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铭甜专利>正文

一种锥形干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238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锥形干燥器,包括真空干燥罐、保温夹层以及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包括分离罐、喷射管以及补气管,分离罐与真空干燥罐相连通,喷射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料端以及出料端,进料端与真空干燥罐的底部连通,出料端与分离罐的顶部连通,补气管贯穿设置在真空干燥罐的底部,且补气管的管口朝向进料端的一侧。使用时,通过吹气泵向补气管中注入少量无水氮气,氮气在真空作用下,从进料端进入喷射管,并最终经由出料端进入到分离罐中。与此同时,氮气可携带真空管底部的物料进入到分离罐中,使得物料在分离罐中分散并最终落回至真空干燥罐中。分散开的物料可快速干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该锥形干燥器的干燥效率。定程度上提升该锥形干燥器的干燥效率。定程度上提升该锥形干燥器的干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锥形干燥器


[0001]本技术涉及真空干燥器,特别地,涉及一种锥形干燥器。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热敏性物料,多采用真空干燥的方式进行提纯。真空干燥,又名解析干燥,是一种将物料至于负压下,并通过加热使水分达到负压状态下的沸点的干燥方式。
[0003]目前,现有的真空干燥器,包括真空干燥罐以及设置在真空干燥罐外部的保温夹套。在使用上述真空干燥器用以对热敏性物料进行干燥提纯时,将待干燥的物料投入真空干燥罐,使用真空抽气泵将真空干燥罐中的空气抽离,使真空干燥罐的内部处于真空状态,使用增压泵将加热介质输送至保温夹套中,用以对真空干燥罐中的物料进行加热。不过,在使用上述真空干燥器用以干燥物料的过程中,物料沉积在真空干燥罐的底部,难以快速干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述真空干燥器的干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锥形干燥器,其具有干燥效率较高的优势。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锥形干燥器,包括真空干燥罐以及设置在所述真空干燥罐外侧的保温夹层,还包括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通过气流将所述真空干燥罐底部的物料提升至所述真空干燥罐的顶部。
[000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锥形干燥器用以对物料进行真空干燥时,提升机构可通过气流将真空干燥罐底部的物料提升至真空干燥罐的顶部,用以翻动真空干燥罐中的物料,使得真空干燥罐中的物料能够快速干燥,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该锥形干燥器的干燥效率。
[0007]优选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分离罐、喷射管以及补气管,所述分离罐设置在所述真空干燥罐的顶部,并与所述真空干燥罐相连通,所述喷射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料端以及出料端,所述进料端与所述真空干燥罐的底部连通,所述出料端与所述分离罐的顶部连通,所述补气管贯穿设置在所述真空干燥罐的底部,且所述补气管的管口朝向所述进料端的一侧。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真空干燥罐底部的物料提升至真空干燥罐顶部时,通过吹气泵向补气管中注入少量无水氮气。补气管中的氮气在真空作用下,从进料端进入喷射管,并最终经由出料端进入到分离罐中。与此同时,氮气可携带真空管底部的物料进入到分离罐中,使得物料在分离罐中分散并最终落回至真空干燥罐中。分散开的物料可快速干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该锥形干燥器的干燥效率。
[0009]优选的,所述出料端的朝向错开于所述分离罐的中心轴线。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出料端的朝向与分离罐的中心轴线错开,如此从出料端喷出的无水氯气在碰触到分离罐的内壁后,可沿着分离罐的周向流动,用以将夹带的物料旋转分散,起到快速干燥的作用。
[0011]优选的,所述出料端沿着所述分离罐的切向设置。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出料端沿着分离罐的切向设置,如此从出料端喷出的无水氯
气在与分离罐内壁接触后,动能损失较小,能够沿分离罐的周向快速流动,用以物料快速分散开,进一步提升干燥速度。
[0013]优选的,所述喷射管至少有两根,且沿着所述分离罐的周向均匀分布。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根喷射管共同作用,能够更为高效地将真空干燥罐底部的物料提升至真空干燥罐顶部,使得物料能够快速干燥。
[0015]优选的,所述分离罐中设置有定心圆柱,且所述定心圆柱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分离罐的中心轴线重合。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分离罐的中心处设置定心圆柱,使得分离罐中流动的氮气不易相互干扰,如此分离罐中流动的氮气可将物料充分分散。
[0017]优选的,所述分离罐中设置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与所述出料端连接,且所述引导板用以引导氮气沿所述分离罐的周向进行流动。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引导板对出料端喷出的氮气进行引导,使得氮气可沿着分离罐的周向流动,用以将物料充分分散。
[0019]优选的,所述真空干燥罐的中心处设置有搅拌桨,所述真空干燥罐上设置有用以驱动所述搅拌桨转动的驱动件。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通过驱动件控制搅拌桨进行周向转动,用以将真空干燥罐中形成的气道打破,使得真空干燥罐中的物料可快速干燥。
[0021]优选的,所述真空干燥罐的底部设置有氮气补给阀。
[00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无水氮气经由氮气补给阀注入到真空干燥罐中,使得真空干燥罐中的物料不易被氧化,同时能够防止真空干燥罐中的物料在干燥过程中因出现燃点和闪点而爆炸的情况。
[0023]优选的,还包括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真空干燥罐内壁处的清洗头一、设置于所述分离罐内壁处的清洗头二。。
[002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可通过清洗头一用以对真空干燥罐进行清洗,可通过清洗头二用以对分离罐进行清洗,使得该锥形干燥器的使用变得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1、真空干燥罐;2、保温夹层;3、提升机构;31、分离罐;32、喷射管;321、进料端;322、出料端;33、补气管;4、定心圆柱;5、引导板;6、搅拌桨;7、驱动件;8、氮气补给阀;9、清洗机构;91、清洗头一;92、清洗头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0028]一种锥形干燥器,如图1所示,包括真空干燥罐1以及设置在真空干燥罐1外侧的保温夹层2。
[0029]真空干燥罐1的顶部设置有真空抽气口。使用时,在真空抽气口处连接真空抽气泵。真空抽气泵工作时,可将真空干燥罐1中的空气抽离,使得真空干燥罐1的内部处于真空
环境。
[0030]真空干燥罐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桨6,搅拌桨6的顶部转动连接在真空干燥罐1的顶部中心处。真空干燥罐1的顶部设置有驱动件7,驱动件7用以驱动搅拌桨6周向转动,进而打破真空干燥罐1内部形成的气道。本实施例中,驱动件7为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搅拌桨6同轴相连。
[0031]搅拌桨6侧壁处插接固定有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真空干燥罐中的温度。
[0032]真空干燥罐1的底部设置有氮气补给阀8。氮气补给阀8的外侧开设有氮气进口,氮气补给阀8的内侧开设有若干氮气出口,若干氮气出口沿着氮气补给阀8的周向均匀分布,且若干氮气出口均与氮气进口相连通。使用时,将无水氮气经由氮气进口注入,之后氮气补给阀8中的氮气可经由氮气出口进入到真空干燥罐1中,用以对物料进行保护。
[0033]保温夹层2的内部弯折设置有加热管道,当加热介质于加热管道内部流动时,可对真空干燥罐1进行加热。保温夹层2上还设置有介质进口以及介质出口,且介质进口以及介质出口分别与加热管道的两端连通。使用时,可通过压力泵将加热介质经由介质进口注入到加热管道中,加热管道中的加热介质可在压力作用下经由介质出口排出。
[0034]锥形干燥器还包括提升机构3,提升机构3可通过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锥形干燥器,包括真空干燥罐(1)以及设置在所述真空干燥罐(1)外侧的保温夹层(2),其特征是:还包括提升机构(3),所述提升机构(3)通过气流将所述真空干燥罐(1)底部的物料提升至所述真空干燥罐(1)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锥形干燥器,其特征是:所述提升机构(3)包括分离罐(31)、喷射管(32)以及补气管(33),所述分离罐(31)设置在所述真空干燥罐(1)的顶部,并与所述真空干燥罐(1)相连通,所述喷射管(32)的两端分别为进料端(321)以及出料端(322),所述进料端(321)与所述真空干燥罐(1)的底部连通,所述出料端(322)与所述分离罐(31)的顶部连通,所述补气管(33)贯穿设置在所述真空干燥罐(1)的底部,且所述补气管(33)的管口朝向所述进料端(321)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锥形干燥器,其特征是:所述出料端(322)的朝向错开于所述分离罐(31)的中心轴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锥形干燥器,其特征是:所述出料端(322)沿着所述分离罐(31)的切向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铭甜
申请(专利权)人:马铭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