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薇甘菊生态防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2379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30
本申请涉及一种薇甘菊生态防治系统,其涉及薇甘菊治理的领域,其包括内部呈中空的储药主体、与所述储药主体内部连通的出水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出水管远离所述储药主体一端的喷头和用于调节所述喷头喷撒面积的调节机构,所述喷头远离所述出水管一端开设有若干个出药孔,且所述出药孔与所述出水管内部连通,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套设于所述喷头外,且所述保护外壳与所述喷头可拆卸连接。本申请具有控制药液的喷洒范围的效果。本申请具有控制药液的喷洒范围的效果。本申请具有控制药液的喷洒范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薇甘菊生态防治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薇甘菊治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薇甘菊生态防治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喷药器是一种用于喷洒农药、除草剂等液态物质的农业机械。
[0003]薇甘菊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农林害草,薇甘菊会攀爬、缠绕或部分其他植物,从而影响其他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其他植物无法正常生长和繁殖,一般会通过喷药器向薇甘菊的根、茎或叶片上喷洒磺酰脲类长效灭生性除草剂,从而实现对薇甘菊的灭杀,但叶榕、紫薇、野苎麻等植物对磺酰脲类长效灭生性除草剂比较敏感,喷药时应该尽量避开。
[0004]公告号为CN21201421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果树使用的便捷式喷药装置,包括喷药箱、喷药管、连接板、凹形支撑架、背板、泡沫垫、背带、叉形杆、工形固定块、橡胶垫、卡槽、顶板、弹簧块、压缩弹簧、海绵垫、梯形卡块、圆形转动卡盘、喷药管、输药软管、出药口和底座,所述喷药箱一端设置有背板,所述背板底部焊接有底座,所述背板一端粘接有背带,所述背板底部一侧设置有圆形转动卡盘,所述圆形转动卡盘一侧套接有喷药管,所述喷药管一端设置有喷药头,所述喷药箱底部一侧设置有出药口,所述出药口一端套接有输药软管,且输药软管一端与喷药管连接。
[000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使用者在喷药管将喷药箱内的药液户部巷传送,最终通过喷药头进行喷洒,但通过喷药头进行大面积喷洒药液,容易在灭杀薇甘菊的同时,也容易将叶榕、紫薇、野苎麻等对除草剂敏感的植物进行灭杀。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控制药液的喷洒范围,本申请提供一种薇甘菊生态防治系统。
[000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薇甘菊生态防治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薇甘菊生态防治系统,包括内部呈中空的储药主体、与所述储药主体内部连通的连接软管、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软管远离所述储药主体一端的出水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出水管远离所述连接软管一端的喷头和用于调节所述喷头喷撒面积的调节机构,所述喷头远离所述出水管一端开设有若干个出药孔,所述连接软管与所述出水管内部连通,且所述出药孔与所述出水管内部连通,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端均与外界连通的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套设于所述喷头外,且所述保护外壳与所述喷头可拆卸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喷头上开设有若干个出药孔,使得药液通过出药孔喷洒出来,通过于喷头外可拆卸连接保护外壳,从而限制了药液喷洒的范围,从而便于使用者控制药液的喷洒范围。
[0010]可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设置于所述保护外壳内的阻挡块体,所述阻挡块体远离所述喷头一侧的面积大于所述保护外壳远离所述连接软管一侧的开口面积,所述阻挡块体由两块滑动块相向滑动对接而成,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杆体和导向杆体,所述驱动杆体与所述导向杆体均设置于所述喷头远离所述出水管一侧,所述驱动杆体转动
连接于所述保护外壳内,且所述导向杆体安装于保所述护外壳内且与所述驱动杆体平行设置,所述驱动杆体两端外壁开设有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两块所述滑动块分别螺纹贯穿于所述驱动杆体两端,且两块所述滑动块均滑动贯穿所述导向杆体。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杆体驱动两块滑动块于保护外壳内相向滑动时,使得两块滑动块对接形成阻挡块体,阻挡块体可阻挡当装置关闭时,喷头上残余药液流动至装置外的可能性,且通过设置导向杆体,可以提高两块滑动块滑动的稳定性,驱动杆体驱动两块滑动块于保护外壳内相背滑动,使得使用者可以按照喷洒药液的实时环境条件两块滑动块间的间距,进而提高使用者对药液喷洒的范围调节的便利性。
[0012]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转动块体,所述转动块体设置于所述保护外壳外,且所述驱动杆体靠近所述转动块体一端转动贯穿所述保护外壳,且所述驱动杆体与所述转动块体可拆卸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转动块体,从而便于使用者对驱动杆体进行转动。
[0014]可选的,所述保护外壳包括内部呈中空的外壳主体和两块连接块体,两块所述连接块体对称设置于所述外壳主体高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外壳主体外壁对称开设有两个与所述外壳主体内部连通的滑动凹槽,所述连接块体与所述滑动凹槽一一对应,所述滑动块滑动贯穿所述滑动凹槽,所述连接块体与所述外壳主体可拆卸连接,且每一所述连接块体靠近所述外壳主体一侧均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滑动块的放置凹槽,所述放置凹槽与其相邻的所述滑动凹槽内部连通。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放置凹槽,从而增加两块滑动块相背滑动的范围,从而可以增大使用者对药液的喷洒范围的限定。
[0016]可选的,所述滑动凹槽的槽口面积小于所述放置凹槽的槽口面积,且所述滑动块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滑动凹槽的槽口面积。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滑动块在水平面上投影、滑动凹槽与放置凹槽的槽口面积,从而减少了药液从连接块体和外壳主体的连接处流动至装置外的可能性。
[0018]可选的,两块所述滑动块相向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每一所述限位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动块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设置于不同所述滑动块的所述限位条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合,且两块所述滑动块相向一侧均开设有用于卡接所述限位条的限位凹槽。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凹槽和限位条,从而提高了两块滑动块对接形成阻挡块体时,两块滑动块对接时的连接强度。
[0020]可选的,所述连接软管外壁固定套设有外壳限位块,所述外壳主体内壁抵接于所述外壳限位块远离所述喷头一侧,且所述外壳主体与所述外壳限位块可拆卸连接。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外壳限位块,从而使得外壳限位块对外壳主体轴线方向进行了位置的限定。
[0022]可选的,所述保护外壳还包括导向块体,所述导向块体设置于所述外壳主体远离所述喷头一侧,且所述导向块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外壳主体内壁,所述导向块体上表面倾斜设置,所述导向块体上表面靠近所述喷头一端与水平面间的距离小于其远离所述喷头一端与水平面间的距离。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向块体,从而减少液化后的药滴流动至装置
外的可能性。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5]通过于喷头外可拆卸连接保护外壳,从而限制了药液喷洒的范围,从而便于使用者控制药液的喷洒范围;
[0026]通过驱动组件驱动两块滑动块于保护外壳内相向或相背滑动,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使用者调节药液喷洒范围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调节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阻挡块体与保护外壳位置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1、储药主体;2、连接软管;3、出水管;31、外壳限位块;4、喷头;41、出药孔;5、调节机构;51、保护外壳;511、外壳主体;51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薇甘菊生态防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呈中空的储药主体(1)、与所述储药主体(1)内部连通的连接软管(2)、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软管(2)远离所述储药主体(1)一端的出水管(3)、固定连接于所述出水管(3)远离所述连接软管(2)一端的喷头(4)和用于调节所述喷头(4)喷撒面积的调节机构(5),所述喷头(4)远离所述出水管(3)一端开设有若干个出药孔(41),所述连接软管(2)与所述出水管(3)内部连通,且所述出药孔(41)与所述出水管(3)内部连通,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两端均与外界连通的保护外壳(51),所述保护外壳(51)套设于所述喷头(4)外,且所述保护外壳(51)与所述喷头(4)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薇甘菊生态防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驱动组件(53)和设置于所述保护外壳(51)内的阻挡块体(52),所述阻挡块体(52)远离所述喷头(4)一侧的面积大于所述保护外壳(51)远离所述连接软管(2)一侧的开口面积,所述阻挡块体(52)由两块滑动块(521)相向滑动对接而成,所述驱动组件(53)包括驱动杆体(531)和导向杆体(532),所述驱动杆体(531)与所述导向杆体(532)均设置于所述喷头(4)远离所述出水管(3)一侧,所述驱动杆体(531)转动连接于所述保护外壳(51)内,且所述导向杆体(532)安装于保所述护外壳内且与所述驱动杆体(531)平行设置,所述驱动杆体(531)两端外壁开设有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两块所述滑动块(521)分别螺纹贯穿于所述驱动杆体(531)两端,且两块所述滑动块(521)均滑动贯穿所述导向杆体(5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薇甘菊生态防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3)还包括转动块体(533),所述转动块体(533)设置于所述保护外壳(51)外,且所述驱动杆体(531)靠近所述转动块体(533)一端转动贯穿所述保护外壳(51),且所述驱动杆体(531)与所述转动块体(533)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薇甘菊生态防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继文宋德明刘子宋子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威必达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