)和右仓体(22)的下料斗(222)外部的上下相邻的两个控制环(32)之间的间距相等,每个控制环(32)的内壁上均铰接有多个推挤
杆(33),多个推挤杆(33)的内端分别一一伸进同一组控制结构中的每排贯穿孔(25)上的多个贯穿孔(25)内,所述推挤杆(33)为直径小于贯穿孔(25)直径的杆体,推挤杆(33)的外端铰接控制环(32)内壁、内端穿过贯穿孔(25)位于煅前仓(2)内部,每个推挤杆(33)上均设置有限位装置(34),所述限位装置(34)包括关节球(341)和限位罩(342),所述关节球(341)是位于贯穿孔(25)内的球体,关节球(341)上设置有与推挤杆(33)相配应的限位通孔,所述关节球(341)经限位通孔套装在推挤杆(33)外周壁上,限位通孔内壁与推挤杆(33)外周壁滑动接触,所述限位罩(342)包括壳体(3421)和法兰环(3422),所述壳体(3421)为中空半球体,壳体(3421)上设置有贯穿壳体(3421)内外壁的弧形通孔(3423),弧形通孔(3423)将壳体(3421)分隔成两部分,壳体(3421)的外边缘处连接有法兰环(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英浩杨小伟曹飞跃赵东兵张伟杜鹏杨兆岳胡特王瑞起张开明程雷
申请(专利权)人:平顶山旭阳兴宇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