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木虫害防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2381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30
本申请涉及一种树木虫害防治系统,其涉及虫害防治装置的领域,其包括放置箱体和驱动机构,所述放置箱体内开设有呈圆环形的放置空腔,所述放置空腔内沿逆时针方向依次设置有限位板、可透光的滑动板、可透光的透光板和引虫灯,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透光板均与所述放置箱体固定连接,且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透光板将所述放置空腔划分为滑动区和发光区,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区内,所述引虫灯设置于所述发光区内且与所述放置箱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放置箱体外壁开设有供害虫进入的引虫槽,且所述引虫槽与所述滑动区内部连通。本申请具有提高对不同种类害虫的灭杀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树木虫害防治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虫害防治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树木虫害防治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环境的不断重视,我国的人工林数量不断增加,但人工林的树种较为单一,故病虫害种类较多,增大了防治树木虫害的难度,常见的害虫包括叶蜂、黄刺蛾和马尾松毛虫等。
[0003]公告号为CN20783658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树木虫害防治装置,包括套接于树木上的环形件,所述环形件的内表面设有用于喷涂杀虫剂的容置槽,所述环形件的下表面设有与容置槽相连通的进虫孔。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害虫沿树干方向朝上爬行穿过进虫孔进入容置槽内,进而啃食杀虫剂后被杀死,但此方案无法灭杀飞行的害虫,如叶蜂、黄刺蛾这类可飞行的害虫通过进虫孔进入容置槽内后可再从进虫孔处飞出,故装置对可飞行的害虫的捕杀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对不同种类害虫的灭杀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树木虫害防治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树木虫害防治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树木虫害防治系统,包括放置箱体和驱动机构,所述放置箱体内开设有呈圆环形的放置空腔,所述放置空腔内沿逆时针方向依次设置有限位板、可透光的滑动板、可透光的透光板和引虫灯,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透光板均与所述放置箱体固定连接,且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透光板将所述放置空腔划分为滑动区和发光区,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区内,所述引虫灯设置于所述发光区内且与所述放置箱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放置箱体外壁开设有供害虫进入的引虫槽,且所述引虫槽与所述滑动区内部连通。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故本申请于发光区内设置引虫灯,引虫灯的灯光依次透过透光板和滑动板,最终光线从引虫槽处透出,由于虫子具有趋光性,从而可吸引害虫向靠近引虫灯方向爬行或飞行,驱动机构带动滑动板滑动连接于滑动区,使得滑动板带动害虫向靠近引虫灯方向滑动,最终害虫在滑动板和透光板间的夹紧作用下进行灭杀,从而提高对不同种类害虫的灭杀效果。
[0009]可选的,所述放置箱体包括同轴设置的底板、盖板、上下端均与外界连通的内筒体和外筒体,且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设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盖板之间,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筒体同轴设置且均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外筒体设置于所述内筒体外,所述外筒体远离所述底板一侧与所述盖板相抵接,且所述外筒体与所述盖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放置空腔由所述底板、所述盖板、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筒体相向一侧对接而成,且所述限位板和所述透光板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筒体相向一侧,所述引虫槽设置于所述外筒体外壁。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盖板与外筒体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使用者对放置空腔内部进行清扫。
[0011]可选的,所述内筒体外壁周向开设有第一连接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凹槽与所述内筒体内部连通,所述底板远离所述盖板一侧可拆卸连接有驱动箱体,所述驱动箱体靠近所述底板一侧开设有滑动凹槽;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凹槽内的连接杆体、固定安装于所述驱动箱体外的驱动电机、受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而转动的往复丝杠、滑动贯穿所述驱动箱体侧壁滑动齿条、转动贯穿所述底板的转动杆体和固定套设于所述转动杆体外的转动齿轮,所述转动杆体与所述底板同轴设置,且所述连接杆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滑动板与所述转动杆体之间,所述往复丝杠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动凹槽内,且所述往复丝杠与所述驱动箱体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转动齿轮设置于所述滑动凹槽内,所述滑动齿条螺纹套设于所述往复丝杠外,所述滑动齿条长度方向与所述往复丝杠的轴线方向平行设置,所述滑动齿条靠近所述转动齿轮一侧与所述转动齿轮啮合。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驱动往复丝杠于滑动凹槽内绕往复丝杠轴线转动,往复丝杠带动滑动齿条沿复丝杠的轴线方向进行往复滑动,滑动齿条带动转动齿轮绕转动齿轮轴线来回转动,使得转动齿轮带动转动杆体同轴来回转动,转动杆体通过连接杆体带动滑动板于滑动区内进行往复滑动,从而使得滑动板可间断性和透光板间的进行夹紧,从而提高了本申请灭杀害虫的效率。
[0013]可选的,所述底板开设有上下端均与外界连通的出虫槽,所述出虫槽设置于所述滑动区,且所述透光板远离所述引虫灯一侧与所述出虫槽的槽口齐平,所述底板远离所述盖板一侧可拆卸连接有内部呈中空的集虫箱体,所述集虫箱体靠近所述底板一侧开设有与所述集虫箱体内部连通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槽与所述出虫槽连通。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收集槽,使得灭杀于滑动板和透光板之间的害虫可通过出虫槽落入至集虫箱体内进行收集。
[0015]可选的,所述底板中心处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转动槽,且所述转动槽的槽口径向长度等于所述内筒体内壁径向长度,所述转动杆体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槽内,且所述内筒体外壁轴线方向开设有第二连接凹槽,所述第二连接凹槽与所述内筒体内部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凹槽下方且与所述第一连接凹槽对接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凹槽靠近底板一侧与所述收集槽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凹槽的槽口宽度等于所述第一连接凹槽的槽口,所述滑动板可滑动贯穿所述出虫槽和所述收集槽;所述滑动齿条靠近所述转动齿轮一侧设置有滑动齿面,所述转动齿轮外壁周向设置有转动齿面,所述转动齿面的齿线相对于所述转动齿轮的轴线呈倾斜设置,所述滑动齿面与所述转动齿面啮合。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连接凹槽,且对转动齿面进行限定,使得往复丝杠带动滑动齿条沿复丝杠的轴线方向进行滑动,滑动齿条带动转动齿轮绕转动齿轮轴线转动,使得转动齿轮带动转动杆体同轴转动,转动杆体带动连接杆体先于第一连接凹槽内滑动后滑动至第二连接凹槽内,使得连接杆体带动滑动板先于滑动区内滑动,再依次滑动贯穿出虫槽收集槽,从而可以提高对设置于滑动板和透光板之间害虫的灭杀效果。
[0017]可选的,所述放置箱体还包括限位杆体,所述限位杆体固定连接于所述盖板靠近所述底板一侧,且所述限位杆体与所述盖板同轴设置,所述限位杆体远离所述盖板一端贯穿所述转动槽且抵接于所述滑动凹槽的槽底。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杆体,从而提高了转动杆体沿自身轴向方向滑动时的稳定性。
[0019]可选的,所述集虫箱体内壁可拆卸连接有两块清扫块体,两块清扫块体对称设置于所述收集槽宽度方向两侧,两块所述清扫块体相向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刷毛,设置于不同所述清扫块体的所述刷毛相向一侧可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板外壁。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清扫块体和刷毛,从而便于使用者对滑动板表面进行实时清扫。
[0021]可选的,所述内筒体内壁转动连接有呈环形的阻挡块体,所述阻挡块体与所述内筒体同轴设置,所述阻挡块体外壁与所述内筒体内壁相接触,且所述阻挡块体上表面所在水平面始终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凹槽靠近所述盖板一侧内壁所在水平面的上方,所述阻挡块体滑动贯穿所述转动槽,所述连接杆体固定贯穿所述阻挡块体侧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木虫害防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箱体(1)和驱动机构(4),所述放置箱体(1)内开设有呈圆环形的放置空腔(16),所述放置空腔(16)内沿逆时针方向依次设置有限位板(18)、可透光的滑动板(3)、可透光的透光板(17)和引虫灯(2),所述限位板(18)与所述透光板(17)均与所述放置箱体(1)固定连接,且所述限位板(18)与所述透光板(17)将所述放置空腔(16)划分为滑动区(161)和发光区(162),所述驱动机构(4)带动所述滑动板(3)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区(161)内,所述引虫灯(2)设置于所述发光区(162)内且与所述放置箱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放置箱体(1)外壁开设有供害虫进入的引虫槽(111),且所述引虫槽(111)与所述滑动区(161)内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木虫害防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箱体(1)包括同轴设置的底板(13)、盖板(14)、上下端均与外界连通的内筒体(12)和外筒体(11),且所述内筒体(12)和所述外筒体(11)设置于所述底板(13)与所述盖板(14)之间,所述内筒体(12)与所述外筒体(11)同轴设置且均与所述底板(13)固定连接,所述外筒体(11)设置于所述内筒体(12)外,所述外筒体(11)远离所述底板(13)一侧与所述盖板(14)相抵接,且所述外筒体(11)与所述盖板(14)可拆卸连接,所述放置空腔(16)由所述底板(13)、所述盖板(14)、所述内筒体(12)与所述外筒体(11)相向一侧对接而成,且所述限位板(18)和所述透光板(17)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内筒体(12)与所述外筒体(11)相向一侧,所述引虫槽(111)设置于所述外筒体(11)外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树木虫害防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12)外壁周向开设有第一连接凹槽(121),所述第一连接凹槽(121)与所述内筒体(12)内部连通,所述底板(13)远离所述盖板(14)一侧可拆卸连接有驱动箱体(7),所述驱动箱体(7)靠近所述底板(13)一侧开设有滑动凹槽(71);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凹槽(121)内的连接杆体(42)、固定安装于所述驱动箱体(7)外的驱动电机(41)、受所述驱动电机(41)驱动而转动的往复丝杠(43)、滑动贯穿所述驱动箱体(7)侧壁滑动齿条(46)、转动贯穿所述底板(13)的转动杆体(44)和固定套设于所述转动杆体(44)外的转动齿轮(45),所述转动杆体(44)与所述底板(13)同轴设置,且所述连接杆体(4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滑动板(3)与所述转动杆体(44)之间,所述往复丝杠(43)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动凹槽(71)内,且所述往复丝杠(43)与所述驱动箱体(7)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转动齿轮(45)设置于所述滑动凹槽(71)内,所述滑动齿条(46)螺纹套设于所述往复丝杠(43)外,所述滑动齿条(46)长度方向与所述往复丝杠(43)的轴线方向平行设置,所述滑动齿条(46)靠近所述转动齿轮(45)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继文宋子豪宋德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威必达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